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的苦,你也没吃过,你怎么能教好孩子?

嗨猪的家庭 2024-12-07 14:26:22

01

再平常不过的一个清晨,一位送两个孩子上学的妈妈被6岁女儿的一句话狠狠刺痛。

起因是,刚上幼儿园的弟弟一路上都在雀跃地跟妈妈聊天:

“妈妈,我们放学能去坐摇摇车吗?”

“妈妈,我要老师送我的小挂坠。”

“给我卡,给我卡,我要开门。”

妈妈只要松开弟弟的手,弟弟就像放飞的小鸟一样,一会儿蹲在地上捡树叶,一会儿沿着路边的马路牙子走“平衡木”,全身上下都洋溢着孩童特有的天真烂漫和淘气。

而6岁的姐姐,却跟弟弟截然相反。

姐姐一路上都紧跟妈妈的脚步,匆匆而行,面无表情,少言寡语。

妈妈刻意地跟她聊天:

“刚刚吃饱了吗?”,“吃饱了。”

“今天有体育课吗?”,“没有。”

“昨天,爸爸说你,你伤心了吧。”,“嗯。”

女儿的回复,简短无力,不带丝毫感情,没有任何思考,就像是一只会发声的机械木偶一样。

妈妈不死心地继续跟女儿找话题:

“你期待去上学吗?”,“不期待。”

“你期待放学吗?”,“不期待。”

“我什么都不期待。”,女儿又加了一句话,然后,面无表情地接过妈妈手里的书包,背起来准备走进校门。

妈妈楞在原地,脑海中一直回绕着女儿的这句话,心里一阵阵刺痛。

一个6岁的孩子,怎么会对生活毫无期待?

02

是啊。

朝阳一般的年纪,正是充满好奇、希望和温暖的时刻。

这样的年纪没有任何期待,是一种多么大的悲哀。

回想一下我们的童年。

那个时候的我们,对上学是很期待的。

我们期待着上下学路上三两好友,打打闹闹,勾肩搭背,一路闲聊;

期待着课间十分钟野马一样冲出教室:

跳皮筋、丢沙包,打羽毛球,跳房子,跨大步……

期待着放学后,蹲在门口的石凳上匆匆写完作业,呼朋唤友,疯跑嬉戏,挤在一起看喜欢的动画片,电视剧。

期待着春天的柳叶环,夏天的冰棍,秋天的麻糖,冬天的糖葫芦……

那时候的我们,没有电子产品,没有琳琅满目的玩具,没有肯德基,麦当劳,游乐场……我们依然玩得很尽兴,很快乐。

我们很难理解:

为什么现在孩子享受着最好的物质条件,最多的爱与关注,却一点儿也不幸福。

记得张爱玲曾说过这么一段话:

“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评论他人的生活;

不要费尽心思,去插手别人的人生;

别人的幸福,你未必懂得;

他人的苦衷,你未必全知。”

我们跟孩子之间,亦是如此。

我们吃过的苦,孩子没有吃过。

孩子吃的苦,我们也没有吃过。

用我们的标准去衡量孩子的幸福,定义孩子的人生,是父母的狭隘和偏颇。

03

网上一位教育博主的观点,我特别认同:

这代孩子都在吃一种隐形的苦。

而且,我们都远远低估了这种苦。

他们虽然衣食无忧,全家宠爱,没有受过物质上的苦。

但他们吃的苦难以言说,无处遁形,是精神上的疲惫和痛苦。

你看看小学门口的孩子们,一个个都背着沉重的书包,被压得直不起腰;

三年级的小学生,手上竟然长了老茧,手的侧面还长着畸形的疙瘩;

放学回家的男孩,在地铁上随地一坐就睡着了;

二年级的小男孩被妈妈灌输高年级知识,崩溃嘶吼:

“我才二年级,我懂大学和人生的事情吗?”

