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更名为Meta,科技巨头大力布局元宇宙
美国时间 10 月 28日,Facebook 宣布将公司名称更改为“META”,公司股票代码将从 12 月 1 日起变更为“MVRS”。Facebook 目前是国内外元宇宙布局最为激进的科技巨头,其计划 5 年内转型为一家元宇宙公司;Facebook 将更名为 Meta 以专注于转向以虚拟现实为主的新兴计算平台,扎克伯格表示,元宇宙是下一个前沿,从现在开始,公司将以元宇宙为先,而不是 Facebook 优先。按照我们上文划分的元宇宙研究框架的六大组件,目前 Facebook 在硬件入口、底层技术、人工智能以及内容这四大组件方向上均着力布局。
腾讯则在2020年2月Roblox 1.5亿美元G轮融资中参投,并独家代理 Roblox 中国区产品发行。
2021年4月,字节跳动花费1亿元投资游戏厂商代码乾坤,其产品有具备元宇宙雏形的青少年创造和社交UGC平台《重启世界》。8月29日,字节跳动收购专注于移动VR一体机市场的公司Pico,其技术除消费场景外在培训、医疗、展览展示等场景下也已经得到应用。同时,字节在海外还推出了一款名为Pixsoul的元宇宙社交app,可以通过AI技术复刻与本人相像的虚拟形象。
什么是元宇宙?
元宇宙是指一个基于信息革命(5G)、互联网革命(Web3.0)、AR、VR等多个通讯与虚拟技术革命结合的线上平台。元宇宙包含了游戏、社交网络、广告营销、影视娱乐等内容,将成为传媒最大的应用场景。从2016年的VR元年到2019年5G应用的落地,元宇宙的基础设施逐渐成型,直至今年区块链发展更为成熟,公链容量提升,去中心化概念普及,实现了元宇宙独特的经济系统,补全了元宇宙发展的关键要素,促进了元宇宙的发展。
广义而言,元宇宙是与现实世界平行共存、相互融通的虚拟世界。元宇宙(Metaverse)是一个缺乏清晰定义、富有想象力的概念,其大意为与现实世界平行的虚拟世界,用户通过终端设备进入虚拟世界进行类现实世界的大部分活动。根据在线游戏创作平台 Roblox 的解释,元宇宙拥有八大基本特征:1)身份,所有进入元宇宙的个体均拥有虚拟分身,无论是否与真实身份相关;2)朋友,所有人可以跨越空间交友,无论是否在现实中相识;3)沉浸感,元宇宙可提供逼近现实世界的沉浸体验;4)低延迟,元宇宙可提供实时反馈;5)多元化,元宇宙玩法极为丰富,人人可以创作内容;6)随地,可以通过任何设备进入元宇宙;7)经济系统,元宇宙拥有自己的经济系统,数字资产可以自由流通;8)文明,元宇宙形成独立的社会规则与社会文明
图表1:元宇宙的8个关键特征

资料来源:东吴证券
元宇宙六大支撑技术
元宇宙是由应用和技术构成的复杂虚拟世界。其六大支撑技术包括交互技术、区块链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及运算技术和电子游戏技术。游戏作为首要的应用场景被认为是元宇宙的最初入口,但相比元宇宙成熟形态,仍有较大差距。对标元宇宙沉浸感、低延迟、随地、自有经济系统等特征,支撑技术进步是到达元宇宙成熟形态的必经之路。我们认为去中心化经济系统将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网络及运算技术的进步将有效改善时延与突破终端设备性能限制,同时交互技术的成熟将为用户提供身临其境的沉浸感,人工智能将赋能用户内容生产带来多样性。
图表2:元宇宙研究框架

Part 1
5G
(一)、5G技术支撑
元宇宙要求高同步低延时,从而用户可以获得实时、流畅的完美体验。回顾在线实时娱乐发展历程,时延缩短使得早期的单向直播逐渐发展至线上语音连麦等实时互动。根据独立第三方网络测试机构Open Signal的测试数据,4G LTE的端到端时延可达98毫秒,满足视频会议、线上课堂等场景的互动需求,但远不能满足元宇宙对于低时延的严苛要求。VR设备一大难题是传输时延造成的眩晕感,其指标为转动头部到转动画面的延迟,5G带宽与传输速率的提升能有效改善时延并降低眩晕感。根据诺基亚贝尔数据,5G端到端时延可控制在10ms以内。元宇宙中需对大量数据进行迅速传输,需依赖强大的通讯基础设施。受限于基站数量,5G实际传输速率或难以达到其设计水平,而根据日韩对6G网络技术的展望,6G时延有望缩短至5G的十分之一,传输速率有望达到5G的50倍,有望真正实现元宇宙低延迟的关键特征。
此外,边缘计算常被认为是元宇宙的关键基建,通过在数据源头的附近采用开放平台,就近直接提供最近端的服务,从而帮助终端用户补足本地算力,提升处理效率,尽可能降低网络延迟和网络拥堵风险。
图表3:5G 网络可给用户带来高清晰度、高流畅度、强交互感

