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年蒙哥马利访华,点名要见宋时轮,毛主席道:他这还是不服气啊

碧泉映月 2025-01-09 09:33:39

1950年11月朝鲜半岛的寒冬带来了严酷的考验,而在这场战斗中,宋时轮所指挥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将迎接一场空前激烈的对抗任务。根据战略部署,第九兵团被命令前往长津湖地区,阻止美军第一陆战师、第七师和英军特遣旅等部队的推进。此时北方的严寒已成为最大的敌人之一。

回忆起那个时期的战斗,一位老兵感慨万千:“那时天气简直让人难以忍受,寒流如刀割,漫天大雪瞬间将我们淹没。我们走在白茫茫的雪原上,根本不知道前方会有什么。”据参战老兵回忆,部队一路跋涉,面临极低的气温,遭遇了突如其来的大雪天气。大雪覆盖了视野,空气刺骨,气温迅速降至零下三十多度。在这样的环境下,部队的伤员急剧增加,尤其是冻伤,成了队伍中的隐形杀手。冻伤使士兵们的行动变得迟缓,还直接威胁到他们的生命安全。

正是在这样的艰难环境下,九兵团的战士们没有丝毫动摇。他们坚忍不拔,默默咬牙前行,目标只有一个——坚守长津湖,堵住敌军的去路,决不允许任何敌人穿越。长津湖地处狼林山脉与赴战岭山脉之间,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点。东侧的新兴里和西侧的柳潭里,分别有两条公路向南延伸,最终汇集在下碣隅里,这使得下碣隅里成为一条至关重要的交通要道。美军在占领该地区后,迅速修建了简易机场、前进指挥部及补给基地,企图以此作为深入朝鲜的桥头堡。

美军的战术部署显然没有低估中国军队的决心。美军第一陆战师的主力部队朝柳潭里进发,第七师则分为几路,分别向柳潭里和新兴里交汇地带推进,而第七师31团则迅速向新兴里方向进攻。美军第七师31团,原名“北极熊团”,有着辉煌的历史。这个部队成立于一战期间,并在1918年参与了对苏联西伯利亚的作战,因此获得了“北极熊团”的昵称。二战期间,北极熊团参与了太平洋战争的多场关键战役,屡次表现出色,是美军的王牌部队之一。正是这个经历过无数战争洗礼的王牌团体,最终将在朝鲜的长津湖地区遭遇灭顶之灾。

为了阻击美军的进攻,九兵团27军的80师(包括238团、239团和240团)以及81师242团立即准备迎击。11月27日,部队根据预定计划完成了隐蔽部署。然而天公不作美,随着夜幕的降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覆盖了战场,气温骤降至零下36度,部队士气虽然受到严寒的影响,但依然没有动摇。战士们忍受着酷寒的侵袭,坚定地守在各自的阵地上,屏住呼吸等待进攻命令。

夜晚来临,一声号令后,战斗爆发。出其不意的袭击令北极熊团措手不及,战局迅速转变,敌人几乎没能做出有效反应。尤其是80师239团2营4连的勇猛表现,他们以无畏的精神捣毁了北极熊团的指挥所,同时摧毁了敌人的炮兵指挥所。经过一夜激烈的战斗,北极熊团的主力被我军围困在新兴里南侧不到两平方公里的狭小区域内,生死存亡的考验就此展开。

北极熊团并非易与之敌。作为美军的王牌部队,美军不会眼睁睁看着这样一支精锐部队被消灭。11月28日清晨,美军陆战一师的一部分在空军和坦克的配合下,向我军阵地发起了猛烈反击,目标是占领新兴里南侧的高地,并打通与北极熊团的联系。为了阻止敌军突破,我军再次进行了顽强的防守,这一场苦战使得战局愈加复杂。

尽管美军攻势强大,我军并未后退。反而,在当晚,我军再次对集结在新兴里的北极熊团发起了猛烈的进攻。由于敌军依托坚固的防御工事,并且火力异常强大,我军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一位参与战斗的老兵后来回忆说:“当时,我们以为敌人是纸老虎,没想到他们真的是老虎,战斗力让人震惊。

尽管美军顽强反抗,九兵团依然没有放弃。在经过数天的激烈战斗后,北极熊团终于迎来了它的覆灭。11月30日夜晚,我军对柳潭里及下碣隅里的围歼力度进一步增强,美军陆战一师不得不将全部力量集中在这一方向,无法支援北极熊团。没有了增援的支援,北极熊团的防线变得岌岌可危。经过一夜的激烈攻防,12月1日凌晨,我军突破了敌人的前沿阵地,并继续发动追击,最终将北极熊团彻底合围。

激战一直持续到12月4日,北极熊团被全歼,其团长麦克劳恩上校也在战斗中阵亡,团旗被我军239团3营缴获。美军第32团1营和炮兵第57营也在此次战斗中被我军歼灭。

这一战的胜利,震惊了世界,让许多军事专家对我军的作战能力刮目相看。面对极端的天气、落后的武器装备,九兵团以极大的毅力和勇气,最终战胜了这支号称“王牌”的美军部队。正因为如此英国著名将领蒙哥马利对这一胜利充满了好奇,他希望亲眼目睹这支能击败美军王牌部队的中国军队,并了解指挥这场战斗的宋时轮将军的战略智慧。

蒙哥马利并未能如愿全程体验这一传奇之战。但他的好奇心并未消失。事实上蒙哥马利的私人心结还与另一个人有关——法勒·霍利克。在第二次阿拉曼战役中,霍利克曾是蒙哥马利的重要幕僚,而在朝鲜战争爆发后,霍利克随英军来到朝鲜战场,却意外成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俘虏。多年后霍利克回忆起在朝鲜被俘的经历,深感敬佩中国士兵的英勇与坚韧。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我经历过无数战斗,见识过各种士兵,但最令我钦佩的,还是中国的士兵,他们无愧是世界上最出色的军人。

