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张慧,今年38岁,出生在小县城,家里条件一般,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辛辛苦苦把我和弟弟拉扯大。我高中毕业后就没再继续念书,早早进入社会工作。后来经人介绍,嫁给了丈夫刘强,他是小城市的一名普通职员,我们婚后育有一儿一女,生活算不上富裕,但也还算过得去。我的公婆是典型的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的人,尤其是婆婆,觉得我嫁进刘家,就应该全心全意为这个家付出。她对我从不满意,觉得我这个儿媳妇不够贤惠,不够听话,甚至生个女儿都被她嫌弃过。公公倒是话少,对家里的事情从不过问,婆婆一个人说了算。丈夫是个老好人,虽然知道我受委屈,但总是劝我忍让,久而久之,我已经习惯了在这个家里隐忍。我和公婆一直处得不太好,尤其是婆婆,她总觉得我抢了她儿子,很多时候对我横挑鼻子竖挑眼。可为了孩子,为了家庭,我一忍再忍。直到今年过年,我决定带着父母去北京旅游,结果婆家6个人连续打了40个电话催我回去伺候生病的婆婆,这让我彻底寒了心。
02从结婚那天起,我就知道自己在这个家里的地位。婆婆对我从来没有一句好话,甚至我坐月子的时候,她都只顾着照顾丈夫,觉得我生孩子是天经地义,不值得被照顾。那次生大女儿的时候,我经历了难产,身体元气大伤,医生建议多休息,可婆婆却不以为然。她不仅没好好照顾我,反而在我坐月子的那天,直接抱怨说:“生个丫头有什么好娇气的?女人天生就该吃点苦,你妈当年生你的时候还下地干活呢!”我当时虚弱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丈夫无奈地在旁边安慰我,可他也不敢忤逆婆婆。我只能咬牙撑着,把所有的委屈往肚子里吞。后来,儿子出生了,婆婆的态度才稍微有所缓和,但她对我的要求变本加厉,她觉得我是家里的媳妇,就应该承担所有的家务,照顾全家人的生活。她甚至明目张胆地偏心,儿子有好吃的,女儿只能捡剩下的。我为这个家付出了太多,可婆婆从来没有一句感激的话。她总觉得我是外人,她的儿子、孙子才是她真正的亲人,而我只是一个伺候他们的工具。今年春节,我终于下定决心,要带着爸妈出去走走。这些年,他们为我操碎了心,我却因婚后琐事一直没时间陪他们。于是,我和丈夫商量后,决定带着孩子和父母一起去北京旅游。丈夫因为工作原因留在家里,婆婆知道后,立刻就不高兴了,埋怨我不该抛下家里去玩。“过年就该在家里伺候公婆,哪有你出去旅游的道理?”她冷冷地说道。我忍了忍,还是耐心解释:“妈,我一年到头都在家,伺候你们、照顾孩子,现在就想带我爸妈出去玩几天,过完年就回来。”婆婆脸一沉,摆明了不高兴,但我不想再妥协,带着父母和孩子按计划出发了。可是没想到,刚到北京的第二天,婆婆就“病倒了”——婆家6个人轮番给我打电话,让我立刻回去伺候她!一开始是丈夫的电话,他语气焦急:“妈病了,医生说要住院,你能不能回来?”我皱了皱眉,问:“严重吗?住院的话,护士会照顾她,家里那么多人,怎么就非得让我回去?”丈夫支支吾吾地说:“爸年纪大了,妹妹要照顾孩子,弟弟工作忙,家里没人……”我冷笑:“你们家六个人,竟然找不到一个人照顾她?”接着是小姑子的电话,她一上来就怒气冲冲:“嫂子,你这也太自私了吧!妈住院了,你竟然还在外面玩?”我深吸了一口气,压住火气:“那你呢?你是她亲闺女,你怎么不请假回来照顾?”小姑子声音一滞,随即恼羞成怒:“我有孩子要带!”然后是公公、小叔子的电话,每个人都在指责我,说我不孝顺,说我是家里的媳妇,就该承担起责任。短短一天时间,他们打了40多个电话,轮番轰炸,逼我回去。面对这一切,我终于忍不住了。“这些年,我在这个家里做牛做马,伺候你们所有人,从来没一句怨言。可你们呢?哪次考虑过我?我现在只是想陪陪自己的父母,怎么就成了自私的人?”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婆婆的声音传来:“你要是现在不回来,就别进我们家的门了!”我苦笑了一下,心里反而轻松了。这么多年,我一直在这个家里忍气吞声,可是这一次,我真的不想再忍了。
03我没有回去,我陪着爸妈在北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这几天,我终于不用再听婆婆的指责,不用再为了家务操碎心,不用再看丈夫的脸色。我陪着爸妈逛了故宫,爬了长城,看了天安门的升旗仪式。他们笑得那么开心,而我也终于意识到,自己这些年到底亏欠了他们多少。至于婆婆那边,他们还是有人照顾的,哪怕我不回去,她也没少享福。等到我回家的时候,婆婆虽然嘴上不说,但也没办法再拿这件事指责我。这一次,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女人结婚,不是去当保姆的。我也有自己的父母,也有自己的生活,我不该永远委屈自己去满足婆家的要求。从那以后,我学会了拒绝,也学会了为自己而活。如果一个家庭,永远只想着让你付出,而从不考虑你的感受,那么,你也没必要一味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