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1月25日,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壮烈牺牲,由于事发地点在大榆洞山区,毛岸英的遗体只能被草草安葬。
志愿军司令部的工作人员制作了两副简易的木板棺材,将毛岸英和与其同时牺牲的参谋高瑞欣的遗体安葬在了大山脚下,直到朝鲜战争结束后,两位烈士的遗体才被迁进烈士陵园。
1954年底,彭德怀向中央建议:
“将毛岸英同志的尸骨埋在朝鲜,以志司的名义刊碑,说明其自愿参军和牺牲的经过,不愧为毛泽东的儿子……”
彭德怀之所以提出这一建议,是因为当时很多人请求毛主席同意将毛岸英的遗体“迎回来”,其中就包括毛岸英的遗孀刘思齐。
毛主席则引用东汉名将马援的话拒绝说: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那么多志愿军烈士都葬在朝鲜,岸英也应该葬在朝鲜。”
因此,当彭德怀的建议被送到毛主席的手中时,毛主席当场批示同意,并特意要求不准为毛岸英举行特殊的安葬仪式。
1955年清明节,毛岸英的遗体被迁至朝鲜桧仓志愿军烈士陵园,墓碑永远朝鲜西南,那是祖国首都北京的方向。
从毛岸英牺牲到遗体被迁进烈士陵园,再到日后漫长的岁月,毛主席始终没有亲临墓前祭奠,这是为什么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毛主席与儿媳刘思齐的谈话中找到答案,1959年时,刘思齐提出要去朝鲜为毛岸英扫墓,毛主席表示:
“我赞成,我也想去看望岸英,但是我不能,我有苦衷啊,你是他的爱人,你应该去看看。”
毛主席所说的“苦衷”是多方面的,是复杂的,而且还是随时间变化的,地域隔阂是其中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毛主席不能前往朝鲜的原因很容易理解,毕竟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领袖会到国外去指挥一场战争。
战争结束以后,毛主席没有去为毛岸英墓前祭奠,其实也是受制于地域隔阂,因为去毛岸英墓前祭奠,就意味着要出国。
毛主席一生只出过两次国,一次是在1949年底,一次是在1957年,并且两次去的国家都是苏联。
毛主席不出国的原因同样很复杂,包括现实因素,政治因素和安全因素,这些因素是毛主席对儿媳刘思齐不能言明的。
抗美援朝战争打光了新中国的家底,新中国急需进行经济建设来恢复国民生产力,毛主席日理万机,根本没有时间出国访问。
要知道,毛主席为了建设新中国,连最热爱的游泳运动都放弃了,后来还是在保健医生的委婉劝说下,才重新拾起这份爱好。
毛主席两次去苏联,都是为了给新中国争取援助,第一次访问苏联结束回国时,还险些遭遇国民党特务的刺杀。
抗美援朝战争虽然胜利了,但是朝鲜半岛的局势仍然十分紧张,部分美军一直驻扎在南朝鲜,这不利于毛主席访问朝鲜。
另外,毛主席出国访问不是个人问题,即便毛主席要访问朝鲜,恐怕中央政治局的常委也不会同意。
况且毛主席一生严于律己,最痛恨搞特权,决不会为一己之私而出国祭奠爱子。
正如毛主席曾对彭德怀所说:“岸英是一名志愿军之战,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作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