多年舍不得杀的千斤猪,被女英模手起刀落,战友们过了个肥年

明白话读趣事 2025-01-22 15:02:59

杀年猪

文|陈鲁民(河南)

老家旧俗,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一般都是在春天买了猪苗,有钱人家多买几头,钱少的农户买一头,没钱赊账也可以,到麦子下来再还账。农户买猪一般是派两个用场,养肥过年吃肉肯定是最重要的,辛辛苦苦养上一年,到年底就要“磨刀霍霍对猪羊”。其次还要积点猪粪好给自家自留地里用,谁都知道“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一过腊月二十三,各家各户就开始杀年猪。肥猪被绑在杀猪凳上,嗷嗷大叫,拼命挣扎,几个有力气男人死死按着,专业或业余的屠夫就拿着一尺长的杀猪刀,准确刺向猪的心脏,血就汨汨地流到盆子里,猪嚎叫的声音也越来越小。猪杀好后,还有一道重要工序:吹猪。屠夫们会在猪的后腿切个小洞,然后用力往里吹气,把猪身吹胀,扎紧开口,再拿木棒在猪周身敲打,主要是为了胀气均匀,这样才好烫猪褪毛。这个活可不好干,既是技术活也是力气活,即便是一个有经验的屠夫,吹一口猪下来也得半个多小时,累得面红耳赤,大汗淋漓。

那时,屠夫杀猪也不收钱,除了在主家饱餐一顿,喝点小酒外,就是把一副猪下水拿走当作工钱。有人心疼那一副下水,就自己杀猪,但毕竟是术业有专攻,看人杀猪简单,自己却未必就行,常有人一刀杀不死,再捅两刀、三刀。还有更稀罕的,一刀下去,没捅到要害,猪挣脱绳子跑了,一家子手忙脚乱滿村子追,热闹之极。逃跑的猪之矫健,敏捷,机警,作家王小波在《一头特立独行的猪》里就详细描述过这样的生动场景。

吹得圆滚滚的猪,在汤锅里烫了几个来回后,挂在树上,先是褪毛,然后开膛破肚,边上放几个盆子,肉和内脏分门别类地放着。走亲戚要留最好的肉,还要留半扇到集市上卖,换点零花钱,自家留着过年的肉也就多是边边角角了,就这也能解几天馋,有点过年的意思。这天晚上,照例要做一锅杀猪菜,犒劳全家,这也是孩子们最盼望的一顿饭,肚子都吃得鼓鼓的,像个小西瓜。

十六岁时,我参军去了鄂西北的神农架大山里。连队也和一个家庭一样,要养几头猪,准备过年吃肉。在新兵连时,听过友邻部队一个姓杨的女英模作报告,她是某部炊事班长,性格泼辣,吃苦耐劳,因为工作需要,竟然学会了杀猪,和明星蒋欣在《奔腾年代》里演过的一个会杀猪的女英雄角色很相似。附近部队杀猪都请她去执刀。

连队有一百来号人,每年都要养几头猪准备过年用。其中有一头猪品种是约克夏,养了七八年,己重达千斤,像一头牛大小,其实再养已很不划算了,吃食多长肉慢。但团后勤部领导一直把它当成宝贝,上级部门一有人下来,就带着来参观,给团里挣了不少表扬,说我们后勤工作成绩突出。因此,连里几次要杀这头猪,后勤处都不同意。直到这头猪最后胖得站不起来了,才发话让杀了。我们请来执刀的,就是当年作报告的那个女英模,她当时己提干,是后勤处助理员,但手艺不减,干净利索,让我们大开眼界。

这头超级年猪让战友们过了个肥年,光是猪油就炼了多半缸,肉虽有点老吃起来略发硬,但小伙子们都是钢牙铁嘴,照样吃得满嘴流油,训练时那口号也比平日响得多。时光荏苒,说话间几十年过去了,这也是我人生记忆中最难忘的一次过年。 #头条热榜# #春节杀年猪#

0 阅读:1

明白话读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