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飞鱼跃!湖州竟然藏着一座朱熹后裔聚集的古村落

语兰谈趣 2024-12-03 18:45:24

位于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新庙里村的朱家坝是个典型的水乡古老自然村,一条东西贯通的小河穿村而过,原来两岸是典型的水乡住房。

古村内部,河流与石板桥相互交融,建筑依河而筑并刻意亲水。

宋元时朱熹后裔迁居于此,这里以朱姓和地处朱家坝而为村名。

这条东西长800多米、宽约20来米的河叫门前港,小桥、流水、埠头、驳坎、廊棚、座栏……白墙黛瓦马头墙,颇具徽风古韵,环境幽雅古朴,小桥流水人家。

朱家坝门前港两岸聚集着250多户近千人,沿河原生态地保留着廊檐河埠,特别是长达600多米的石帮岸,其中的“碎花镜式”叠砌法,工艺难度很高,审美效果极佳,俗称“梅花驳岸”。

这体现了江南水乡野趣淳朴的田园风光和天人合一的原真意境,是典型的“夹河为市、沿河聚镇”的水乡村落形态。

水巷河道是村子水上交通的要道,同时也是居民日常浣洗、聚集、交流的主要场所。

长廊的东尽头是一座古桥,叫津济桥,横跨门前港南北,桥栏正中刻着“戊午年九月重修”的字眼。

该桥始建明洪武九年(1376年),清乾隆三年(1738年)重修。这是单孔石拱桥,长8米,宽1.5米,高4米,南北桥堍台阶各13级,南北向纵跨朱家坝村门前港。桥有楹联:“重虹彩映苕溪月;飞凤遥瞻金盖云。西接横山环秀色,东归笠泽庆安澜。”

该桥系半圆形马蹄形石拱桥,填补了湖州市桥型的空白。桥两岸沿河帮岸,石块垒积有五六种方法,其中碎花镜式砌置法长100米,为水乡村镇帮岸建造罕有。2003年1月,已被列入湖州市文保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变迁,原始的小船运输已逐渐被快速便利的公路交通取代,老式的瓦房也逐渐被宽敞明亮的高楼取代,绝大部分旧民居被更新改造。

朱家坝村依然得以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下来,以至于今天人们还能够看到这里的淡雅、娴静祥和。

这里得以完整保存下来的原因与这里的房屋结构密切相关,该村户与户之间紧密相连,相互衔接,很难单独拆房更新。

再者,年轻人喜欢把手头的资金用于在城市里购房安家,也没有兴趣把老村的房屋翻造更新。

还有老人们依然喜欢并坚定地留守在生活了几十年的古村中。

古村落就像一首岁月的歌,深情、隽永、绵长,带着淡淡的忧伤,吟唱着往昔的辉煌,又如迟暮的江南美人,在守望着村庄。

离开时,金色的夕晖笼罩这座朱家坝古村,劳作了一天的人们伴着清秋的晚风,在河边的风雨长廊中憩息。

此时的朱家坝古村,像一部吱吱呀呀的留声机,吟唱着古老、熟悉又亲切的歌谣,更像一位白发苍苍却依然精神矍铄的长者,在夕晖中悄然伫立,默默回望着历经百年的尘封往事……

1 阅读:3

语兰谈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