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找一个“美猴王”
1981年11月,杨洁接到了拍摄电视剧《西游记》的任务后,她开始寻找“师徒四人”。先要找“猴”。杨洁心中孙悟空的饰演者要兼具“猴、人、神”三气。表演上有猴子的特点,脑子里要有人的丰富思想感情,还要能展现神仙的灵气和神通。
绍剧《三打白骨精》给杨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觉得剧中的孙悟空生动活泼、情真意切,打动人心。生活化的表演接地气。于是她联系了剧里的猴王——“南猴王”六龄童。杨洁询问他,是否可以推荐饰演孙悟空的演员。六龄童非常热情地回应,说自己这儿有一个学员班,好多小猴子,尽管来挑,都有真功夫。杨洁决定前往绍兴,寻找“美猴王”。
(二)绍兴寻猴记在绍兴,杨洁与六龄童探讨了《西游记》的人物造型和表演方式,二人观点相合。说到孙悟空的成长过程,六龄童当场表演了不同阶段的猴哥儿,刚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大闹天宫的,在师父面前耍泼皮的……杨洁看得出六龄童深爱“美猴王”,连她都觉得,要是六龄童年轻三十岁,他就是孙悟空。
杨洁在六龄童的客厅里看见一张照片,周总理抱着一个小猴子。按年龄推算,这个小猴子倒是一个合适的人选。六龄童告诉杨洁,小猴子是他的儿子小六龄童,因白血病去世了。又指着章金莱(六小龄童),说:“他也演猴,为了纪念他的哥哥,在他哥哥去世以后才学戏的,他学了七年,从十六岁开始到现在。”杨洁明显感觉到到六龄童想推荐自己儿子。
杨洁看了一些有关青年猴戏演员的资料,《大闹天宫》中一个年轻演员引起了她的注意,观众的评价很高,就想见见他。不过,在绍兴的几天,六龄童一直没带杨洁去剧团,当谈及那个青年演员时,六龄童又岔开了话题。曲折路线。杨洁觉得六龄童对推荐儿子演孙悟空这事儿很执着,他向杨洁保证,会把儿子调教成令人满意的孙悟空。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若再提出去剧团看其他演员,显然不太合适。杨洁表示要回去汇报,她没有决定权。
(三)皆大欢喜一个月后,六龄童带着章金莱到了北京,在台里试演猴戏,有了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大家很满意章金莱的孙悟空。之前杨洁觉得章金莱的猴戏不及父亲六龄童,缺少一些精气神,但是经过父亲的指导调教,有了很大的进步。六龄童在儿子身上确实下了大功夫,花了不少心血。
章金莱自小受宠,生活自理能力不太好,本来六龄童希望小七龄童能够进剧组饰演猪八戒(七龄童家是演猪八戒的世家),那么还能在生活起居上照料一下弟弟,不过未能如愿。进组前,杨洁很郑重地跟六龄童父子两人谈过,章金莱必须能吃苦,生活要能自理,剧组里不可能有人专职照顾他。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西游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杨洁觉得当年六龄童执着地推荐自己的儿子饰演孙悟空是出于一种远见,远见在于“他对儿子的理解以及对电视剧《西游记》的巨大信心”。
参考《敢问路在何方》图片来自网络
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