虽然由于行程问题,蒙哥马利未能亲眼目睹27军的英勇,最终只能与宋时轮将军面对面,但他心中的疑问和好奇无疑会久久未散。

1960年5月蒙哥马利元帅首次访问中国。5月27日的晚上,毛泽东在上海单独接见了这位传奇的军事指挥官。见面后的开场话语,令蒙哥马利感到十分意外。毛泽东直截了当地问道:“元帅,你可知道,你现在正与一个‘侵略者’谈话吗?在联合国,中国被扣上了这样的标签。你不介意和这样的人谈话吧?”这一番话让蒙哥马利有些愣住了。他没有预料到毛泽东会如此直率且带有幽默感地提出这个问题。

蒙哥马利一时有些尴尬,但很快被毛泽东的幽默和坦率所感染,他微笑着回答:“也许西方世界的确有这种看法,但我对主席阁下的领导能力和勇气深感钦佩。特别是在中印边界冲突中,中国的胜利令人印象深刻。”蒙哥马利一向信奉军人必须具备积极的攻击精神,话锋一转,他开始向毛泽东发问,试图更深入了解新中国面临的挑战和前景:“新中国成立后,您认为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您最担心的问题又是什么?

毛泽东没有犹豫,缓缓说道:“中国经历了多年的战乱,国家百孔千疮。我们的任务是恢复工农业,推动国家建设,但我们在这方面缺乏经验,难免犯了一些错误。

话题继续深入,蒙哥马利紧接着问道:“中国将成为一个拥有超过10亿人口的大国。届时这样的国家将如何应对全球挑战?新中国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他的话语带有某种试探的意味,似乎在暗示自己对于中国未来的潜在担忧。毛泽东听出了这层含义,他微微一笑,反问道:“你是认为,随着中国的崛起,我们将开始侵略其他国家吗?”

蒙哥马利回答说:“我并不愿意这样设想,但历史的教训往往告诉我们,当一个国家变得强大后,它会倾向于通过战争来扩张领土。这种情况我们在历史上看到过很多次,甚至在我的国家也有类似的经历。”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深刻认识,也隐含着对中国崛起的忧虑。

毛泽东则显得非常冷静,他的回答坚定而富有哲理:“未来的事情很难预测,我们不能预见下一代会如何作为。但在我有生之年,中国不会主动越过边界侵略任何国家,我们也绝不会将共产主义强加于他国。中国在过去深受外来侵略和压迫,我们的目标仅仅是希望能自主发展,要求别国不要干涉我们的内部事务。

这次会面,蒙哥马利感受到了毛泽东身上的独特魅力。他被毛泽东的智慧与坚定所吸引,意识到眼前的这位领导人,背后有着深远的战略眼光和历史使命感。谈话接近尾声时,毛泽东突然问道:“中国是如此庞大的国家,您为何如此匆忙,只来四五天就要离开?

蒙哥马利稍作思考后答道:“周总理曾邀请我再次访问中国,计划明年10月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访问。现在,我必须返回去,依据我们今天讨论的内容,动员世界舆论。”他的一番话语中透露出他对中国的高度关注与对毛泽东言辞的认同。

毛泽东真诚地说道:“希望您回国后,能够把中国的真实情况告诉西方世界,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立场与愿景。”这句话语气平和,似乎承载着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一个重要期望。

蒙哥马利遵守了承诺。在返回英国后,他并没有将此次与毛泽东的对话束之高阁,而是积极在各种场合发表演讲和撰写文章,客观地描述了中国的国内政治和外交策略。

在一篇公开演讲中,蒙哥马利强调:“我与毛主席的对话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所经历的历史,塑造了它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毛主席向我阐述的,正是中国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决心。我相信,未来的中国将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会走上侵略的道路。

1961年蒙哥马利元帅再次向中国提出了访华请求。这一次他计划在中国停留三周的时间,确保能够完成上次没有完成的任务。此行蒙哥马利心中有着更为明确的目标,他希望亲眼见到中国的一位传奇军事指挥官,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军队的情况。

在与毛泽东再次见面时,蒙哥马利没有丝毫迟疑,便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自己的愿望:“这次来中国,我希望能够见见宋时轮将军,也想参观一下你们的27军。”他的话语中没有半点掩饰,透露出对中国军队的浓厚兴趣以及对宋时轮将军的敬仰之情。

在场的其他人听到这一请求时,都露出了疑惑和不解的表情,似乎无法理解蒙哥马利为何对一位中国上将如此感兴趣。但毛泽东却没有任何惊讶,反而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光芒,轻描淡写地说道:“他这是还不服气啊!既然如此那就如他所愿,让他见见吧!

当蒙哥马利得知宋时轮将军只不过是中国军中的一位上将,并且与他类似的高级指挥官在中国军队中有五十多位,甚至更多时,他的心情变得异常复杂。对他而言,宋时轮无疑是一位杰出的指挥官,但中国的军事体制和庞大的将领体系让他感到震撼,原来这样的军事力量在中国并非独一无二。

回到英国后,蒙哥马利在公开演讲中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中国军事力量的深刻敬意。他说道:“永远不要与这个国家为敌。”这一句话,凝聚了他对中国军事潜力的真实评价,也反映了他对中国军队战斗力的无比尊重。在他看来,中国的军事力量已经不是某一位将领的光辉,而是整个国家、整个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象征。

参考资料:《毛泽东传》《历史选择了毛泽东》《红墙大事: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