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起江南水乡,定格在人们脑海的定是那一个个熟悉又经典的画面:
是水乡古镇那“小桥逐流水,人家尽枕河”的印象;
是太湖之滨的白帆远影、鱼米之乡的诗情画意;
是辛弃疾眼中“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清趣;
是清人阮元笔下“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的情韵……
一段时间以来,湖州的一个个散落的自然村落成为我周末出行的目的地。因为不会开车,公交加徒步成为我行走的主要方式。
也许正因为如此,让我没有了任何偷懒的借口,让我行走的每一步都踩在乡村的泥土之上。
若真走得累了,找一块干净的石阶席地而坐,或与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的乡亲,用湖州话聊上几句。
尤其是那青石板路、黑瓦白墙,还有潺潺溪流、悠悠小船,那空旷的田园、淳朴的村落,宛如一幅古朴静谧的旧画,在记忆的深处缓缓铺展,透着一股子说不出的温婉与惆怅。
真的很庆幸,湖州许多水乡依然还保留着记忆中的样子,有着质朴且鲜活的烟火气
晨光熹微之际,便能瞧见妇女们挎着竹篮,齐聚水边。
手中棒槌起落,捣衣声错落有致,在宁静的水面漾起阵阵涟漪,奏响水乡独有的晨曲。
古镇老街的集市仿若一方微缩的江湖,熙熙攘攘,人声鼎沸。
茶馆里茶香袅袅,老茶客们围坐一隅,慢酌细品,谈天的谈天,下棋的下棋,偶尔争论几句,亦是面红耳赤却不伤和气。
古镇老街的集市仿若一方微缩的江湖,熙熙攘攘,人声鼎沸。
茶馆里茶香袅袅,老茶客们围坐一隅,慢酌细品,谈天的谈天,下棋的下棋,偶尔争论几句,亦是面红耳赤却不伤和气。
但对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江南农村而言,要找到传统的农村景象也已经是不易之事,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对农村的影响是日新月异的。
当前,湖州城南菱湖、和孚一带,还是一片受城市化影响相对较小的地区,尽管新农村的建设也已经逐步覆盖这里,这里还能找到不少水乡留下的印记。
千百年的水乡环境也给这里的城镇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但新城镇的建设也在使这些老的要素逐渐被替代。
回过头来看看,那些河、船、桥,或者更容易被忽视的河埠,各种原先随处可见的水乡元素,正在离我们远去。
不注意的人觉得它们可有可无,而知其价值的人,却会觉得如此珍贵。
江南水乡这片净土,承载着无数先辈的生活印记、文化精魂。
愿它在岁月洪流中,不被磨灭棱角,永葆那份宁静与温婉,成为世人心中永不落幕的诗画田园,供后人在忙碌尘世中觅得心灵的归所,寻回失落的悠然与本真。
在有限的时间里,用脚步和相机力所能及记录一些渐行渐远的光影,也算不负往昔岁月,守得住这一方梦里水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