(二)、5G重点公司一览
1、中兴通讯:公司是中国 5G 规模商用的主要参与者,助力国内 3 大运营商在 240+城市实现 5G 规模商用,在北京、广州、上海、深圳等多个城市打造 5G 标杆网络,实现超千兆连续覆盖体验。
2、东山精密:国内较早进入精密制造服务行业的企业,其专注于通信设备,旗下双工器等系列滤波器产品占据大量市场份额,在收购了后美国维信更增加了东山精密的核心竞争力。
3、长飞光纤:全球最大的光纤预制棒,光纤和光缆的供应商;行业内为数不多的可以同时通过PCVD工艺和 VAD OVD工艺进行光纤预制棒生产的企业之。
4、亨通光电:光通信产业链最完整的主力供应商,受益于5G无线基站前传和回传等网络建设的光纤光缆需求。
5、中天科技:国产光缆旗舰地位,特种光缆国内市占率高达30%-40%;三大运营商采集量价齐升,“八横八纵”骨干网更新需求增大,广电互联互通平台带来增量,使得光纤光缆需求增大。
6、广和通:全球领先的无线通信模块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营业务:无线通信模块及其应用行业的通信解决方案的设计、研发与销售服务。
7、移远通信: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包含5G蜂窝通信模块产业化平台建设项目,一直与运营商、高通等5G产业链风向标保持密切合作,积极参与5G标准制。目前,已研发出多系列5G模块产品。
Part 2
游戏
(一)、游戏是目前最贴合元宇宙定义的内容
游戏是目前最贴合元宇宙定义的内容,沉浸感与多元化的兼容度有望逐步提升。目前具备元宇宙要素的游戏大致可分为 VR 游戏、游戏社区两类,其中 VR 游戏画面精美、沉浸度高,但社交属性弱、开放度低,代表作品有 3A 大作《半条命:Alyx》、多人在线射击游戏《Pavlov VR》;游戏社区开放度高、社交属性强,但画面较为简单、沉浸度低,代表作品有《Roblox》《我的世界》《堡垒之夜》。横向比较《Roblox》与《堡垒之夜》,前者素材丰富度更高、画面更简单,后者素材更简单、画面更精致,亦可体现沉浸感与多元化两大要素间的矛盾。未来随着工具与中间件逐步扩容、AI 技术的应用趋近成熟,沉浸感与多元化的兼容度有望逐步提升。
就 VR 游戏而言,头部内容+高性价比设备推动 VR 游戏步入成长期。在 2020 年以前,VR 行业陷入 VR 设备销售不佳→游戏厂商缺乏押注 VR游戏的动力→内容匮乏、售价过高导致 VR 设备缺乏吸引力的恶性循环,因此 VR 游戏以时长较短、画面简单的小游戏居多。但在 2020 年 3 月《半条命:Alyx》上线后,该游戏凭借高质量建模、完整的剧情体系、丰富的互动场景颠覆用户对于 VR 游戏的印象,同年 10 月 Oculus Quest2 的推出进一步激发用户的兴趣。根据 RoadtoVR 数据,2020 年 3 月-2021 年 3 月间,主流游戏平台 Steam 的 VR 头显接入数量由接近 150 万台增至 300 万台,VR 游戏用户占比提升接近 1.2pct 至 2.4%,一年内的增长幅度超过过去四年。
图表4:Steam 平台上 VR 游戏用户占比快速提升

