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年后,为何我军一次歼敌数量很少过千?延安的判断一开始是对的

同巍聊历史 2023-11-19 21:06:02

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以游击战为主要作战形式,频繁歼敌,造成大量日军伤亡。

但自1941年后,我军很少展开一次歼敌过千的战役,作战规模也开始变小。这让彭德怀后来感叹:

毛主席的判断一开始就是对的。

那这种转变是因何而起呢?毛主席又是怎样的判断?

透过历史的迷雾,我们可以体会出八路军的抗战战术,以及毛主席独到的军事目光。

战术转变

在土地革命时期,游击战是红军常用战术。面对敌人围剿,红军多次使用游击战反击,并连续四次反“围剿”成功。

然而,随着七七事变爆发,国共进行第二次合作,红军也改编为八路军。

鉴于游击战在红军时期取得的成效,党内同志大多认同以游击战为今后抗战主要方针。

但对于如何进行游击战,高层内形成两种观点。

毛泽东主张以“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为主,而朱德、彭德怀、林彪等将领则认为应以“运动游击战”为主。

那这二者有什么区别呢?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用兵规模。

运动游击战的特点在于集中大量兵力采取阵地游击战术歼灭日军,这一招在红军时期屡试不爽。

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都明白,只有在主力会战中彻底击溃日军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单纯的游击战是无法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

八路军的指战员们相信,在反“围剿”失败的不利情况下,依然能完成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军队具备着非同寻常的战斗力,可以在战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但毛主席与他们的看法有所不同,他从军事和政治角度考虑,在出兵规模和战术上要比朱德等军人更加谨慎和稳健。

在他早期的认知里日军会是一个硬骨头,要强过国民党各没那么姐姐派系的部队。

但到底有多棘手,也没有明确的概念。

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仅用2万人就突破宋哲元29军3个师10万人的防御,其战斗力之强悍超出毛泽东的意料。

八路军改编时,只有三个师4万多人,作战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而且这些都是经历长征的老兵,综合考虑下毛主席认为应以山地游击战为主。

山地游击战强调充分利用山地地形的优势进行游击战,通过灵活、机动的战术削弱日军实力和士气。

不过这种打法适合侧面作战,难以在正面作战中发挥作用。

在随后的洛川会议中毛泽东吸纳了朱德、彭德怀等人的意见,他在会议上表示表示:

八路军参战后,进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也可以利用有利条件,成建制地消灭日军。

甚至连林彪都摩拳擦掌,准备活捉上几百日军,压到太原城游街示众,长长八路军的威风,杀杀敌人的锐气!

因此在1941年前,我军除却山地游击战,也打了很多运动战。

首当其冲的,便是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25日,日军进攻大同一带,第二战区奉命阻击日军。

八路军115师在林彪带领下配合第二战区作战,在平型关一带利用地形优势对日军展开伏击,歼灭日军千余人。

这之后,八路军在雁门关伏击日军,共歼灭500多人,有力地配合国军的战斗。

与此同时,在正面战场,1938年,日军进攻徐州,李宗仁将军指挥徐州会战。

这次会战钳制和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迟滞日军的进攻速度,为部署武汉会战赢得时间。

1940年,百团大战之后,我军情况再次发生改变。

军力差距

1939年冬开始,日军推行“囚笼政策”。

正太铁路便是这一政策的重要支柱之一,日军企图用它隔绝八路军的根据地与晋冀察边区的联系。

为遏制日军的意图,我军在正太线周围部署,史无前例地调动105个团,约40万人兵力参加战斗。

在大战期间,我军展开主动进攻,破坏了日军的交通线。历时5个多月,歼灭日军两万多人,歼灭俘虏伪军两万多人。

百团大战虽然取得胜利,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令八路军感到棘手。

这一战之后,日军真正意识到我军的强大力量。

日本参谋部认为,不消灭八路军,不将抗日根据地毁灭殆尽,他们难以在华北立足。

为此,继任的日军华北方面司令军冈村宁次继承并推广了臭名昭著的“三光政策”。

面对扫荡,我军还是按照之前的打法,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术。希望先将日军引入内线,然后集中兵力歼其一部。

但我军还是低估了日军战力,与抗日神剧中战力低下、智力宛如三岁小孩的日军不同,真实的日军很难对付。

射击方面,日军枪法极准,200米内他们的命中率能达到惊人的20%。

白刃战方面,由于中国军人当时没经过系统训练往往也很难抵挡住日军,甚至据老兵回忆:

三个日军就能挑翻我军一个班。

在对战过程中,我军经常因消耗太多实力而被迫退出战斗。

在关家垴战斗中,我军集中主力决定将冈崎大队全歼,虽然最后敌人指挥官被击毙,但还是让冈崎大队残补最终突围而走。

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是说我军单兵素质不行,而是我军内部更新换代太快。

抗日战争这几年,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损耗过多,新兵虽然在不断地扩充,但二者的战斗力绝对不可同日而语。

在日军的扫荡和封锁下,又很难对新兵进行严格系统的训练。所有训练都是删繁就简的,效果很是不理想。

兵员扩充过快,也使得后勤装备不能及时供应。很多士兵步枪都是老枪,膛线都磨平了,子弹更是少得可怜。

很多士兵还未熟练打枪,就奔赴战场。

外援方面,我军在抗战初期还能从国民政府获取一些武器。

但百团大战之后,蒋介石见识到八路军的强大力量,对我军警惕起来。

悍然不顾抗日统一战线,连续发动皖南事变在内多次反共高潮。

下令停止对我军的装备补给,让各地国民党军队防范八路军,我军的处境极为艰难。

1941年11月,八路军兵工厂被日军发现,黄崖洞保卫战爆发。

在彭德怀带领下,我军与日军展开八个昼夜的激战,最终歼灭日军七百多人,取得黄崖洞保卫战的胜利。

大战过后,彭老总看着惨烈的战场说:

“目前敌我条件差距过大,在敌后作战想实现当年对国民党的歼灭战是不现实的。”

现实的印证

数次交锋中,我军指战员认识到日军战斗力的不容小觑。

面对八路军战士的英勇冲锋,日军坚守据点,准确还击,表现出强横的战斗意志和防守姿态。

百团大战之后,日军针对我军战术改变了他们的战法。除却扫荡我军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兵力都龟缩在交通线和碉堡内,行军也变得异常谨慎。

八路军因缺乏重型武器,难以攻克这些碉堡。面对有心防备的日军,我军也难以通过歼灭战获取装备。

由此大概到1941年夏,连彭德怀等人也不再坚持集中兵力进行突击、打运动战。

而是以避敌锋芒,骚扰敌军和削弱日军实力成为我军的主要目标。

在此之后,我军与日军的战斗规模开始变小,但战斗频率急速上升。

我军还通过精兵简政和大生产运动,凝聚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重视对新兵的培养,在全国沦陷区开展游击战。

这种零碎敲打可谓是实实在在地打击到日寇,积少成多。

抗战后期,华北、山东已成为抗日军民的海洋,日军只能龟缩在交通线和大城市里苟延残喘。

我军指战员在前线抗日时,步步战术的应用也体会到毛泽东作为政治家对战局的把控,对其军事才能和政治格局表示高度赞同:

主席的判断是正确的。

虽然1941年后一次歼敌过千的战役很少,但并不意味着我军实力变弱。饭要一口一口地吃,歼敌也需要时间和时机。

不同的战略显现出八路军战士在抗日战争中的艰辛和他们的英勇无畏,这为中国最终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END-

【文|公孙闹闹】

【编辑|长庚】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