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欧洲的主要国家建造了强大的堡垒,这些堡垒似乎几乎无法被炮火摧毁。但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设计师们创造了能够摧毁这些堡垒的火炮。
那时,防御工事被分散布置。堡垒和防御工事变成了防线。防御节点开始更深地埋入地下。于是,德国人决定制造一款无可匹敌的超级火炮,任何地方都无法逃脱其摧毁。
反装甲的炮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炮兵的作用至关重要。火炮成为这场战争中的“工作马”。粉碎战壕中的步兵,削弱敌军,支援进攻部队,破坏敌方进攻——炮兵在各种战斗中都发挥了关键作用。
Gamma重炮是“大贝莎”的前身堡垒和防线的攻破依靠的是超重型火炮,它们的炮弹能够穿透钢铁和混凝土的坚固建筑。德国军队用于这些任务的最佳武器是大贝莎( 德语:Dicke Bertha,或译为大贝尔塔)炮。这些火炮数量稀少,制作非常精细,但两个这样的火炮就足以摧毁一个有着大规模守军的坚固堡垒。
大贝莎1918年的42厘米炮弹一发420毫米的“大贝尔塔”炮弹重达近一吨。而火炮本身的质量是炮弹的41倍。该火炮的射击间隔为8分钟一次。
“大贝莎”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频繁出现在战场上,单单是它的出现就能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它们通常与比利时列日的攻坚战相关联,当时它们在攻占这座强大堡垒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鉴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法国人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更为强大的防御工事。
他们建造的马奇诺防线(Maginot Line)几乎像一个地下城市——士兵宿舍和弹药库都被埋得极深,外面只有一些小的射击孔和可以旋转的炮塔,炮塔能通过强大的升降机在遭遇炮火时迅速隐藏到地下,并在需要时再次露出地面准备开火。
正如这个横截面所展示的,马奇诺防线是结构上的奇迹,包含了一个由多个空间组成的迷宫,以及为火炮设置的强大炮位和为轻武器设立的防御阵地。堪称“固若金汤”。
随着“小胡子”在德国上台,德国人坚信与法国的战争即将爆发。而他们需要的是一种能够穿透那种前所未有的厚重装甲和钢筋混凝土防护的武器,能够摧毁那些躲在地下的敌人。
巨型“开瓶器”第三帝国的领导层下达了任务,德国工程师们挥动手中的“王牌”,开始计算。最终,他们得出结论,为了有效摧毁新型防御工事,需要每发炮弹重达5到7吨——这比“大贝莎”炮的炮弹重了许多。
克虏伯工程师埃里希·穆勒计算出,要打穿七米厚的钢筋混凝土或一米厚的钢铁装甲板,他们需要一门尺寸巨大的火炮。当设计图纸上开始显现出一款能够在相对安全的40公里远距离发射这种重型炮弹的火炮时,人们发现这将是一门800毫米口径、重达1350吨的怪物。这门超级火炮的长度达到了50米。
这门火炮的移动需要依靠两条平行的铁路轨道。实际上,这并不是完全的“移动”:它只会在提前准备好的炮兵阵地之间短距离移动。除此之外,这门巨型火炮需要拆卸后运输,然后根据需要再次组装。
德国高层首先热衷于庞大规模的工程,其次,他们认为无论如何,都需要与法国作战并突破“马奇诺防线”。因此,火炮的尺寸、重量和巨大的成本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疑虑。
总共建造了两门这样的火炮。它们在军队中被称为多拉火炮(Schwerer Gustav “Dora”直译:重型/古斯塔夫/多拉)。1937年开始锻造这门巨型武器,直到1941年底,它们已准备好投入战斗。
组装火炮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在这里,炮管正通过两台门式起重机被降入炮架。
没有把手的行李箱这些巨型火炮错过了它们原本的用途。德国人实际上在没有800毫米火炮的帮助下,就成功突破了“马奇诺防线”。
于是,他们决定在攻打塞瓦斯托波尔时使用这些巨型火炮。这项工作并不迅速。为“多拉”炮选定的位置是在巴赫奇萨赖附近。建设工作从1942年2月开始,直到6月才完成。幸好,这次塞瓦斯托波尔并没有急于从德国人手中逃脱——苏联军队继续顽强抵抗。
德国人不得不在草原上建立一个完整的铁路车站。“多拉”通过五列火车抵达了战斗位置,火车上共有超过一百节车厢。火炮的操作需要约四千人。
第一次射击发生在6月5日。超级火炮进行了略超过20天的炮击,发射的炮弹数量达48发炮弹。在被摧毁的目标中,唯一一个其他火炮无法摧毁的目标是一个深埋在岩石中的苏联弹药库。另一说摧毁目标位于海底30米深、至少有10米混凝土保护的弹药库。
随后,其中一门火炮被部署在被围困的列宁格勒附近,撤退过程中它被转移到了德国。战后,这两门巨型火炮在德国被炸毁,以免落入敌人之手。
开发和制造800毫米火炮耗费了大量资源。用这些资源,原本可以制造250门150毫米的榴弹炮。这些火炮足够为十个德军步兵师提供重型炮火支援,也就是至少17万人(根据1941年的数据)。
因此,第三帝国制造的世界上最强大的火炮,实际上给苏联带来的损失比德国自己得到的好处还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