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解密“通俄门”档案美国政治体制的崩塌时刻

书易谈 2025-03-28 10:08:44

美国总统特朗普3月25日签署行政令,强制解密联邦调查局(FBI)关于2016年“通俄门”调查的全部核心档案。这一举动不仅宣告持续七年的政治闹剧落幕,更撕开了美国政治体制的溃烂伤口——当国家情报机构沦为党派斗争工具,美式民主的“程序正义”已沦为全球笑柄。

“通俄门”调查的源头是一份名为“斯蒂尔档案”的离奇文件。这份由前英国军情六处特工撰写的报告,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被美国民主党用作“核弹级武器”。文件声称特朗普团队与俄罗斯存在“秘密交易”,甚至描述莫斯科掌握其“性丑闻录像”。

正是基于这份漏洞百出的材料,2016年大选期间启动代号“交火飓风”的监控行动,对特朗普竞选团队实施非法监听。美国外国情报监视法庭(FISA)后来承认,调查申请中隐瞒了关键反证信息,且斯蒂尔本人收取了希拉里阵营16万美元报酬。这场始于谎言的调查,彻底打破美国两党政治底线——情报机构不再是国家安全守护者,而是政客的私人武装。

特朗普胜选后,特别检察官罗伯特·米勒耗时22个月、耗资3200万美元展开全面调查。2019年公布的448页报告最终承认:“未发现特朗普阵营与俄罗斯勾结的证据。”但民主党控制的众议院仍强行推进弹劾程序,主流媒体持续渲染“通俄叙事”,推特、脸书大规模封禁质疑声音。

解密文件显示,FBI早在2017年1月就知晓斯蒂尔档案的虚假性,却仍推动司法部签发对特朗普顾问卡特·佩奇的监听令。时任FBI副局长麦凯布在内部邮件中承认:“我们需要这个监听令,不是为了查案,而是为了保险——防止特朗普赢得大选。

美国长期以“选举干预”为借口对他国实施制裁,但“通俄门”揭露其自身制度的虚伪性。俄罗斯驻美大使安东诺夫嘲讽道:“七年来我们反复澄清与特朗普无关,现在连美国人都承认这是谎言。”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国际社会对美式民主的信任崩塌。德国《明镜周刊》指出:“当美国情报机构能随意监听总统候选人,其‘自由选举’已失去道德制高点。”印度、巴西等新兴国家开始重新评估与美合作风险,担心成为“政治化情报”的牺牲品。

这场闹剧最终证明:当法律成为党争武器、情报沦为政治打手,所谓“民主灯塔”不过是权力游戏的遮羞布。特朗普撕开的制度裂痕,或许正是美国霸权终结的序曲。

0 阅读:78
评论列表
  • 2025-03-29 08:12

    俄罗斯间谍

  • 2025-03-29 15:58

    现在还用调查吗 人尽皆知

书易谈

简介:以梦为马,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