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刘备与吕布多次反目,那“辕门射戟”吕布救刘备是真是假?

淼淼侃历史 2021-05-02 11:40:59

袁术公告天下称帝之时,吕布大举义旗,鲜明地表示反对,并起兵讨伐袁术,这一操作让曹操都相当信服,也让曹操稍微转移了一些目标让吕布在徐州的处境有所改善,但这之后又吕布与刘备的矛盾又爆发开来,吕布又起兵攻打刘备。

吕布与刘备相互之间的关系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甚至可以用曲折反复来形容。先前的时候是吕布投靠了徐州的刘备,刘备让吕布驻守小沛,让吕布有了落脚之地。后来,吕布又趁刘备讨伐袁术的时候,直接出兵占领了刘备的大本营下邳。刘备兜兜转转无奈之下又转投了吕布,同样吕布也留了刘备,还让刘备去守小沛。再后来,袁术前来攻打小沛,先锋纪灵也是把刘备打得溃不成军,刘备无奈向吕布求援,吕布来到小沛为刘备解围,也就有了后来的故事“辕门射戟”。紧接着没过多少时日,吕布再次跟刘备翻脸,起兵攻打刘备,刘备不敌投往曹操。而曹操与刘备又反过来攻取徐州,吕布兵败身死。这一个系列下来,让人看得挺绕的。

以上这些变化过程让人眼花缭乱,吕布、刘备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以至于造成合合分分呢?二人到底谁帮了谁、谁有负于谁呢?这还真不好用一句话来说清。总的来说,双方都是按照自己的利益去行事的,有利于自己的就干,没有一定准则,立场可以变来变去,二人的关系印证了那句话:“没有不变的朋友,只有不变的利益。”在这个过程中吕布似乎做得更为人所不齿,因为当初吕布走投无路之时是刘备先收留了吕布,没有刘备,吕布哪有机会在徐州翻身的。

在上述过事件中一直围绕“小沛”这个地方。小沛也就是是沛县西汉高祖的老家,今天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当时属豫州刺史部沛国,为了与沛国区别,沛县便俗称“小沛”。这个“小沛”为什么在三国历史中会被频繁提及呢?因为它有着特殊的位置。小沛属豫州刺史部,但又远离豫州中心,在豫州的西北方,它的南面是徐州,北面是充州,说得形象点儿,它就像一把匕首手插在了充州与徐州之间。那时候充州是曹操的,徐州是陶谦的,陶谦封了刘备一个豫州刺史的官衔,让其驻守在小沛,实际上是把刘备顶到最前线和曹操硬碰硬去,刘备成为陶谦阵前第一道防线。

刘备后来取代陶谦坐拥徐州,他深知小沛之妙,所以刘备在吕布来投之时,毫不犹豫地让吕布去驻守小沛,还把豫州刺史这个名头一并给了吕布。刘备也是别有用心,跟当年陶谦的动机是如出一辙。到后来,吕布巧取了徐州之后,刘备成了无家可归的人,刘备也是不等吕布安排,自己主动要求去小沛为吕布打前线,吕布出于与陶谦、刘备共同的心理,觉得刘备可以利用,就同意了。从以上可以看出,他们都是私心过重,都认为自己占了便宜,岂不知误了很多大事。刘备收吕布,吕布收刘备,当局者迷,手下的人都是竭力反对,但刘备、吕布都不听、说明这个时候无论刘备还是吕布,在政治上、权谋上都还不够成熟。

而对于“辕门射戟”,史书里面也真真切切地记录了此事,详细的过程与演义里所描述的差不到哪里去,在小沛的军营里,“辕门”说个通俗一点的可能就是军营里的大门,史书上有记录是“营门射戟”。袁术攻打刘备,吕布为什么要去教刘备呢?因为刘备还是属于吕布的部下,袁术说打就打,不来相救,面子上又过不去。吕布与袁术之间关系也是比较复杂,吕布觉得自己夺了刘备的徐州,等于是帮助了袁术的一个大忙,而袁术先前也答应过会给不少好处,但是事后只字不提,吕布也是敢怒不敢言,毕竟袁术有称帝的实力,并不是吕布能撼动的。基于这些考虑,吕布还是救了刘备,从这一个层面上看,吕布军事眼光和解决纠纷的能力儿戏得很,其实借袁术消灭刘备更加符合吕布的利益,以免日后给自己留下一个强敌。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