初二女生凌晨三点终于写完作业,瘫坐在房间门口嚎啕大哭;

节假日,火车上,飞机上,候车室里到处都是随地待命写作业的孩子,就连医院都配备了学习桌,方便孩子们边输液边写作业。

早困晚熬,随地大小睡,写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补习班,监狱式的学校,累死累活的内卷……这都是当代孩子的普遍现状。

更残忍的是:

我们大人上班996,孩子们上学007。

我们还有喊苦喊累的权利,而孩子喊苦喊累就会被误解成:

不想学习,不想努力。

腾讯新闻社区曾做过一项调研:

“和自己的孩子交换童年,你愿意吗?”

结果,近乎一半的社区用户觉得,哪怕孩子的物质条件再好,他们也不想和孩子交换童年。

因为,我们曾经的童年,是真的童年。

现在的童年,是低年龄层的成人世界,充满竞争、压力、焦虑和妥协。

确实。

从没有一代孩子像现在的孩子一样承受着如此高强度的学业压力,也从没有一代孩子像现在的孩子一样有那么多的心理问题,他们看不到考试之外的世界,体会不到生活的快乐。

他们严重缺乏与人的链接,与自然的链接,与社会的链接,与热爱的链接,他们深陷“忙、茫、盲”的囚徒困境中,被迫与自己的同伴开启一轮又一轮的逐底竞争。

04

记得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彭凯平教授调研了全国30多万中小学生样本后,发现很多孩子都呈现出“四无现象”:

学习无动力;对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对生命价值无感受。

很多孩子沉迷游戏,游戏中毒,或者整日抱着手机刷短视频。

北大的徐凯文教授也曾对北大一年级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做过一个调查,结果发现:

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他们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活下去而已。

更心酸的是:

这群闯过千军万马的高考赢家,他们的成长历程并没有明显的创伤,没有遇到过大的灾难,生活稳定优渥,个人能力优秀,内心却荒芜一片,感受不到生活的意义和活着的动力。

心理咨询师陈瑜也曾说过,很多向她求助的孩子有相当一部分患有焦虑症,抑郁症,厌食症,强迫症,双向情感障碍等常见的青少年心理疾病。

而且,这些孩子中很多都是名牌学校的优等生,只是无尽的压力已经让他们逼近崩溃。

偌大的精神科走廊成了“名牌校服的展厅一样。”

作为父母,我们真的会被孩子们的这种状态吓到。

我们疯狂内卷,疯狂鸡娃,为的就是让孩子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过上好的生活,结果我们的孩子却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和期待,找不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甚至饱受心理疾病的折磨。

我们的所有努力,到头来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何其可悲。

记得樊登曾经说过一句话:

“人生本就没有意义,但是,寻找人生意义的过程很有意义。”

人间百味,酸甜苦辣,我们只有都尝了一遍,才能有不同的味觉体验,才能产生不一样的感受,苦涩或甜蜜。

教育也是如此。

孩子最重要的不是考多少分,上什么学校,而是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体会到求知的快乐,找到内心的热爱,获取源源不断的价值感。

所以,为了孩子的内心丰满有力,我们不妨做些改变。

让孩子学习“有用”的知识,也让孩子享受“无用”的一切

白岩松曾讲过一件自己和儿子的故事。

世界杯的夺冠之夜正逢周日,虽然第二天周一要上学,但他还是决定答应儿子看球赛。

那场决赛进行到第88分钟时,儿子喜欢的球队以1:2落后,儿子哭了;

随后2:2扳平;

93分钟时,终于3:2反败为胜。

这件事情其实很小,但很多父母都不敢做。

因为在很多父母看来:

这不是正事,对孩子的学习毫无用处。

但是白岩松说了一句话,点醒无数父母:

请问,在中国的教科书中,还有哪一堂课,能够比这次熬夜看球更好地学习“绝不放弃”?

