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阳光斜照进屋,妈妈坐在沙发上,正把玩着我刚送给她的那件藏青色羊毛外套。我站在一旁,心里有点忐忑,不知道她是否喜欢。
"阿姨,这外套真衬你!"二嫂笑着说,"小妹有心了,懂得给你挑这么时髦的款式。"
妈妈笑了笑,随口说道:"是挺好看的。不过你大哥今年给了一万块钱过节费呢,说让我和你爸想买啥就买啥。"
这句话像一把刀,狠狠地扎进我的心里。我攥紧了拳头,努力控制着情绪:"既然大哥那么有钱,那您以后去他家养老得了。"
屋里一下子安静了。我转身走进厨房,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一边淘米一边回想这些年的点点滴滴。
大哥在省城做生意,一年到头难得回来看爸妈一次。而我,虽然工资不高,却一直在老家工作,每周都会抽时间回来看看。记得去年夏天,妈妈突发胃病,是我连续一周每天下班后都去医院照顾她。那时候大哥只是在家族群里发了句"要好好照顾身体"就再没了下文。
锅里的水开了,香气四溢。我想起妈妈最爱吃的红烧肉,每次我做这道菜,她总会眯着眼睛说:"还是闺女做的好吃。"可今天,这句夸奖在我耳边突然变得那么刺耳。
"小妹..."爸爸走进厨房,欲言又止。我知道他是来劝我的,但此时我实在不想听任何解释。
"爸,您别说了。"我打断他的话,"我知道您和妈都觉得大哥有出息,可是..."我哽咽了,"钱真的能衡量一切吗?"
爸爸叹了口气,递给我一张纸巾:"你妈就是那么个直性子,说话不过脑子。其实她心里最记挂的还是你。"
我擦了擦眼泪,继续忙活着晚饭。突然听见客厅传来一阵咳嗽声,我探头一看,妈妈正在试穿那件外套,还在镜子前面转来转去。
"这颜色真好看,"她自言自语,"小妹知道我喜欢深色的。"
晚饭时,妈妈穿着新外套坐在餐桌旁,夹了一筷子红烧肉放在我碗里:"你最会照顾我的口味,这肉炖得火候正好。"
我默默地吃着饭,心里的郁结却渐渐化开了。想起小时候,每次我生病,妈妈总是守在床边,给我讲故事哄我入睡。那时候,我就在想,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好好孝顺她。
其实,我明白,在妈妈心里,我和大哥都是她的心头肉。只是她那一代人,总觉得要有钱才算本事,才能让父母有面子。但孝顺,真的只能用金钱来衡量吗?
夜深了,我收拾完碗筷准备回家。妈妈送我到门口,忽然拉住我的手:"闺女,妈今天说话是有点不对..."
我打断她:"妈,您别说了。您要是觉得大哥好,以后就去他那里住吧。"
"傻丫头,"妈妈轻轻拍了拍我的后背,"我和你爸商量好了,等老了就住你家附近,这样您下班还能照应我们。再说了..."她指了指身上的外套,"这衣服我可舍不得不穿。"
回家的路上,我仰头看着满天星斗,心里暖暖的。原来,真正的孝顺不在于给多少钱,而在于用心去爱,用行动去关怀。这或许就是那句"百善孝为先"最本真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