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枕洛阳,身卧当阳!盘点历史上身首异处分别葬之的五位人物

郝萌观察过去 2025-02-21 05:35:06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头枕洛阳,身卧当阳,这不是哪个武侠小说里的神秘高手,而是一位历史上家喻户晓的英雄——关羽。

死后还能让两个地方争着埋他,这种待遇可不是谁都有的。

可别误会,不是因为他“分身有术”,而是他的头和身子,被埋在了不同的地方。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事儿还得从关羽的悲剧结局说起。

公元219年,关羽在荆州兵败,被东吴俘虏,本以为凭他的威名,孙权会网开一面,结果孙权二话不说就把他给杀了。

可杀了之后,孙权又有点犯愁:这关羽的脑袋怎么处理?直接丢了吧,太不尊重;挂城门上示众吧,又怕激怒刘备。

思来想去,他脑筋一转,决定把关羽的头颅送给曹操,想让曹操来背这个锅。

曹操收到这颗头颅,心里也是五味杂陈。

他和关羽有过交情,虽然当年关羽暂住在他家,最后跑回了刘备那边,但曹操对他的勇武还是敬重的。

于是,他特意找工匠用沉香木雕刻出关羽的身体,让头颅“复原”,然后以王侯之礼厚葬在洛阳,这便是洛阳关林的由来。

而关羽的身体呢?孙权也没怠慢,按照侯爵的规格把它安葬在了当阳,于是就有了当阳关陵。

事情到这里,本该尘埃落定,可历史总喜欢给人来点意外。1979年,洛阳郊区的一场暴雨,竟然意外冲刷出了一座古墓。

考古队赶来一探究竟,打开墓室后,所有人都愣住了——墓里竟然只埋着一个头颅!再结合当地的传说,专家们推测,这才是真正埋葬关羽头颅的地方,而洛阳关林,可能只是个象征性的衣冠冢。

这就让人犯嘀咕了:这么多年的传说和史书记载,难道有误?其实也不能全盘否定。

古人对“忠义”二字看得极重,尤其关羽生前被奉为“义绝”的代表,死后更成了神话人物。

所以,不管是曹操厚葬的沉香木雕像,还是后来人们在关林建庙祭拜,都是对这位英雄的一种纪念。

不过,关羽的故事还不是最离奇的。

在中国历史上,身首异处、分地安葬的大有人在,比如项羽、王莽、张飞、侯景,每个人的遭遇都比小说还精彩。

项羽,这位曾经的西楚霸王,乌江自刎后,尸体竟然被人瓜分了!刘邦当时悬赏他的头颅,结果有五个骑兵各抢了一部分尸体,最后刘邦干脆一人封了个侯爵。

项羽的头颅被送往山东东平,隆重埋葬,而他的身体,则由忠心部下带回乌江镇,至今那里还留有“霸王墓”。

再看王莽,这位历史上最有“穿越者”气质的皇帝,改革过头,最终被叛军杀死。

更离谱的是,他的头颅竟然被收藏在皇家武库里,直到几百年后的一场大火,才让人发现——原来王莽的头一直被当成警示物保存在库房,而尸身早已不知去向。

张飞的结局同样让人唏嘘。

关羽死后,他悲愤交加,对下属脾气越来越大,结果手下忍无可忍,趁他熟睡时杀了他,还割下头颅投奔东吴。

可孙权一看,心想这玩意可不能留着,赶紧让人送回蜀地。

于是,张飞的尸体葬在了四川阆中,而头颅则被安置在了云阳,成了“头在云阳,身在阆中”的典故。

比起他们,侯景的结局算是最惨的。

他在南北朝时期叛来叛去,最后被自己的部下杀死。

头颅被挂在闹市示众,最后涂上漆,竟然也被当成藏品收藏起来。

而他的尸体,更是被愤怒的百姓分食,连他曾霸占的溧阳公主都参与其中。

这些历史人物的结局,有的令人敬仰,有的让人唏嘘,但无一例外,都与他们生前的选择息息相关。

有人说,关羽的忠义让他死后被奉为神明;项羽的刚烈,使他的遗体被分而葬之;王莽的激进改革,最终让他的头颅成了警世之物;张飞的暴躁脾气,招来了杀身之祸;而侯景的反复无常,则让他连尸骨都没能保全。

历史从不只是书上的文字,每一段往事背后,都藏着人性的复杂与命运的无常。

有人说,这些身首异处的故事,既是他们人生的终点,也是后人记住他们的另一种方式。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报道,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