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鲜为人知的老照片:张爱萍和李又兰,娶首长遗孀,伉俪情深

感人历史故事 2024-04-13 09:54:54

阅读本文前,您可以点击【关注】成为铁粉,既能第一时间收到最新文章推送,又能方便您阅读、分享、评论。

70年代末的一天,张爱萍将军同妻子李又兰,一同踏上外出考察的旅途,在这次旅途中,他们二位携手几位朋友,为我们留下了难得一见的老照片。

这张照片的虽然拍摄于70年代,但是像素还是非常清晰的,照片中,张爱萍将军穿着一身整洁的中山装,带着一副黑色墨镜,手上拄着拐杖。

张爱萍之所以拄拐也并非因为他上了年纪,而是因为之前腿部受过伤,行动困难,到了晚年,旧疾对他造成的影响很大,不但步履难艰,而且疼痛难忍,但是为了锻炼,要强的张爱萍扶着轮椅忍痛在走廊里行走,有的时候也会在室外、竹林间穿行。

也正是因为长时间的锻炼,所以即便身患腿疾,他依旧看上去身姿挺拔,精神抖擞。或许是因为自己身患严重腿疾,所以张爱萍非常能够感同身受。

张爱萍的老部下陈锐霆去家中探望,心细的他发现老部下的手杖不合适,就对他说:“你的手杖又短又细,你个子不高使不上劲,我现在坐轮椅的次数比较多,用手杖的次数比较少,你看,我的手杖是藤子的,弹性好,送给你吧……”

站在张爱萍将军身边的是他的夫人李又兰,她上身穿着一件款式简单但剪裁得体的白色衬衫,修身的款式让李又兰看上去十分有精气神。

李又兰穿着一条材质跟张爱萍一样的休闲裤,舒适大方。得体的着装衬托出李又兰女性独有的温婉与知性。她和张爱萍并肩而战,两人看上去十分恩爱,是典型的“模范夫妻”。

在遇到张爱萍之前,李又兰曾经有过一段婚姻。一个偶然的机会,李又兰看到一则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招生的广告,不禁感到十分欣喜,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下,李又兰早就想投入到革命中去,如今机会终于来了。

一段时间后,李又兰跟朋友几经周折找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得知自己找对地方后,李又兰同几位女生高兴的跳了起来,他们兴奋地缠着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我们要去延安,我们要去见周副主席!”

李又兰口中的周副主席,便是身兼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

最后,周总理终于办完事来了,他亲切友善地会见了他们,在周总理的介绍下,李又兰来到新四军办事处。

在新四军的日子里,李又兰邂逅了第一任丈夫项英,志同道合的二人很快组建家庭,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皖南事变”的爆发,身为名将的项英牺牲在了前线,而李又兰也成了首长遗孀。

李又兰和张爱萍的缘分开始于1942年,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上。

那天,一位新四军女战士送来一份文稿。

“报告!这是您昨天的讲话记录,请您定审。”

闻言,张爱萍抬头看了看站在自己跟前的女同志,心头掠过一丝似曾相识的亲切感,他连忙接过对方递来的记录稿,厚厚一沓,拿在手里分量十足。

张爱萍漫不经心翻看文稿,顿时,他被那整洁、娟秀的字迹吸引住了,不觉再次抬头注视着眼前这位高挑的姑娘。

她的打扮非常朴素,一身灰色西装很衬气质。李又兰不是典型的美女长相,但是她的气质却是独一份,为此也给张爱萍留下深刻印象。

那天晚上,张爱萍独自一人在办公室仔细阅读了李又兰送来的文稿,在李又兰的精心整理下,他的讲话已经成了一篇内容全面、逻辑缜密、言简意赅的好文章,李又兰的业务能力让张爱萍对她的喜爱多几分。

这次会议召开的时候正处严寒时节,萧瑟的寒风席卷着城市。对于每天要承担大量速记任务的李又兰来说,没有什么能比一副保暖好用的手套来得重要,然而不巧的是,这天会议后,她的手套莫名其妙丢了。

这次来得比较匆忙,所以李又兰并没有带备用的,如果找不到手套,会直接影响到她的工作,就在她四处寻找却一无所获的时候,屋外响起了敲门声。

李又兰应声而出,发现门外站着一位身形消瘦,个子很高的领导,这不是前些日子在办公室见到那位领导吗?他怎么来找自己了?

