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华为第三个「界」亮相了。
在工信部公布的一批新车中,我们能够发现华为全新享界 S9 的身影。继 HI 模式的北汽极狐之后,华为与北汽蓝谷再续前缘,联手推出全新智选车型享界 S9。
定位中大型纯电轿车,落位 30-50 万元价位区间,享界 S9 预计在 4 月的北京车展完成首发亮相,并于 6 月份正式上市。
对标「BBA」的「56E」车型,北汽蓝谷对这款全新智选车足够上心,据一份相关的交流纪要透露:北汽蓝谷为享界 S9 规划约 30 万辆的年销量,内部预计享界 S9 的月度销量将超过万辆。
享界 S9
有意思的是,从工信部证件照来看,享界 S9 与前两「界」智界 S7、问界 M9 采用了近乎相同的设计语言,这在跨品牌生产的车型中并不常见。
前脸、车身轮廓部分,享界 S9 与智界 S7 就像在用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般。一致的流线型轮廓造型,沿用经典的贯穿式前脸大灯设计,只不过定位更高的享界 S9,为了追求更大的空间,对相同的设计元素进行了「拉宽拉长」的处理,放大凸显了享界 S9 的行政姿态。
智界 S7
而在车头侧脸部分,享界 S9、问界 M9 同为旗舰地位,两者的设计语言也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标志性的「鲲鹏展翼」前脸,承袭「天际线」、「交互矩阵」的大灯设计细节,近似的大尺寸多幅轮毂样式,以及化繁为简的后视镜底部造型。将视线抽至近处浅浅一品,享界 S9 就像是「扁平处理」后的问界 M9。
享界 S9 与问界 M9 相似的前脸设计
中庸的,经典的,永恒的
华为智选车的外观,为什么如此相似?
追溯起华为智选车完整的参与链路,除了不涉及整车生产制造,华为深度参与到了研发、设计、营销、宣发各个环节中来。一位华为终端的知情人士曾告诉电车实验室,尽管出产自不同的制造厂商,但智选车的外观设计几乎由华为团队全盘操刀。
我们希望尽可能将设计表达得中庸一些。
谈到华为智选车趋向一致的家族式设计时,这位知情人士说。
享界 S9
中庸并非是贬义词,却往往被误斥以「平庸」的偏见。追寻其本真的释义,中庸是中用,也是庸古同用,意为待人接物中正平和,既不盛气凌人,也不会落入俗套。
事实上,这种稳妥不出错的风格,总能迎合大部分人的欢心。追求四平八稳的理念在新能源车圈里并非个例,比亚迪是圈内另一个鲜明例子。早期比亚迪的外观设计总会遭到「守旧」、「不出彩」的诟病,特别是在与同期发布的新势力车型对比时,不乏用户对比亚迪外观造型的频频抱怨。
然而看起来过于稳妥成熟的设计,却是比亚迪初期下沉走量市场的关键。在大举进攻燃油,扩张新能源渗透率的前期阶段,比亚迪不可能为了小部分人的审美喜好,而放弃自己的销量大盘。一定意义上,遭到诟病「守旧」的设计,是比亚迪在厘清市场后做出的清醒决定。
审美是主观的,但设计是客观的,企业对设计的表达需要更主动地匹配用户,华为追求中庸的设计理念与自己的用户结构紧密相关。
去年 9 月,在凭借全新问界 M7 实现「大翻身」后,华为智选车业务开始逆势而上。新年开年后,问界连续两个月拿下新势力销量冠军;3 月初,问界的销量重心逐渐向 M9 过渡,据相关数据统计:问界 3 月首周新增大定订单约 7000 张,其中问界 M9 的订单占比接近 60%,超过问界 M7,成为华为智选车主力走量车型。
曾有渠道跟踪机构对问界 M9 的用户画像做出过分析,其发布的报告数据指出:问界 M9 的消费用户普遍为 40-55 岁的男性,工作职业以企业老板、高管以及事业单位为主,客户群体同时拥有「BBA」豪车以及华为移动端用户居多数。问界 M9 的「鲲鹏展翼」设计语言,成为了智选车新的设计指引。
当然,一味追求中庸也会让设计难以出彩,华为还想在中庸的外观设计上创造经典。
问界 M9
1933 年,宝马设计师 Fritz Fielder 为了改善 303 车型的空气动力学,对进气格栅做了分拆处理,无意间创造了宝马首款搭载「双肾格栅」设计的车型,往后 90 年,「双肾」进气格栅成为了宝马承袭至今的传奇设计。
BMW 303-图片来自 X@BMW
