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状况的奥斯卡获奖影片《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令导演佛罗莱恩•泽勒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去年他推出了“家庭三部曲”的第二部电影《困在心绪里的儿子》(下文简称为《儿子》),本周五将在国内上映。
老实说,观影之前我被一部分差评给吓到了,结果看后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肯定是一部好电影。
《儿子》的主题是亲子沟通的困难与家庭关系的复杂性,影片通过儿子尼古拉斯的急性抑郁症放大了这份困顿,又借着相应的戏剧性,以及一老一少的矛盾,来突出真正“戏眼”彼得的责任、创伤和缺憾。
它或许不能令人拍案叫绝,但却足够能让人伤怀和惆怅,因为在艰难的现实里,连珍贵的“爱”都会显得苍白和无力。
【友情提示:下文会有剧透。】
本片受到最多非议与误解的地方,大概就是其过于平铺直叙的叙事了——相比起《困在时间里的父亲》精巧的艺术化表现手法,影片采取了非常生活化的表达,所有戏份和镜头都只聚焦于角色(和观众们)一眼能看到的地方,而不对角色心理进行任何可视化的窥视或剖析。
这就导致尼古拉斯这个表面上最大的冲突点一直是“不明的”,大家都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抓耳挠腮之余,还要在困惑和煎熬中遭受痛击。
可是,这种求而不得乃至有些无病呻吟的状态,恰恰是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最真实的写照,同时也是该群体最容易遭受的误解……在去除掉技巧上的修饰后,观众们所看到的,正是那个不痛快的写实生活。
如果把尼古拉斯的“问题”缩小一些,相信每个人都能感同身受:我们都曾年轻或仍然年轻,总有过“大人/别人无法理解我”的感觉,有时候这种感觉又来得极其迅捷和强烈,甚至自己都解释不清为什么会低落和消沉,只能自顾自生闷气,变成大人眼中那个“爱作、不懂事”的孩子。
对我来说,《儿子》的故事能够引起许多共鸣,不仅因为自己也有过那个阶段,更因为成为父亲后,害怕孩子不对自己说出所感所想——而这,也是影片中彼得面临的最大困境。
彼得无疑深爱着儿子,他甘愿和新伴侣贝丝的生活被打乱,答应前妻凯特照顾逃学还有自残倾向的尼古拉斯,可想要解决儿子的问题,光给他转学以及优渥生活条件是不够的,彼得还需要知道对方的心病所在。
这恰恰是最艰难的部分:彼得用尽诚意去询问儿子,尼古拉斯则往往无言以对,用回避应对关怀,用伪装逃避照顾,有一段时间,尼古拉斯干脆谎报了一切,称自己有朋友交往、有派对参加,有说有笑有追求,生活轨迹与其他同龄人无异,彼得也开心地以为儿子恢复正常了。
这是《儿子》十分扎心的一面,它暗示了为人父母一方面要信任孩子,另一方面又要擅于怀疑孩子,即便无法全知全能,也应足够心中有数。
现实中绝大多数家长都做不到这一点,影片主角彼得更做不到——通过安东尼•霍普金斯与休•杰克曼那一场短暂又精彩的飙戏,大家知道了为什么。
彼得的父亲是个不顾家的男人,醉心于事业和交际,即便亏欠了妻子、给儿子留下了创伤,他也没什么悔意,当彼得来找自己寻求照料尼古拉斯的意见时,他只觉得儿子是来向自己展示道德优越感的示威,还把子孙两代的情绪问题都简单归结为矫揉造作的“自作多情”。
于是,彼得一方面努力去关心照顾儿子,拼命避免成为另一个糟糕的父亲,另一方面,在缺爱、缺钱等主客观因素的潜移默化影响下,彼得又成为了另一个不着家的“事业型”男人。
所以说,除了深受抑郁症困扰的尼古拉斯,打不破代际创伤循环的彼得同样是“困在心绪里的儿子”。
《儿子》看似平实无华,却仿佛必须无情且精准的手术刀一样,慢慢把生活的真相血淋淋地展示出来,“所有人都没错,但所有人都输了”。
除了父子关系,影片在其他家庭情感纠葛方面也有着墨,比如彼得和凯特不平等的离婚,彼得与贝丝始于激情归于传统的结合,贝丝和尼古拉斯貌合神离地相处等等,这些关系又作用于彼得和尼古拉斯的心理变化,使故事更具复杂性和层次感。
休•杰克曼、凡妮莎•柯比、劳拉•邓恩等人的表演十分稳健牢靠,在《儿子》这部发挥余地不算大的影片里完成了使命,而安东尼•霍普金斯更是全场最佳,令人不得不叹服“就是有人如此兼具天赋和实力”。
其实,看完影片后我印象最深刻的戏,是《儿子》中一处回忆插叙的“闲笔”:尚未分开的彼得和凯特,带着6岁的尼古拉斯去海边度假,彼得以救生圈无法使用为由,让儿子第一次学会了划水。
既是迫使幼童直面恐惧的妄为,也是引导孩子克服恐惧的手段,是对所错,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幸运的是,那一次尼古拉斯战胜了惶恐,游到了貌似遥远实则咫尺的彼岸,得到了父亲炙热的拥抱。
彼得是多么喜爱自己的儿子啊……可惜,当十多年后他再次向尼古拉斯伸出手时,儿子却没能游到他的身边。
影片最残忍的一点,是它指出了一个事实“爱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又或者说,爱不仅是怜惜、尊重和饱满的情感,爱还是熟悉、理解和正确的给予。
父母与孩子之间错位的期许,无效沟通导致的家庭困境,这些难题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真正能解决的却不多,这也是《困在心绪里的儿子》具有普世性的内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