张爱萍借着视线往李又兰屋里看去,发现她房间很乱,张爱萍哑然失笑,又轻轻摇摇头,神秘地从背后举起右手。

李又兰丢失的枣红色毛绒手套此时正稳稳当当落在他手里。

失而复得的欣喜让李又兰跳了起来,她接过自己的手套,满脸欢喜地对张爱萍说:“谢谢首长!”

“不要老是首长首长的,其实我今天来是有事相求,看在手套的面子上,希望你不要拒绝我。”

“首长会有事儿求我?我可担当不起。” 李又兰开玩笑地说。

“不卖关子了,我来找你主要是为了两件事,一是将手套还给你,二是我想跟你学学速记,看你能把漫无边际的会议讲话迅速地完整记下,还能在有效时间里整理成漂亮文章,我可是很羡慕呢,如何,你愿意教教我吗?李老师?”

“我愿意,不过不要叫我李老师了,别这么客气。”

借着学速记的由头,李又兰和张爱萍往来的次数逐渐变多,那天闲聊期间,张爱萍同她聊起一段往事,这段往事也是他最近才想起来的。

“又兰,你之前是不是到过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呢?”

“对呀!你怎么知道的?”

“那年我在八路军办事处见到从浙江来的几位学生,他们说是要去延安,还非要去见周恩来副主席,我告诉他们周恩来副主席现在正在忙工作,抽不出时间见面,如果有要紧事,可以先告诉我,没想到那群学生怎么都不跟我说,最后足足等了一整天,深夜才见到周副主席……”

听到张爱萍的话,李又兰哈哈大笑起来:“你知道吗? 我就是那些学生里的一个!”

张爱萍也跟着笑了:“那些学生里还真是有你!那天你来办公室给我送文稿的时候,我就觉得你看上去很面熟,原来我们也算是老相识了!”

愉快得时光总是过的很快,半个月的会议也到了要收尾的时候,闭幕式即将开始,速记桌边的李又兰用小匕首一下削了四五支铅笔,这个小匕首尺寸正好,拿在手里很得劲,非常好用。

就在此时,代军长陈毅从她身边经过,顺手拿起小刀看了看,然后又对着李又兰笑了笑说:“你这把刀原本姓张吧?”

李又兰眯着双眸,不置可否。陈毅顺手拿着匕首走到主席台上,落座后,陈毅将匕首放在手中把玩,期间还时不时看看张爱萍。

战争年代的人们感情永远是纯粹的,喜欢就是喜欢,毫无杂质。

1942年8月8日傍晚,张爱萍带着陈毅代军长的特批文件,将李又兰约了出来,他乐呵呵的向她展开那张纸,这是他们的结婚申请,在报告的下方空白处,写着大大的两个字——“同意”,张爱萍和李又兰如愿组建新家庭。

战争年代,局势动荡,想要获得安稳生活并不容易,为粉碎苏北日伪军两万余人对盐阜地区进行“扫荡”的阴谋,张爱萍再次上了前线。

此时的李又兰已经有了身孕,为了不让张爱萍记挂自己,她毫不犹豫地响应上级关于“军队女同志就地疏散回到别处暂避”的号召,毅然决定到上海一位女工作者家暂住。

离别前,张爱萍和李又兰还共同制订了一份“协议”:

1、孩子出生后,抚育的重担由李又兰负责,不以家务事牵扯张爱萍带兵杀敌。

2、正直、自立、好学、有所作为是孩子成长的目标,也是李又兰教育的重点。

3、夫妻俩任何时候都不能以任何理由溺爱孩子。

在后来的日子里,感情稳定的张爱萍和李又兰彼此关爱、相互扶持,他们的四个孩子在李又兰的精心养育下成长得非常好。

老大张翔被授衔少将军衔;老二张胜性格幽默,是大校;老三张品跟二哥一样同是大校。

这些孩子们从小独立自主、在困难之下没有颓废也没有沉沦,也算是真是做到了父母为他们订立的目标:“正直、好学、自立、有所作为。”

如果你喜欢《70年代鲜为人知的老照片:张爱萍和李又兰,娶首长遗孀,伉俪情深》这篇文章的话,不妨点点【关注】成为【铁粉】,阅读不迷路喔。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