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料】19世纪末中国旅行见闻:路边驿站、中国人的坟墓

温带海洋性气候 2025-01-23 03:57:11

参考资料

《The Siberian Overland Route from Peking to Petersburg》, THROUGH THE DESERTS AND STEPPES OF MONGOLIA, TARTARY, BY ALEXANDER MICHIE. 译:《从圣彼得堡到北京的西伯利亚陆路》,穿越蒙古、鞑靼的沙漠和草原之旅,作者:亚历山大·米奇

……

8月10日,我骑马去了北京,毫无疑问,在一年中的其他季节,这将是一次非常漂亮的旅程,但在8月份,路边小米作物长到12英尺尺高,几乎完全封闭了整个的道路。

距通州八里路,我们经过了村庄和一座漂亮的石桥,即八里桥,这个悦耳的名字是法国一位杰出将军的称号。

另见:

这里没有大路,但有许多小路,在谷子丛中迷路并不难。这个国家的许多地方树木繁茂,在路边一个阴凉的地方有一个休息站,你可以在那里下马,在草棚下休息,喝杯热茶,在炎热的天气里,没有什么比这更提神了,前提是茶不要太浓,不要加糖或牛奶。

如果你不担心肠胃的话,也可以在这里吃水果(但要注意水果要熟透),一些赤身裸体的孩童会为你的牲畜割下新鲜的草。

这个小地方,像许多其他类似的场所一样,是许多闲人的“住处”,他们寻找凉爽的树荫,坐着喝着滚烫的茶,懒洋洋地扇着扇子,心不在焉地听着旅人的谈话。

当我接近北京时,注意到一些非常美丽的地方,周围有成片的古树。这里是“伟人的坟墓”,中国人对死者的住所的关注程度令人惊叹。

中国的富人会在一个阴暗的茅屋里度过一生,这个茅屋位于猪圈和鸡窝之间,阳光几乎无法照进来;地板是泥土或砖砌的,如果房主很富有,他可能会有木地板,上面“覆盖着一整代人的污垢”。

但这些人也希望死后被埋葬在一片美丽的树林下,在一个精心维护的围场里,周围长着精心培育的灌木和鲜花。我在中国见过的最美丽的地方之一就是坟墓,这些坟墓装饰得如此有品位和精心,与周围普遍的腐朽形成了奇特的对比。

我说不出中国人对坟墓的这种重视是从何而来的,可能是因为他们考虑到自己在最后的安息之地要躺多久。或者这可能仅仅源于中国人心中深深铭刻的孝道原则,当需要为祖先的名声献上荣耀时,这种原则会引导他们做出巨大的牺牲。

然而,无论出于何种动机,这种即使死亡也无法摧毁的孝道,是中国人性格中令人钦佩的品质。

中国人在“死亡时刻”能得到的最大安慰是,他将被埋葬在自己选择的棺材里,有孩子或孙子来照顾他的遗骨。

正是为此,中国的父母在孩子年轻时就将他们订婚,并在双方达到结婚年龄后尽快催促他们结婚。为此,我相信法律允许一夫多妻制,或者至少不禁止一夫多妻制。如果一个中国人能得到这样的承诺:“你永远不会缺少一个子嗣为你守护遗骨”,他就会安度余生。

参考资料

《The Siberian Overland Route from Peking to Petersburg》, THROUGH THE DESERTS AND STEPPES OF MONGOLIA, TARTARY, BY ALEXANDER MICHIE. 译:《从圣彼得堡到北京的西伯利亚陆路》,穿越蒙古、鞑靼的沙漠和草原之旅,作者:亚历山大·米奇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