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副总统万斯宣布携夫人访问格陵兰岛的计划,引发丹麦王国及其自治领地的强烈抗议。这场原定3月28日展开的"北极之行",因未经主权方同意,演变成北约盟友间的外交危机,暴露出美国在北极战略中的激进布局。
格陵兰岛作为全球最大岛屿,控制着北极航道40%的关键水域,其冰盖下蕴藏的稀土金属储量占全球未开发资源的30%,铀矿储备足够满足美国核电站50年需求美国地质调查局。岛上的图勒空军基地部署着美军最北端的弹道导弹预警系统,监控范围覆盖俄北方舰队80%的核潜艇活动区域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
万斯夫人计划提前三天率团抵达的安排,暴露出此次访问的战略属性。随行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与能源部长赖特,分别掌握着五角大楼的北极作战方案和稀土开发权限。这种配置与年美国《北极战略》文件高度吻合——该文件明确要求"增强在格陵兰的军民两用存在"美国国防部。
丹麦外交部的抗议并非首次。特朗普政府提出以6亿美元"收购"格陵兰岛遭拒后,美军便以基地现代化名义增派1500名工程兵丹麦广播公司。现任格陵兰总理埃格德直言:"美国的军事存在已超出1951年《防务协定》框架,他们正在将我们变成对抗中俄的前哨。"
此次事件凸显北约内部裂痕。丹麦作为北约创始成员国,却无法阻止美军在其自治领地的行动。哥本哈根大学北极研究中心发现,美国在格陵兰的军事开支增长400%,而丹麦政府对此的知情权不足30%北极今日。这种单边行动模式,正在动摇北欧国家对美国的信任基础。
格陵兰西南部科瓦湾稀土矿的争夺愈演愈烈。中国盛和资源在取得勘探许可,而美国稀土公司通过五角大楼资助的"关键材料保障计划",正试图强行入股路透社。万斯夫人此行被指旨在施压格陵兰议会,推翻此前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协议。
这场外交风波揭示北极博弈的本质转变:当冰盖加速消融暴露出战略航道和资源,传统的外交礼仪正在让位于赤裸裸的实力较量。万斯专机能否降落在努克机场尚未可知,但美国在北极的军事化进程已不可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