1837 年,蒂芙尼第一家精品店在纽约开业。8 年后,创始人 Charles Tiffany 发布 Tiffany 首本珠宝直邮目录,目录封面选用了一种极为亮眼的蓝色调,知更鸟蛋蓝。介于蓝绿之间,梦幻浪漫,清爽素雅,知更鸟蓝成为了「幸福」的代表色,此后 Tiffany 将知更鸟蛋蓝广泛用在自家的包装、首饰盒上,「蒂芙尼蓝」一炮而红,成为了蒂芙尼的象征色彩。
《蒂芙尼的早餐》奥黛丽·赫本站在 Tiffany 橱窗外
人类制造工业长河漫漫,有的品牌底蕴沉淀,希冀成为最长的河;也有的品牌拔地而起,希冀成为最高的山。但无论是最长的河,还是最高的山,他们都拥有着足以在人类制造工业史中留下印记的代表性符号。
去年 6 月,华为曾申请注册「鸿蒙智行」商标,希望能够以此打通品牌厂商的壁垒,做到智选车的品牌统一,然而商标申请在 11 月遭到了驳回,从名称上统一的愿景难以顺利实现。
商标统一无望,但正如宝马的「双肾」格栅,蒂芙尼的蒂芙尼蓝,Jeep 的七孔格栅,华为 Mate 60 Pro 的雅川青那般,华为也想让人一看到「鲲鹏展翼」的家族式设计语言,就能立马想起鸿蒙智行。
复刻逻辑,探索出海
在刚刚过去的 2023 年,华为全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约 9%,收入数据超过了 7000 亿。
仅在去年的前三季度,华为的净利润就达到了 729 亿元,同比增加 489.74 亿元。作为对比,余承东曾在不久前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透露,2023 年华为车 BU 累计亏损超过 60 亿元,车 BU 也是华为去年唯一亏损的业务。
余承东
如果不断亏损,业务就没法持续推进。过去几年,车 BU 一开始一年亏 100 亿,后来 80 亿,再后来任总让减亏,去年亏了 60 亿,今年因为华为和合作伙伴打造的中高端车型大卖,预计可以实现扭亏为盈。
余承东进一步透露,2024 年的前三个月华为智选车已经实现了扭亏为盈,车 BU 也已经接近盈亏的边缘,预计 4 月开始真正实现扭亏为盈,实现更良性的正向发展。
趋向统一的家族式设计语言,可能还与鸿蒙智行的出海未来相关,追求盈利增长的华为车 BU,正尝试将出海视作下一站。
上述华为终端知情人士向电车实验室透露:尽管当下华为智选车的重心仍然放在国内市场,但鸿蒙智行的确正在探索出海的可能性。
出海这趟水,华为早就趟过了一遍,在出海方面,华为有着近乎天然的优势。
这位华为终端知情人士认为,早些年华为在终端业务出海过程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合作伙伴,从终端业务转变至汽车业务,仅仅只是身份的转变,打通外销渠道并不难办;另一方面,华为深谙出海的大量法规,终端试水后,华为对出海目的地的生产规则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除此以外,华为内部还信奉着「打过胜仗的团队胜率更高」的铁律。在高端机进军海外市场的初期,华为曾将目标对准了三星,先看三星是怎么做的,再「贴」住三星打。遵循「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的战略方针,仅用了 2 年时间,华为就将海外高端机的市场份额干到了 20%。
华为 Mate 60 Pro
复刻终端业务的胜仗逻辑,华为并不认为运作鸿蒙智行出海障碍重重。出海决定虽未拍板,但出海业务或将会是未来华为车 BU 扩大盈利增长的重要一环。
华为粉丝以问界高速撞车为荣,到处宣扬(问界撞车文章自己百度),因为宗教式遥遥领先的病不好医,所以他们想借撞车求死。
都是华为主导,不像才不正常
这是不是本来的智界S9,因为某些原因,华为改和北汽合作了?🙄
3月28号,小米正式发售。我感觉这车就是冲着小米去的
2米宽,又这么长,感觉停车位,门都不好开了
华为到底和多少车企合作 ?[捂脸哭]
这算是一款行政级别的轿车吗?
正是加仓北汽蓝谷的时机[红脸笑]
为什么除了问界,其他车都没车标
问界(问鼎世界)、智界(智慧世界)、享界(享誉世界)、傲界(傲视世界)……
颜值太帅了 国产车企 的设计师应该都要好好学习一下啊
天天看到,在附近贴伪装试车。原来叫享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