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毅说宋:坐开封》:“唐宋元明清”之“宋”的由来

夜空文化 2024-09-22 11:18:57

一首《朝代歌》,其中,最末的五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就是唐宋元明清,享国分别为289年、319年、98年、276年和296年。其中宋朝虽然时间最长,名声却并不怎么响亮,大体印象就是文治尚可、武力不行,处于长期“挨打”状态。虽然历朝历代未必都能够长期处于强盛状态,但宋朝给人的印象却的确如此。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唐朝,其实它的强盛时期也不过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百十来年,但每一提到“唐”就是一种大国盛世、四海宾服的感觉。

不过宋朝虽然武力值欠佳,但文治却堪称一流。评价一个朝代的实力,无外乎从经济和文化两个方面进行衡量。就绝对值来说,宋朝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胜于唐朝,商业和城市繁荣程度都远远超出,宋朝GDP总量占比达到当时世界经济总量的五分之一;文化成就上,唐诗达到了中国五言、七言诗歌的巅峰,宋诗稍微逊色一些,但宋词的成就与地位却足以与唐诗并肩。可以说,宋朝也是一个很有看头、很值得回味的朝代。

《论语·子路》中有这么一句:“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意思是名义不正当,道理就讲不通;道理讲不通,事情就办不成。可见,“名正言顺”的讲究确实由来已久,不能不充分考虑到。历朝历代得名的由来都是有出处的。比如说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秦朝的国号来自于地名,早期的秦人由于给周王室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封在秦地,秦成了他们的正式族称。接下来的“汉”,则是由于刘邦曾被封为“汉王”。到了“宋”,就是赵匡胤建立的这个“宋”,它的得名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传统的说法是,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史,归德军驻宋州(今河南商丘),赵匡胤为宋州节度使。由于赵匡胤的发迹是在宋州,所以国号也就取各为“宋”。但是在《梅毅说宋·大宋兴亡三百年:坐开封》一书中,梅毅介绍了一个很有趣的说法,这个说法也不是后世提出的,而是当时宋朝文人层层附会而来,最终居然变成了一个与天地、阴阳、人事等方面都相契合的完美国号。不得不说,“宋朝文人脑子转得很快,想得很远”,的确如此。

“宋”怎么来的,《宋史》上记载得非常明确。《宋史》卷1《太祖本纪一》上说:“七年春,北汉结契丹入寇,命出师御之。次陈桥驿,军中知星者苗训引门吏楚昭辅视日下复有一日,黑光摩荡者久之。夜五鼓,军士集驿门,宣言策点检为天子,或止之,众不听。迟明,逼寝所,太宗入白,太祖起。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即掖太祖乘马……翰林承旨陶谷出周恭帝禅位制书于袖中,宣徽使引太祖就庭,北面拜受已,乃掖太祖升崇元殿,服衮冕,即皇帝位。……建隆元年春正月乙巳,大赦,改元,定有天下之号曰宋。”《梅毅说宋》也形象地讲述了这个过程,而且非常明确地点出了,“陈桥兵变”绝对是一个策划好的阴谋,而且所谓的“北汉结契丹入寇”应该是无中生有之事,不过宋朝建国时没怎么死人倒是真事,对普通民众是件好事。

宋朝文人有三点依据。第一点就是拿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的名字来说事。“弘”原意就是发扬光大,意思是说是上天要让老赵家来发扬光大商朝;第二点就是说赵匡胤的龙兴之地是宋州,宋朝就是商丘,而商丘则与商人的起源有关系,所以赵匡胤建国以宋作为国号,简直就是天注定一般的名正言顺;第三点是按照五德终始的学说,后周是木德,赵匡胤既然接受了后周禅让,新王朝的德就应该是火德,也正巧与商朝时阏伯居住商丘祭祀大火联系了起来,由此宋朝的火德也就有了更为悠久的历史渊源。

由是,梅毅说,“种种历史、地理、天文、五行、人事的巧合,共同证明了宋国号冥冥之中已经定于前世”。不得不说,似乎真的非常有道理。

从讨论宋朝国号这一点来看,《梅毅说宋·大宋兴亡三百年》这套书绝对好玩,值得一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