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英语新教材改版的话题登上了热搜,大家纷纷吐槽改版后的英语教材难度过大,甚至脱离了许多地区的教学实际,有些盲目拔高,或者说怎么看怎么像一群专家窝在宾馆,闭门造车想出来的。

就拿小学三年级的新人教版英语来说,变化集中体现在:
1、词汇量显著增大,由原来的70个左右增加到现在的110个左右!
2、教材全英文,找不到汉语的痕迹!
3、增加了Preject项目制教学以及Extended Reading拓展性阅读。虽然都是选修部分,但是这个部分很有可能拉开差距。
当然还有比如内容难度普遍比原来要大一些,整体的阅读量要求也比以前更高了。

对于上述这些变化,出发点是好的:
首先,随着时代的发展,结合整个世界发展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原有教材当中一些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潮流的东西,必然要被淘汰;
其次,随着国家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我们与西方世界的交融更深,跟几十年前相比,出国旅游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同样来华旅游的外国人数量也是水涨船高,客观因素倒推我们必须不断提升语言交流的水平,难度与深度的提升势在必行。
再次,传统英语重语法,轻表达的现象较为严重,让英语的学习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导致很多孩子学不进去,甚至对学英语产生了反感,而且新版教材很明显是加大了阅读量以及口语听力的比重,弱化了语法的重要性,这也不失为是一种良好的导向。

但是,即使我承认这些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有益的,我依然不得不说,目前的新版教材对于四五线城市的孩子真的很不友好,或者说脱离实际,原因如下:
1、四五线城市的师资力量依然不具竞争优势。
去过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的人都清楚,这些一线国际都市的语言社会化背景优势相当凸显,别说老师和学生,就是市场上卖菜的大爷大妈,很多也都能拽几句英语,甚至还很标准。
同时北上广深大城市的优厚的条件和待遇,当然也就吸引了最优秀的师资力量,你去问一个北师大毕业的高材生,给她两个选择,同样是一万块钱的工资待遇,她一定会选择一线城市而不是四五线城市,即使这一万在四五线城市几乎已经是收入的天花板。
这也就直接导致优秀师资都往大城市集中,又加上大城市得天独厚的语言学习优势,如此良性循环,使得大城市的孩子学起英语来,更能如鱼得水。
而反观四五线城市,尤其一些偏远县城,即使你高薪诚聘,很多时候也只能是一厢情愿,所以到最后不可避免的只能在师资问题上将就,毕竟作为四五线城市,你没有选择权。
公费师范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地区的师资不均横,但是相比较大城市的教师岗位,稳定性还是不够持久。

2、四五线城市的应试教育思维转变更慢,新教材意图无法执行到位!
新教材的理念,毫无疑问一定是专家冥思苦想并经过反复论证后的结果,所以毫无疑问一定是先进的。然而再先进的理念也必须得有贯彻执行理念的人来配合。就好比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到底是否我们现在已经是全面素质教育模式了呢?我觉得还是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重新说回教材,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直到今天,我们也不敢说应试教育已经消除了,甚至很多地方的应试教育思维依然很严重,有些民办学校或者公办学校的所谓火箭班,打出了两年学完初中或高中三年的口号,这无疑仍然属于彻头彻尾的应试教育模式。
而且毫无疑问的,越往下,越偏远的地区,应试教育的氛围就越浓厚,这与人口数量、整体文化水平加上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预期有很大关系,相比较大城市的优越条件、工作机会,小地方的孩子考上好的大学,依然是为数不多的逆天改命的最佳路径,甚至可以说是唯一路径。
因此在这样的一种教育思维模式的框定下,我们很难让老师们做到完全按照新教材的编排意图去实施授课,结果必然是新瓶装旧酒,死记硬背,刷题练习依然会大行其道,基本不可能会有大的改变。

3、词汇量、阅读量、英语思维模式的难度加大脱离四五线城市实际。
教材编写者站的高度在我看来是太高了,其实之前我也曾经设想过,怎么样能够让孩子敢于张开嘴说英语,想来想去,觉得实在是没招,原因出在两方面:
①中高考选拔机制没有大的变化,分数依然是决定命运的唯一。如果我把大量时间花在听说英语上,那势必就会缩短刷题笔试的时间,而很多地区目前口语依然是不列入中高考的,这就必然会导致学生分数的不稳定。
②想让学生有时间去练习口语,就必须有足够的课堂时间,毕竟谁都明白,等学生回到家,脱离了学校环境,指望他自己去练习口语,那除非父母都是一线城市的高材生。但目前的问题在于,教材改来改去,课时总量没有改变,而且课文内容总体上也几乎没有压缩,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够降低难度,压缩总量,把现有教材容量减半,我想这对于英语的学习将大有裨益,课时容量不变的前提下,我们将有更多时间让学生去练习,然而这样的说法几乎就是痴人说梦。

英语教材的改版势在必行,不管我们愿意还是不愿意,新版教材都已经扑面而来,而且十年之后依然会迎来新一轮的改版,虽说人微言轻,但是我还是在这里想大声疾呼,学好英语最重要的不是考试,不是让学生做对几道题,英语是语言,学会了是为了将来能够使用,而不是给你一支笔让你去做试卷,站在交流的初衷,我们现行的教材难度依然是偏大了。
建议小学难度移到初中,初中的难度移到高中,同时压缩课时总量,这样最起码能让更多的孩子开始大胆开口说起来,而不是导致学了十几年英语依然张不开嘴,毕业后没几年几乎全忘干净的尴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