(二)、游戏重点公司一览
1、中青宝:公司为一家拥有自主研发能力、独立运营能力的专业化网络游戏公司,主营业务是网络游戏的开发及运营,是国内网络游戏行业中拥有包括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在内的为数不多的全资质全牌照企业之一。
2、汤姆猫:公司参股公司天际微动是华为iLab发起成立的产业合作组织VR OpenLab的成员之一,旗下VR产品《绝命战场VR》已与华为云VR系统初步完成了VR游戏上云的对接测试。子公司 Outfit7 是一家专业从事手机游戏开发、专注于家庭娱乐的公司,是热门手机游戏软件“会说话的汤姆猫”的开发商。
3、凯撒文化:公司积极布局云游戏市场,与合作方携手成立云游戏公司暨云游戏合作联盟,推动云游戏产业的普及和发展。子公司酷牛互动擅长卡牌与MM○RPG手游研发,子公司天上友嘉擅长3D卡牌RPG手游研发和SLG策略类手游研发。
4、完美世界:影游联动龙头,自主开发为主,代表作包括《诛仙》《射雕英雄传》等,17年新上线《火炬之光》、《神雕侠侣》、《最终幻想》等。
5、丝路视觉:瑞云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子公司瑞云科技主要业务为云渲染、云传输、云计算,且有一种基于微信小程序实时视频能力的云游戏系统及方法的专利。
6、盛天网络:旗下易乐游在网吧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位,拥有手游推广运营平台,旗下手游平台mobawan参与王者荣耀推广充值分成。
7、游族网络:国内领先的研运一体化游戏供应商。公司联手华为开展云游戏合作,共同开拓云游戏市场,并上线基于华为 ARM云服务的“游族云游戏平台”。
Part 3
VR与人工智能
(一)VR/AR设备出货量稳步增长,人工智能技术支撑
技术逐渐成熟,消费级产品价格不断下降。2012年谷歌推出Google Glass一代眼镜,2013年Facebook以20亿美元收购Oculus,并于同年发布.Oculus Rift第二版开发套件,随后索尼、三星、HTC等大厂也相继推出相关产品。2016年索尼,HTC、Oculus推出第一代消费者版本的VR设备PSVR、HTC Vive、Oculus Rift,受限于内容与生态系统,当时VR/AR设备并未普及。伴随着5G全球布局,VR/AR行业迎来技术迭代更新,2019年VR一体机Oculus Quest上市,售价降至399美元,2021年9月小米发布单目光波导AR智能眼镜,苹果首款AR/VR设备也有望于2022年上线。随着内容日渐丰富,全球VR/AR设备出货量稳步增长,产业将迈入深度沉浸阶段。VR设备方面,受《半衰期:爱莉克斯》等VR内容发布及产品价格不断下探影响,2020年全球VR头显设备出货量大幅上涨,达到670万台(yoy+72%);AR方面,AR眼镜出货量达40万台(yoy+33%)。根据VR陀螺预测,VR软硬件生态已步入拐点,而AR产业因价格未达到消费级水平,截至目前(2021年9月)仍主要应用于B端,未来发展取决于功耗、重量等难题攻克。而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虚拟(增强)现实白皮书(2017 年)》,2022年VR/AR产业将正式步入深度沉浸阶段,技术升级有望驱动硬件设备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
AI为元宇宙应用场景提供支撑: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智能语音的发展进步为元宇宙提供了虚实结合的观感,使元宇宙具备多元性与沉浸感。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带动产业规模分别为1088.6/3821.5亿元,艾瑞咨询预计至2025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7%/28%。AI支撑内容生产以满足消耗:元宇宙必须具备丰富的内容以保持玩家的探索欲望,而依赖PGC和UGC远远不够,以开放世界游戏为例,研发耗时8年的《荒野大镖客:救赎2》中玩家主线游玩时长仅为41.5小时,《原神》版本更新后很快便进入“长草期”。人工智能可支撑用户高效生产高质量内容,以Epic于近两年推出的产品为例,2021年推出的Metahuman Creator工具可制作高度逼真人脸,用户可基于近傻瓜式的交互方式,以极大自由度高速创建高保真数字人类,然后导出并下载至虚幻引擎中制作动画,在不牺牲质量的前提下,将制作3D虚拟角色模型的时间从数周、数月缩短至一小时内;2020年推出的《Live Link Face》利用苹果智能手机实现人脸动作捕捉并导入至虚幻引擎中。我们预计随着AI技术进步,内容制作门槛将不断下降,内容产出效率将不断提升,为元宇宙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图表5:2016-2020年全球VR头显设备出货量及同比增长

资料来源:东吴证券研究所
(二)VR/人工智能重点公司一览
1、视觉中国:公司一直从事视觉素材的销售并提供相关的增值服务,通过对视觉素材进行分类、集合和管理,依托互联网平台,为媒体客户、商业客户提供视觉素材;并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商业特约拍摄、视觉化营销、定制化服务等增值服务,公司在国内视觉素材行业的市场占有率约为40%。
2、宝通科技:2020年4月27日公告披露:为拓展 VR/AR/MR领域新业务及结合云计算创新游戏业务新模式,切实推进新一代技术在游戏场景的落地,同时,结合上市公司在游戏领域自研游戏内容的研发,积极部署开拓国内市场,加速区域化发行与全球研运一体业务全球化发展进程,全资子公司广州易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拟出资 5,000 万元人民币投资设立“星翼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3、蓝思科技:公司在AR/VR领域已与各大核心客户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在技术、客户、产品和份额上均已有布局,公司的主营产品(结构件、功能件)及相关主营配套生产业务(例如组装)在AR/VR领域前景广阔。
4、联合光电:作为光信号的主要采集部件,光学镜头已成为AI识别、投影视讯、智能家居、汽车电子、虚拟现实、激光投影、3D结构光等新兴终端电子产品的重要组件,公司官网披露其产品介绍中包含VR领域有VR产品。
5、歌尔股份:在VR业务方面,公司VR业务主要面向国际、国内大客户,配合研发与制造。目前国内VR、AR领域中小科创企业很多,公司积极关注有成长潜力的硬件和内容企业,不排除后续有投资的可能性。
6、中科创达:中科创达与人工智能芯片独角兽公司寒武纪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携手共同开发新型的人工智能技术以及面向行业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加速推动人工智能场景落地,从而实现整个生态链商业价值的释放。
7、寒武纪-U:发行人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的研发与技术创新,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处理器芯片。
8、科大讯飞:公司专注语音合成与识别领域,在语音合成、语音识别、语义理解等领域是应用王者;超过80%的国内服务机器人使用讯飞技术,主要合作模式是软件授权。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来源上海海能证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投研部,不作为买卖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公司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91310000253932324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