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回顾
新的一周,玉米行情会继续回调吗?21日,全国玉米均价为2810元/吨,较昨日相比,下跌27元/吨。整体来看,全国行情均价超3000元/吨的省份有江西(3080元/吨)、福建(3100元/吨)、上海(3012元/吨)、湖南(3033元/吨)、湖北(3013元/吨)、云南(3052元/吨)……
从全国31个省市的行情走势来看,具体表现为9涨17跌5平。其中,涨幅为8~90元/吨,涨幅最高的省份为湖北,均价为3013元/吨;跌幅最大的省份为广西,均价为2793元/吨。较上周相比,最大跌幅为193元/吨(浙江,均价为2800元/吨);最大涨幅为150元/吨(内蒙,均价为2600元/吨)。
主产区粮价趋势及粮企报价
东北:行情趋于平稳,但局部受疫情、天气、运输等因素影响,玉米上量不足,加工企业挺价收粮。整体来看,基层售粮进度超8成,优质粮源虽呈现陆续上市趋势,但基层种植户惜售情绪依然高涨。再加上中间贸易商出货意愿不佳以及饲料企业采购的需求(替代性谷物比如小麦、稻谷的拍卖力度加大,饲企采购玉米量减少)变淡,无疑又为粮价上涨提供利好。
较昨日相比,青冈龙凤与通辽梅花上调20元/吨,收购报价分别为2590元/吨(干粮)、2730元/吨(新粮);
较昨日相比,呼和浩特地区阜丰与扎兰屯地区阜丰上调40元/吨,报价分别为2810元/吨与2610元/吨(水分14%新粮二等)。
山东:行情一波三折,21日再现跌势。需求端:加工企业产品滞销,开机率低,对玉米的需求量减少;贸易端:中间商囤粮观望,企业门前到货车辆增加,收购报价小幅度下调。
较昨日相比,跌幅为6元的企业有德州福源、滨州金汇,收购报价分别为2854元/吨与2844元/吨;
较昨日相比,下调10元/吨的企业为菏泽成武大地(2820元/吨)、枣庄恒仁工贸(2870元/吨);
较昨日相比,下调14元/吨的企业有诸城兴贸、诸城源发,21日收购报价均为2920元/吨;
较昨日相比,下调幅度为20~30元/吨的企业有临清金玉米(水分14%玉米,报价为2770元/吨,下调20元/吨)、寿光金玉米(收购价为2850元/吨,下调24元/吨)、天力药业(下跌30元/吨,收购价为2850元/吨)、沂水大地(收购价为2880元/吨,下调30元/吨);
较昨日下跌40元/吨的企业有两家,分别是昌乐盛泰药业(收购报价为2870元/吨)、潍坊英轩酒精(3020元/吨,水分14%玉米)。
备注:除特殊标注之外,上述企业报价均为水分14%新玉米。
玉米真的会大跌吗?
①基层销售进度超8成,余粮见底
地趴粮基本收尾,优质粮陆续上市。数据显示,全国玉米主产区累计收购量高达10050万吨,超去年同期。从供需的层面而言,玉米依然处于紧平衡状态,不具备“大跌”的条件;
②替代品价格居高不下
当前,小麦价格维持在3200元/吨;基层市场稻谷主流价格1.25~1.28元/斤。从饲用的替代层面来看,玉米更具有价格优势。虽然养殖业亏损持续,但饲料企业受成本上涨影响,也将产品价格上调300~600元/吨。在此背景下,玉米恐会小幅回落,但难以大跌;
③进口玉米大涨
受到俄乌局势影响,进口玉米价格一涨再涨,且到港时间不能确定。而俄乌作为我国玉米进口的重要来源国,在冲突并未完全结束的背景下,玉米价格恐还会进一步走高,利空大跌。
基于以上这3点,我们不难判断,玉米价格近期内恐难形成大跌的局面。再加上贸易商存储净粮的成本价(2760~2780元/吨)限制,一旦基层粮源全部转移,则更多的话语权将落在中大型的贸易商手中。届时,玉米再上演一波涨价小高潮也并非没有可能。不过,碍于定向稻谷投放、地方政策调控、养殖户持续亏损、国家定调粮食保供稳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玉米行情再想像去年那样大涨几乎也不太可能了,中后期玉米恐以稳中有升为主,希望投资者及贸易商谨慎对待!后市行情具体如何,就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