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非遗,你会想到什么?是被封存在展馆里触摸不到的过往,还是出现在课本上与我们相隔甚远的概念?
8月10日晚8点,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第二季走进广西,邀请观众一同见证非遗的全新面貌。节目呈现了关于非遗的更多可能性,从点燃广西文化振兴的星火到攻克技术难题的灵感,非遗跨越不同领域,穿越万千时空,成为未来的答案。
未来会怎么样,答案都藏在非遗里。
01古艺今辉,续写传承新篇
1960年,电影《刘三姐》用歌谣塑造了一位智慧坚强的歌仙刘三姐。但少有人知的是,刘三姐歌谣同样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广西这片被艺术浸润的土地上诞生了仅音乐就诞生了一百余种,沉淀了丰富的文艺资源。
多年后的今天,当熟悉的旋律再次回荡在壮乡的山水之间,当摇滚为民歌谱上新章,在传承和创新的交融中,广西的文化振兴慢慢萌芽。如今以壮族三声部民歌、瑶族蝴蝶歌等非遗民歌为代表的广西多民族民歌跨域语言,唤醒人们灵魂深处的共鸣,给传统的文艺赋予新的内涵。
不仅是民歌,节目中展示的「壮乡机甲」也是一次文化振兴的大胆尝试,它将艺术与科技巧妙融合,展现了广西壮族打扁担、长鼓舞等非遗舞蹈的年轻风采。以钟玉龙为代表的机甲团队的成员们曾从事着不同行业,但都因为爱好而聚集在一起,用广西多民族舞蹈为设计理念,希望通过机甲这一现代科技的形式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将广西的多民族文化传播得更远。
如何传播发展、实现文化振兴,广西民歌和民族舞蹈都用坚守传承古韵,用创意唱响新声,让人们重新领悟经典的内涵。
02旧艺新解,解锁创新工艺秘籍
你知道,一粒红糖、一颗珍珠的力量。
千百年前先人的智慧,就以它们作为媒介代代传承延续,等待某一天启迪后人思路、帮助他的子孙走得更远。
广西武鸣府城红糖制作技艺传承上千年,形成了「过滤、沉淀澄清、熬制蒸馏」等独特技艺,流传至今,启发了生物医学领域的难题。
我国虽然是世界产糖大国,但很长一段时间无法自己生产「注射级蔗糖」,只能依赖进口。这一直是个严峻的问题,直到提纯的难点被广西古法红糖制作技艺启发,加速生物医药「疫苗糖」的研发,保证了我国药用辅料用糖安全。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广西素有南珠人工养殖的传统,而这养殖技艺也传承千百年,成为一种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也正是这些珍珠的形成原理启发了今日的科研工作者研制出「创新仿生珍珠层结构材料」,它仿制了南珠的层状结构,是一种能够有效地分散和承受外力,从而提高整体强度的优质材料,推动了重大的科研突破。
历史曲折前进、螺旋上升,而非遗作为文化的表征、历史的见证,是人类创造力的精神财富。它们不仅承载着过去,更以其独特的方式为现代社会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灵感和方案。
不仅如此,节目中还展现了更多非遗技艺,它们早就与我们的日常紧密相连,如细雨润物无声渗透进人们的生活中:从壮锦的斑斓到贝雕的精致,每一种技艺都是民族文化的独特语言,在创新的加持下焕新出发;从柳州螺蛳粉、南宁老友粉走出广西到走向世界,每一种美味的出圈背后,舌尖上非遗的舞台好戏也轮番上演……
节目结尾,烟花与铁花一齐点燃,照亮了一瞬的夜空。
2023年,借由短视频的传播,「打铁花」这门非遗技艺才终于被观众们看见、熟知,也获得了传承。《非遗里的中国》也是这样走过两季,用更年轻的形式和更丰富的渠道让更多的人认识非遗、了解非遗,帮助非遗走出枯燥的书本,重新发声,讲述它们自己的故事。
1号结语泰戈尔曾说「古老的种子,它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只是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
《非遗里的中国》广西篇始于非遗,却又不止于非遗,它是对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深刻思考,这次,非遗不是停留在过去的历史遗产,而是在现代社会中不断生长、不断创新的文化力量。
它告诉我们,原来我们一直在被传统文化托举,在未来每一个被问题困扰的时刻,都不妨回过头看,非遗会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