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讷离婚后生活窘迫,主席心疼得落泪:张耀祠,给大娃娃送8000块

半凡评国际 2023-01-05 14:24:00

1970年,中央办公厅经过一番筹备,在江西省进贤县办起了五七干校。毛主席希望女儿李讷可以去五七干校劳动锻炼,李讷对于父亲的安排毫无异议,很快收拾东西进入五七干校,也是在这里,李讷与第一任丈夫徐宁相知相恋。

只不过这段感情最后以悲剧结尾,毛主席听说李讷与徐宁离婚后生活窘迫,一度心疼得落泪,吩咐张耀祠好好看顾一下李讷。

毛主席正在工作

李讷选择了徐宁

李讷在毛主席的孩子中,是陪伴毛主席最长的一个。毛主席对李讷,也总是更多一分宠爱和温情。1965年时,李讷从北京大学毕业,因为喜欢文学和创作,李讷进入《解放军报》担任编辑。

到第二年,因为《解放军报》的一些变化,李讷化名肖力,在报社担任总编组组长。原本李讷可以一直留在解放军报,但当时毛主席身边少一个负责了解北京各大专院校运动情况的联络员。

少女时期的李讷与毛主席

李讷曾经就在北京大学就读,对北京的各大专院校了解较深,于是从1967年开始,李讷不再到报社工作,而是留在父亲身边做起了联络员。

李讷本人并不着急婚恋,但她的母亲特别担心女儿再大以后,找不到合适的对象,于是四处打听合适的青年才干,希望将女儿赶紧嫁出去。毛主席对爱女李讷的婚事也很上心,不过相较于妻子,主席并不怎么看中门第,他曾经当面叮嘱李讷说:

“对象要在下面选择,找个一般人,不要高干子弟,也不要‘现在’的风云人物。”

毛主席很疼爱李讷

李讷对父亲的建议很认可,她也并不追求门第家世,只希望找到一个可以与自己相濡以沫、恩爱一生的伴侣

1970年,李讷和毛主席沟通后,毅然前往五七干校劳动锻炼,在五七干校时,李讷从没有因为父亲是毛主席而觉得自己与他人不同,她衣着朴素,做事踏实。因为性格内向,不太爱和他人交流,时常独自行动。

李讷女士照片

但她没多久结识了一个叫徐宁的年轻人,徐宁当时是中央办公厅北戴河管理处内部招待所的一名普通服务员,他的性格与李讷截然相反,特别开朗热情。二人相识以后,徐宁经常邀请李讷一起打球散步,还会帮李讷干农活。

青年温柔的照拂让李讷心动,慢慢的,两人确定了彼此的感情,走到一起。不过对于徐宁,李讷的母亲并不满意,她知道女儿恋爱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对徐宁进行调查了解。

李讷的母亲

会很快,李讷的母亲得知徐宁是个东北人,样貌端正,是工人家庭出身的孩子。徐宁的父亲一直在山海关火车站干扳道工,政治上很可靠。

但李讷母亲一点也不满意徐宁的服务员身份,知道他只有初中文凭后更是排斥,为了劝说女儿李讷放弃这段恋情,她还在1970年的8月,特地将李讷叫到庐山,详谈这件事情。

但李讷当时铁了心要嫁给徐宁,母女二人的谈话异常不顺利,李讷母亲后来回忆时还说:

“这几天我的头痛病又犯了,头痛得要裂开。李讷和我闹别扭,我们都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吵了一架,搞得两个人都很烦恼。”

担心母亲会阻挠自己结婚,李讷写了一份报告托人带给父亲,希望毛主席可以批准她与徐宁的婚事。

李讷母亲并不同意李讷与徐宁结婚

巧的是,那天正好是1971年9月13日,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118厅的长沙发上读完了李讷的报告。毛主席非常认真地询问了徐宁的情况后,想着男方还可以,且李讷也喜欢,于是在报告上写下“同意”。

有毛主席的支持,李讷很快与徐宁结为夫妻,他们在五七干校举行了简朴的婚礼。婚礼后李讷还收到父亲寄来的一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对这份新婚礼物,本就热爱读书和学习的李讷喜欢到了骨子里。

毛主席和女儿李讷

没能幸福的婚姻

二人成婚一年后,李讷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徐小宁。本以为一家三口可以幸福地生活下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李讷和丈夫徐宁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多。

由于李讷接受过高等教育,且在毛主席的仔细教导下,李讷异常喜欢文史,她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看书。可徐宁不一样,徐宁没读过多少书,在她看来,李讷读书就是在浪费时间,并多次抱怨李讷应该将时间留给家庭,而不是那些破书上。

徐宁与李讷的儿子徐小宁(成年后)

这种思想层面的分歧导致夫妻二人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眼看夫妻矛盾几乎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李讷做出让步,减少了自己读书的时间,只不过这依然没能让两人和好如初。

到后来,李讷和徐宁选择分居冷静一段时间,也是在这段时间里,徐宁觉得李讷和自己不合适,再加上他又正好被推荐去河北铁道学院读书,可能几年都与李讷见不了面,便干脆利落地和李讷办理离婚手续,孩子则由李讷抚养。

李讷女士后来很幸福

这段婚姻的失败让李讷备受打击,除了精神上的疲惫,生活的重担也让李讷苦不堪言。当时李讷的工资只有几十块钱,她要买生活必备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需要请保姆在自己工作的时候照顾儿子徐小宁,还要买奶粉等。

不管再怎么节省,李讷的工资压根儿不足以养家糊口。在特别困难的那段时间里,正好张耀祠遵照毛主席的嘱托来探望李讷。李讷实在是有些捉襟见肘,只好向张耀祠开口,希望能从张耀祠这里借笔钱。

张耀祠旧照

给大娃娃送8000块

张耀祠哪里想到李讷的生活如此窘迫,安抚过李讷后,他向毛主席反馈了李讷的情况,询问毛主席是否在经济上帮一帮李讷。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毛主席在教育孩子时,曾定下过这样的规矩:不管是哪个孩子,只要参加工作,拿到工资,就不能再从自己这里拿到补贴。而毛主席定下这条规矩的理由也很简单:

“人民给了你待遇,你就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

毛主席规定孩子们有工作有工资后,就不再补贴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讷一直没有向毛主席伸手要钱,而是希望求得张耀祠的帮忙。毛主席了解到李讷的近况后,心疼得直落泪,他赶紧吩咐张耀祠:

“张耀祠,给大娃娃(李讷)送8000块钱。”

顿了顿,毛主席又补充了一句:

“给娇娇(李敏)、江青和贺子珍也都拿8000块吧,全都从我的稿费里出。”

这是毛主席唯一一次用自己的钱接济儿女,而李讷在拿到父亲给自己的钱后,又感动又自责,她没有过好自己的生活,还要让父亲在百忙之余操心自己。

李讷后来与王景清组建了新家庭

用父亲给的这笔钱,李讷的生活有了一定的改善,后来到1984年,李讷与王景清组建起新家庭,生活更好了一些,虽然她的第一段感情并不顺利,但好在最后还是遇到了正确的人。

0 阅读:13

半凡评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