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理学院最近上演了一出比电视剧还狗血的剧情。93年出生的副教授林某,年纪轻轻就混成了科技处副处长,结果被老婆当众扒了个底朝天。
原配拎着开房记录冲进湖南农大宿舍楼,指着女研究生罗某的鼻子骂“学术妲己”,现场甩出的证据比实验数据还硬——情趣用品订单、酒店积分换牛奶的记录,甚至精确到19次开房时间地点。
罗某本科四年连发三篇顶刊SCI的“神话”,放在普通二本学生身上简直像开了挂。材料学实验通常得熬一两年,她倒好,论文发得比食堂排队还快。网友直接调侃:“这是把酒店床单当实验器材了吧?”更绝的是这姑娘社交账号签名还挂着“没什么大不了,睡一觉就好了”,被截图疯传成“通关秘籍”。
原配带着自己教的二十多个学生杀到湖南农大,教学楼里喊话声震天响。学生们跟着起哄录视频,有人偷偷嘀咕:“平时上课一本正经的老师,吃瓜吃到自己老公头上。”林副教授的履历光速被学校官网删除,停职调查通知24小时内就贴了出来,效率比审论文快十倍。
这事儿看着荒唐,背后藏着一串致命问题。导师手里捏着论文发表权、毕业生死符,有些学生为了前途不得不“曲线救国”。有实验室哥们自嘲:“白天给导师打工,晚上陪导师攻关。”当SCI论文能靠身体兑换,那些通宵做实验的普通学生找谁哭去?去年中山大学那个拿论文署名要挟学生的教授,最后不过降级了事,这次要不是原配闹上热搜,林副教授恐怕还在实验室装精英。
可撕开黑幕非得用这么惨烈的方式吗?原配被迫公开丈夫买震动棒的消费记录,和当年农民工爬塔吊讨薪有啥区别?高校纪检部门要是早点介入,何至于让家丑外扬成社会丑闻。更讽刺的是,罗某那三篇涉嫌造假的论文至今还挂在数据库里——学术圈连个成果追溯机制都没有,闹再大也只能处理人,改不了扭曲的规则。
32岁的副教授、23岁的女学生、当众抖床单的原配,这场闹剧里没有赢家。林某学术生涯凉透,罗某被全网嘲讽“学术妲己”,围观学生三观碎一地。但比这更可怕的是,下次再爆出类似丑闻,大家会不会连瓜都懒得啃?当举报非得靠撒泼打滚才能推动,当学术打假要靠原配大闹校园,那些教育部举报平台、纪委热线都睡着了吗?
话说回来,要是你发现同门师姐的顶刊论文是睡出来的,导师还暗示“想发文章得懂规矩”,你是连夜写举报信还是默默打开酒店预订APP?当学术圈变成权色交易所,实验室挂着白大褂却藏着情趣内衣,那些真正埋头苦读的学生,他们的努力还值几个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