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抑郁叛逆,最反感你讲道理

碧彤然 2024-03-31 03:15:37

专注力差怎么办?

总是看手机怎么办?

厌学不愿意上学怎么办?

总是生病请假怎么办?

情绪管理能力差怎么办?

怎么能爱上学习?

怎么提升内驱力?

没有目标怎么办?

学习拖延症怎么办?

抑郁低落怎么办?

以上都是我们家长经常遇到的问题,拥有特别大的共性。这些问题绝对不是个别家庭的困惑,几乎每个家庭都会遇到或多或少、或轻或重以上的情况。我们遇到的养育的困难并不是特殊的,几乎每个年龄段都有类似的苦恼,即使你知道儿童心理发展的全部过程,你也会遇到所有该遇到的问题。

养育就如养生。如果我们把养育一个孩子看成一个养生的过程,那么你不仅懂得了如何教育孩子,也懂得了如何获得自己的健康。

1、用养生的态度养育孩子

孩子突然出现问题,有时候是一种倒退式的生长。孩子一生病,如果是用自然养育的方式,给他一些休息和支持,帮助他把内在的恐惧和不安向外释放一下,你发现整个病程过去之后,孩子整体的状态会有一个明显的提升,突然就长大了,明白了很多事,你并没有刻意去教育他,但他就自然而然的成熟了。

但如果一味用抗生素去干预,强行的控制发烧咳嗽这种表征,这个自动系统升级的过程就被破坏了,生命力反而是被压制住了,不仅没有提升他的正气,反而是削弱了他的正气。

身心是一体的,我们往往就忽略了心理过程其实也是一致的。孩子出现一些问题,我们很紧张的要去控制和克制;遇到叛逆、厌学、抑郁就如临大敌,最好立刻把这些不安全因素用药物消灭殆尽,这其实也是把孩子的正气削弱了,而不是帮助他升级。

甚至在你治理他的过程中,他也确信自己是出了问题,他忽视了其实各种“问题”可能是他倒退式成长的一个过程。

人最重要的就是自己不断调节自己的能力、不断自我修复的能力,面对问题重新适应的能力。遇到问题不可怕,通过调整自己与外界融合,就不再是敌我关系,而是让自己越来越强大,不管出现什么危机,他都能用自己的“正气”去面对。

所以面对危机,家长先要放下自己的恐惧,和这个孩子共同去面对这个倒退的过程,借助这个过程让他的成长获得更多的资源,问题就不再是问题,反而是我们的帮手。所以理解身体、认识身体的过程,我们也就能够理解孩子、认识孩子。

2、越想改善问题,问题就越多

现代科学对大脑的研究非常多,不管是注意力、好奇心、决策力还是记忆力、逻辑性,都有非常具体的相关研究。可惜人不是机器,即使你发现所有可以改善的手段,仍然很难产达成目标。就好像你知道所有提高分数的手段,却仍然无法对某个孩子奏效,这也是为什么睡眠障碍、消化问题、肥胖问题、躯体疼痛这些看似特别简单的问题,却需要付诸大量的努力。

即使你了解了关于大脑所有的机制机理,也常常束手无策。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人,是一个生命,你单纯想要调控它,反而会走向对立面。也就是说,你越是想控制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反而会变得更加棘手。

人类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只能在系统层面去理解生命,生命才会进入它自己的秩序。传统文化、中医文化在身心调控方面有着非常系统和卓越的视角,也是在对生命充分尊重和爱的角度去看待生命、陪伴生命。

培养一个孩子和养好一个身体其实是一回事。身体不是靠调控变好的,养好身体是让它形成一个自愈系统,于是它可以自我修复、自我痊愈、自我平衡。你不可避免地会让身体吸收垃圾食品,会熬夜、会因为工作产生过度消耗,会经受超额的压力,重要的不是避免所有的问题,而是面对问题自己能拥有及时平衡修复的能力。没有一个身体是靠药物变得更健康的,没有一个身体是靠手术变得更具有幸福力的,当你懂得了健康,你就自然学会了养育孩子。

身体是如何启动自愈的?你的身体感受到不舒服了,你都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调节的呢?你是如何与这副躯体打交道的呢?身心问题来源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身心问题是过往的创伤,身心问题是不和谐的关系,身心问题是固化的信念。

所以一个出了问题的孩子,可能是源于不健康的养育方法,不合适的生活照顾方式,可能是源于成长中某些部分有情感的缺失,可能是家庭关系的冲突矛盾,也可能是给了孩子很多的“应该”和“不应该”的大道理。

3、被“应该”限定的人生如何转变?

物质越丰富我们越不知道该吃什么。今天有人说牛奶有营养,明天有人说牛奶激素多,今天有人说不能喝冰饮料,明天有人告诉你不要把身体养的太矫情。每天都有新的知识来告诉你如何生活,但是你对身体本身却完全失去了应有的觉知和感受。

这和养育孩子是不是一样呢?很多人教你共情和理解,教你如何倾听、如何沟通,你被铺天盖地的知识讯息轰炸到焦虑不安。真正的共情,是先能把心放在自己身上。当你只想吃白粥咸菜的时候,不用刻意用大量蛋白质补充身体;当你想吃油条豆浆的时候,不用计算多少亚硝酸盐。前提是你并不是在用食物来填补情绪的缺口,而是在真实的感受自己、关爱自己。能真实的感受自己是最重要的,如果和自己的身体失去了链接,会很难和别人产生联结和共情,只是头脑层面的共情和理解反而会让对方更加难以接受,甚至产生对抗。

我的儿子在六岁的时候睡前总说害怕,我试图用很多方式安慰他,比如解释外面的声音其实只是摩托车,或者告诉他没什么可以害怕的,这些方式都没有产生作用。而有一天我跟他说,是的,这奇怪的声音让你觉得害怕,当我承认了他的害怕,他就安然入睡了,这让我发现“如其所是”的重要性。

情绪有时候只需要被看见,对方有时候只是需要你承认和接受他的情绪,而试图努力解决和帮助往往源于我们自己的慌张和不安。如果我们急于对问题下手,就会成为问题的一部分,参与到维持问题的行动中。“承认”可以让我们的心变得平静,不再较劲解决问题,让负面的感受停留一会,流动就自然发生了,越是想要去除负面的感受,那个感受反而会卡在身体之中,形成阻碍。

很多人花很多时间陪伴孩子,孩子却不能感受到被理解和情感联结,就是因为我们很难一起停留在相应的感受里,用很多道理解释和分析,于是我们丧失了感受,说话缺乏温度和流动性。

现在我们可以开始学习,如何真正的陪伴自己、陪伴孩子,陪伴孩子一起身心成长,让生命恢复流动和生机。

文/然健康身心全息

0 阅读:41

碧彤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