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矩修身,以和而行

中华大家读书汇 2024-09-10 13:52:57

做人:以矩修身,以和而行,是为礼,中国自古以来,便被誉为礼仪之邦,“礼”被传承了千年,也未有遗忘。

生活的种种方面,无论是待人接物,还是行为习惯,都离不开一个规矩,一个“礼”字,人们常说:“人不可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当一个人不守规矩时,往往会失了敬畏,从而失了分寸,让人生厌。

刘备入川时,得马超投靠,刘备大喜,封他为平西将军,封都亭侯,马超获得如此殊荣,内心欢喜,一时竟忘了刘备的身份,与其讲话,常常直呼其名。

张飞得知此事后,决定亲自教导他。一日,刘备召集众将商讨战事,张飞陪伴其身旁,手中紧握刀戟。

马超刚要入座,却见张飞身居高位,却毫无落坐之意,便明白了张飞想要告诉他,什么是君臣之礼。自此之后,马超收敛许多,对刘备敬重有加。

《论语》有云:“礼之用,和为贵。”一个人越懂规矩,越懂得尊重别人,越能得到旁人的善意,礼是生活的规范,君子以礼存心,才能以礼立世。

所行合乎礼,规矩有度,才能保持自身的风范,所做合乎情,以和而行,才能得到他人的尊敬。

以矩修身,以和而行,正是做人的最佳准则,为学以勤为勉,以启开悟,是为智孔子曾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自古以来,凡是集大成者,皆离不开长期的勤勉好学。

《论语》有言:“之智,智在独树一帜,启迪人心。”真正聪明的人,都是通过不断学习来成就自己,同时也通过知识,来激发自己的思考与灵感。

正所谓:“智从学问中,自然而生。”知识的获取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不断的求学探索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哲理和智慧。

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以勤为勉,以启开悟,学得智慧攀登高处,做事:以正为守,以德自持。

只有懂得自修其身,以廉洁之心行事,以公正之德自持,才能在诱惑之下守住本心和底线。守廉持正,是做事的的根基,更是成事的根本。

人品:以义为本,持道而行,是为义“义”之所以被孔子称为“质”,是在告诉人们:义代表着一个人的人品,是为人处世的根本。“道义”二字是人立世的准则,有道则人和,有义则人顺,能成事者,皆源于道,起于义。

《论语》有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做事的标准是看它是否合乎道义,而小人做事却只看是否得到好处。合乎大道,持义而行,便能功德圆满;见利忘义,只会招来祸患,自取灭亡。

人活一世,不能重利轻义,更不能舍义取利,学会自持守义,才能彰显品性之高尚。世间之事皆有因果,守义才能得益,守道才能得福。

以义为本,持道而行,才能知晓世间人情之可贵,明悟生命意义之所在,对人:以诚为先,期果言当,是为信。

《论语》有云:“民无信不立。”在这个世界上,越是想成就大事的人,越要懂得以诚为先,言行如一。

一个人若只凭借伪善的面孔,巧言令色,往往只会落得背义负信的下场,而懂得言而有信的人,从不口是心非,而是遵守自己的诺言,一诺千金。

梁启超曾说:“心口如一,犹不失为光明磊落丈夫之行也。”心口如一,方显真诚之本色;期果言当,方显厚德之品性,诚信源于自身的真诚。

夸夸其谈和阳奉阴违,或许能蒙蔽一时,但却经不住时间的考验,以诚为先,以信接人,往往是成功的开始。

人生在世,谁都会有陷入困境,手足无措的时候,而宽厚,便可以温暖人的心灵;良善,便可以扶危济困,救人于水火之中。

《论语》曰:“夫仁者,己欲立则立人,已欲达则达人。”真正的仁爱便是宽厚爱人,惠及他人,尽量为他人着想,为他人做事,在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的现实中,只有心存良善,以宽待人,才能在疏离之下感受到些许温情。

正所谓:“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今日你伸出友爱之手,传递温暖,来日定能收获他人的款款真情,修一颗仁爱之心,与人友善,正是在给自己留下后报之福。

《论语》的广博智慧,哪怕跨越千年,依旧影响深远,其中的深刻涵义能传承千年而不退减,就在于它对世人的修行和处世有着正确的指引。

悠悠智慧贯古今,薪薪之火传未来,无论我们现在正处在何种境遇,在古人的智慧中,总能找到向上的路径,学智持忠,守信遵义,养德为礼,仁爱为人。

不患于是非,不困于欲望,不囿于困厄,便是人生最好的状态,学习大道只是开始,潜心践行,遵循的使命,所有的坚持,皆为传承;所有的善念,皆有福报。

欢迎大家品读中华大家读书会!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

感党恩.向党学.悟思想·跟党走!

感恩家庭幸福和睦.厚德载物!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

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恩师谆谆教导!

祈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阖家幸福安康!

0 阅读:3

中华大家读书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