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和田玉与玻璃仿玉制品的鉴别——王建泉

王哥评文化收藏 2024-04-02 02:15:32

玻璃制品生产历史悠久,考古发现我国最早是在3600年前出现在两河流域的玻璃器皿。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玻璃表面镶嵌有几种不同颜色花纹蜻蜓眼的玻璃珠、云纹壁等,楚国的铅钡玻璃壁、珠、管等在外观和使用性能上已达到仿玉的效果。使用玻璃仿制宝玉石的现象自古有之,元代甚至专门有“瓘玉局”,生产“瓘子玉”,即仿玉玻璃器。在如今的市场上,玻璃仿制的和田玉较多,欺骗广大玉石爱好者。

玻璃仿和田碧玉手镯

玻璃可以用于仿造各种珠宝玉石,如钻石、祖母绿、红宝石、蓝宝石、海蓝宝石、水晶、翡翠、和田玉、绿松石、托帕石、玉髓、锆石等等。

01、仿宝石玻璃的工艺

用来仿造和田玉的玻璃品种是各类脱玻化硅酸盐玻璃,主要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和少量碱金属元素如Ca、Na、K或Pb、B、Ti、Al、Ba的氧化物组成的。在不同种类的仿制品中比例有较大差别。制造过程中多使用硝酸钠、碳酸钾、碳酸钙、方铅矿和重晶石等作为助溶剂,用硫酸钡、氟化钙等作为乳浊剂,以降低玻璃透明度,还会使用各种着色剂来仿造天然玉石的颜色,如Mn-紫色、Co-蓝色、Se-红色、Fe-黄色和绿色、Cu-红色、绿色和蓝色、Au-红色、Cr-绿色及U-黄绿色。玻璃的最终颜色还取决于玻璃的类型、制造时的氧化还原条件、制造后的淬火等。它们所含的元素也是玻璃仿和田玉成品的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制作技术的提高,仿玉玻璃的种类越来越多,玉的各种特征越仿越像。各项指标更接近于被仿宝石。

玻璃手镯

仿宝石玻璃是通过熔融技术生产的,在数量上比大规模生产的商业级玻璃少。仿宝石玻璃是盛在陶瓷坩埚内熔融的。通常使用压模技术来获得所需要的形状,这样会形成圆滑的棱角和凹陷的刻面,因此有时需要进行处理,但处理有时可能仅仅限于宝石的台面,有时仅限于冠部刻面,有小部分则是全部刻面均进行处理。

02、仿宝石玻璃的鉴别

在过去,和田玉的玻璃仿制品的鉴别比较容易,一般用肉眼五步即可断定。第一步是找气泡,玻璃仿制品中气泡比较常见,据此即可识别;第二步是看断口,玻璃仿制品具有典型的贝壳状断口;第三步是看光泽,玻璃仿制品具有典型的玻璃光泽;第四步是看比重,玻璃的比重为2.4-2.5左右,手掂有明显的轻感;第五是质地比较均匀,净度高,俗称“无结构”。根据这几点,肉眼完全有把握辨别,不必借助仪器。

玻璃手镯中的气泡

但是,近年来随着仿制技术的不断提高,上述的一些鉴别特点不再明显。第一是仿制品中的气泡越来越少,大件玻璃仿玉制品尚可找到一些,而一些小件很难找到了;第二是断口问题,新型微晶化仿玉玻璃可以不具有典型的贝壳状断口,而具有与和田玉相似的参差状断口;第三是光泽问题,新的仿玉玻璃不一定都是玻璃光泽,有一些可以具有与和田玉相似的油脂光泽;第四是比重问题,新的仿玉玻璃中加进一些比重大的物质,使其比重与和田玉相近或相同;第五是质地问题,新型的各种微晶化玻璃可以出现各种雏晶纹,呈现片状或粒状及纤维状,经常可见到内部呈现羊齿植物叶脉状纹理结构。针对这些新的仿玉玻璃产品,用肉眼感官识别就越来越困难,这就要借助红外光谱仪来进行鉴别了。

玻璃与和田玉对比图

03、作者简介

作者:王建泉

职 业:珠宝鉴定师、钻石分级师 、资深珠宝投资顾问。

资 质:NGTC 宝石学家、中级贵金属首饰与宝玉石检测员。

社会职务:黑龙江省玉文化研究会宝玉石专业委员会主任、哈尔滨商业大学管理学院宝石及 材料工艺学专业客座教授。

研究方向:中国玉文化进程与珠宝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作者:王建泉

著作有《玉璇玑的探讨与研究》一文,详细阐述了从古至今学者对玉璇玑用 途的探讨,提出了新的观点并加以论证。发表于国家级期刊《科学与生活》2021 年 28 期上;论文《探讨桃山玉的发展前景》,从材料学,矿物学和工艺学等角 度对桃山玉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一些新观点与认识;并以此 为基础对桃山玉作了全面的介绍。该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期刊《科学家》2022 年 第 6 期上。

在宝石学家王建泉的头条号和个人图书馆上推出了《彩色宝石的鉴定方法》、《田玉的鉴定与质量评价》、《八大产地玉料在古代玉器中的使用状况》、《古代玉器特征解析》、《仿古玉器研究》、《新石器时代泛红山文化发展历程》、《吉林与黑龙江地区新石器时期玉器的研究》、《黑龙江小南山遗址出土玉器研究》等文章 450 多篇,300 多万字。阅读量 100 多万人次,深受广大宝友喜爱,因发布内容优质,被头条号认证为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注: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中国新疆和田玉》、《中国和田玉》和《系统宝石学》以及网络软文等。欢迎广大玉友提出宝贵意见。如转载需标注来源。

0 阅读:1

王哥评文化收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