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出门最怕什么?订好的酒店突然消失!北京的孙先生就碰上了这种"活见鬼"的事——明明花三千多订好的家庭房,临出发了被告知"根本没这房型"。全家老小拖着行李站在陌生城市街头,这场景光是想想就血压飙升。
事情发生在去年十一黄金周。孙先生早早在某旅行APP定了三晚家庭房,钱都付完了。没想到出发前三天接到客服电话,说房型信息搞错了,要他取消订单。
当时所有酒店价格都涨上天,临时换房得多花多少钱?孙先生当然不干。结果更绝的来了——入住当天订单被单方面取消,钱倒是退了,可人已经在路上了!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炸。孙先生直接把平台和旅行社告上法庭,要求赔三倍房费。法院最近判了:旅行社得赔一倍房费!三千多块钱看着不多,可这判决书里藏着大文章——网上订房那些坑,终于有人管了!
所谓的"幽灵房",说白了就是商家挂在网上的虚假房源。有些是图片和实物严重不符,有些连地址都是假的,更夸张的就像孙先生这样,房型压根不存在。这种操作轻则让人多花钱,重则可能住进黑旅馆,消防卫生全不过关,安全都没保障。
法院这回说得明白:旅行社犯的是严重失误。作为专业机构,连房型信息都能搞错,害得消费者临出发手忙脚乱换酒店,这责任必须担!不过平台这次逃过一劫,法官认定他们尽到了提醒义务,主要责任在旅行社。这个判决给所有旅游平台敲了警钟——想当甩手掌柜?门都没有!
现在网上订房有多不靠谱?随手翻翻投诉平台,满屏都是血泪史。有人订的海景房变"工地房",有人花高价抢的温泉房根本没温泉水。
最气人的是遇上纠纷,平台和商家就像踢皮球,这个说"我们只负责展示",那个说"去找实际经营者",最后倒霉的还是消费者。
但这次判决开了个好头。法院明确说:商家必须对展示的信息负责!就算不是故意欺诈,重大过失也得赔钱。这相当于给消费者撑腰——甭管是平台疏忽还是商家失误,只要害你白跑一趟,就得付出代价!
马上清明五一接踵而至,旅游旺季又要来了。这案子提醒咱们:下单前一定多看差评,截屏保存房源信息,遇到问题立即12315投诉。更希望所有平台长点心,别总让消费者为你们的失误买单。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大老远出去玩更不是为了找气受!
当APP上漂亮的房间照片变成泡影,我们除了自认倒霉还能怎么办?如果每次出错都只是退钱了事,谁还会相信网上预订?旅游本该是寻找诗和远方,别让"幽灵房"成了拦路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