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的防御战略:以点代面,拒守险要,以国力优势对抗吴蜀

调侃历史 2021-12-24 16:00:44

发生在建安十三年(208)的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此后,曹操致力于北方事务,平定了关中地区,并曾一度夺取汉中;孙权夺取了荆州大部分地区,大体上实现了"全制长江"的战略目标;刘备则进军西川,立足于巴、蜀。三国鼎峙不是完全静态的,而是相持中的动态对抗。三国中的每一方都试图削弱另两方,以便在竞争中超出。因此,大规模的战争在三国之间时有发生,这时,正确的对敌战略对每一方都是必不可少的。

当时的基本形势是∶魏国三分天下有其二,是势力强大的"上国",吴、蜀相对要弱小。因此,吴、蜀两国通常采取联合对敌的策略,共同抗衡魏国。就魏国而言,它虽然势力强大,但边境拉得过长,吴蜀联盟往往配合行动,在西北、东南、西南同时举兵,使它在任何一面的行动都受到牵制。魏国要对抗吴蜀联盟,也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对敌方案。

经过曹操、曹丕时期对蜀、吴作战的实践,到魏明帝曹叡在位期间, 魏国确定了以点代面、据险守卫三边的防御战略。在西北魏蜀边境,秦岭主要山口,魏军扼守祁山——上都、散关——陈仓、斜谷等关隘,以逸待劳,击退了诸葛亮的多次大规模进攻。在东南魏吴边境,魏军镇守合肥、寿春两个前线据点,与吴军周旋,往往使吴军无功而退。在西南边陲,魏、蜀、吴三国势力呈胶着状态,但魏军镇守襄阳、宛(南阳)两个据点,蜀、吴便不得北进。

魏明帝太和二年(228),诸葛亮由汉中出兵祁山,首次北伐攻魏,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叛魏应亮。由于这是蜀国沉寂多年后的第一次攻魏行动,魏国君臣尚无成熟的应敌战略。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应发动大军,进入秦岭以南的南郑,威胁蜀国。中书令孙资剖析了自曹操以来对蜀、吴作战的形势,建议动用常备军队,分命大将把守关隘,就足以击退任何强敌。

而在平静的实力竞争中,魏国只会日益强大,吴、蜀则相对衰弱。魏明帝采纳孙资的意见,放弃了大举进攻蜀国的打算,让大将军曹真率军驻屯于郿,左将军张部率军抵御诸葛亮。张部攻下蜀军战略据点街亭,迫使诸葛亮退军。以后,诸葛亮又多次出兵攻魏,试图寻机与魏军决战,都被魏军用坚守退敌的办法破解。

在东南边境,合肥城是重要的军事据点,它与吴国东关、濡须等江北据点对峙。这里是魏吴交兵的主要战场,先后发生过许多大规模的战争。寿春则相对靠后,与合肥形成呼应之势。青龙元年(233),征东将军满宠建议在合肥城西三十里另造新城。

在对魏明帝的上疏中,满宠集中表达了以点代面、据险防御的战略思想,而新城处干山险之地,使擅长水上作战的吴军无计可施,自然更能扬长制短。经过反复商讨,魏明帝批准了上述建议。当年,孙权率军出江北,打算合围新城。因为新城远离水道,孙权接连二十多天都不敢下船登岸。次年,孙权率军号称十万,进攻新城,被满宠击退。

在西南边陲,自建安二十四年(219)关羽兵败樊城,吴国夺还荆州以后,三国势力在这一带互相牵制。魏军镇守襄阳、宛城两个据点,就足以捍卫边境。

以点代面、据险守御三边,是魏国在三国鼎立局势下的相持战略。它以三国持久对抗为局面依据,以古代战争中突出的地形争夺为战略支点,是切实可行的。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魏国以逸待劳,抗御了吴蜀联盟的东西夹击,尤其是挫败了诸葛亮以攻代守的北伐之举,使之徒然劳师伤民。与此同时,魏国广兴屯田,发展生产,在实力竞争中日益超出吴、蜀两国。

4 阅读:3005
评论列表
  • 2021-12-26 23:34

    魏国不是没打过,是没打过。[笑着哭]

    用户18xxx96 回复:
    张部是什么东东?
  • 541 7
    2021-12-27 22:36

    北魏兵力在赤壁、汉中两次战役中打光了,最后的优势也被曹丕浪光了,只能进入防守反击的局面。到了曹睿时代,也没有恢复到赤壁时代的绝对兵力压制,最后便宜了司马懿

    山海原荒 回复:
    这是我听过最搞笑的笑话
  • 2022-01-03 15:38

    曹子丹父子都干过,问题是干不过。反而让狼顾树立了声名![笑着哭]

  • 2022-01-17 00:41

    三国捡漏王白给的吗[吃瓜]

  • Sam
    2022-01-23 03:55

    图不对,当时巢湖和长江水路是通的,所以东兴堤才是兵家必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