确实。

知识并不只在课本之内。

允许孩子去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读一些无用的书,让孩子看到考试之外的世界,既能帮助孩子缓解学习的压力,增强孩子与人,与这个世界的链接,又能让孩子从真切的生活中,从打心底里油然而发的热爱中真正地汲取到能量。

那个从小没事就喜欢拆装家里电器的稚晖君,从大学起就参加各种各样的创新比赛,并获得校级国家级大大小小四十多个奖项。

作家六神磊磊从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从小喜欢看的,被老师视为不务正业的金庸小说,会成为他的主业,他的骄傲。

所以,你看,放慢脚步,让孩子去做一些无用的事,孩子的收获反而会让我们惊喜不断。

那些无用的时光和琐事,也蕴藏着孩子终生受用的各种能力,蕴藏着孩子童年的幸福和快乐。

不要急着逼孩子“努力学习”,先让孩子搞清楚为什么学习

董宇辉说,在他曾经的教学经历中,高中孩子问的最多的不是单词背不过,某道题听不懂,语法记不住,而是“老师,我为什么学习?”、“学这些有啥用?”、“上大学有啥用?”

很多时候,孩子不喜欢学习,不是因为缺乏学习的能力,而是因为缺乏学习的动力。

14岁的儿子开始厌学,爸爸徐云峰劝不动儿子,就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既然儿子不愿意读万卷书,那我就带他行万里路。”

于是,他关掉自己的摄影工作室,买了一辆二手房车,带着儿子从东北出发,一路向西南行进,跨越9000多公里,到达丽江。

这一路上,他陪着儿子爬山,和儿子一起做饭,教儿子摄影,让儿子参与视频的制作,参与直播,跟儿子介绍洛阳、开封这些古城的过往,鼓励他了解历史和更多的中华文化……

儿子也在旅行的过程中渐渐发生变化:

他不再处处顶撞父亲,和父亲的关系缓和了很多;

他在旅途中发现自己知识匮乏,竟然开始主动去寻找并发现更多的知识;

从不写日记的他开始记录旅程中的点点滴滴,并将这些经历转化成文案;

当旅行进行到第40天时,儿子突然表示:

想回家了,想回去好好学习。

正如一位专家所说:

“每个孩子都是一座等待发掘的火山,关键在于如何点燃他们的热情。”

确实,与其盲目地逼着孩子“努力学习”,不如想办法帮孩子找到学习的动力,陪孩子去解决一些生活的难题,带孩子去看看生活的多面,世界的多彩,支持孩子的兴趣,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成就感,胜任感……

鸡蛋从内部打破才是生命。

只有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孩子才能勇敢前行。

05

美国著名教育家金·约翰·培根曾经对父母们发出强烈建议:

“把孩子们所需要的轻松环境还给他们,让他们重新与他们真正的自我,属于他们的世界联系在一起,把他们从我们成人充满压力和紧张的世界中解救出来。”

孩子们已经被疯狂的内卷逼到了墙角里:

爆满的精神科,住满了小学生;

中小学的抑郁检出率高达40%;

青少年的自杀率持续飙升。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和结果都在提醒我们:

只有舍弃一些东西,才能真正的获得一些东西。

我们只有放下焦虑,放下优绩主义,才能给孩子一个轻松松弛的成长环境。

放下功利性的教育,才能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找到自己的价值感,野蛮生长。

让孩子喘息的空间和时间,才能让孩子慢慢学会消化这个复杂世界的信息和情感。

要知道,那些对生活毫无期待的“空心病”孩子,并不是真的空,而是他们的脑子里装满了别人的东西,没有自己的东西。

所以,转变我们的心态,改变我们的行为,为孩子撑起一片松弛有序的天空,让他们在我们的看见、理解和支持中走向蓬勃。

父母有所不为,孩子才能终有所为。

点个赞,与父母们共勉。

0 阅读:2

嗨猪的家庭

简介:本号主要以分享亲子教育、育儿、家庭关系等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