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慢性肝病,对症治疗同时,一定不要忘了利胆。
有很多成语描述肝胆之间的关系,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肝胆相照,比如披肝沥胆,比如侠肝义胆等等,其实意思都差不多,讲的都是相互照应的意思。

肝胆确实如上面成语所描述的那样,是不分你我的,胆病会连累肝,肝病也会连累胆。
因为肝脏所有的代谢产物最终几乎都是通过胆汁的形式,通过肝内胆管的逐级放大(溪流河江),最终汇聚到胆囊里存储,利胆也就是疏通胆汁排泄通道,可以有效缓解肝脏压力,起到事半功倍效果。

中医里肝胆问题辨证最常见的就是肝胆湿热,至于肝肾阴虚、肝郁脾虚、肝血不足等多数也合并有肝胆湿热,所以有很多中成药可供选择的时候,其实治疗的大方向还是肝胆湿热。当证型复杂的时候就需要医生根据具体情况针对性处方。
肝胆湿热常见的症状有:肝区不适胀痛、口苦尿黄、大便粘腻、烦躁、舌苔黄腻。只要有这些肝胆湿热症状就可以无差别选择金胆片、消炎利胆片、金钱草颗粒、龙胆泻肝丸、舒胆片、肝胆双清颗粒等,其实利胆类赛道中成药极多,效果大同小异,只要你符合肝胆湿热的症状,再看一下药品说明书里有清利湿热、疏肝利胆等主治就可以选择使用。

这里重点介绍一下大黄蛰虫丸,这是一个被埋没的好药, 大黄蛰虫丸源出《金匮要略·虚劳》:“五劳虚极赢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暗黑,缓中补虚,大黄蛰虫丸主之。里面有十二味中药,主要的药物就是大黄通便利胆活血、土鳖虫活血化瘀止痛。

为啥说大黄蛰虫丸是被埋没的好药,就来源于容易误解的药品说明书:用于瘀血内停所致的癥瘕(妇女下腹部有结块)、闭经,症见腹部肿块、肌肤甲错(皮肤粗糙干燥,像干鱼鳞甲交错的样子)、面色黯黑、潮热赢瘦、经闭不行。看完了说明书是不是有这种感觉:这个药主要用于妇科瘀血证。
实际上,妇科瘀血证只是大黄蛰虫丸适应症的一小部分,实际的使用是不分男女的,只要是符合两目黯黑(卧蚕处青黑色、色斑)、

典型目眶黯黑图片
肌肤甲错(小腿皮肤起鳞屑静脉曲张)这两点,寒热虚实都可以使用,尤其是肝胆病后期,虚瘀夹杂的时候,大黄蛰虫丸缓中补虚、利胆通便、活血化瘀的作用就展现出来,如果你自己比对了中医的辩证不好掌握而一头雾水,又有肝区不适、急慢性胆囊炎发作,不用理会是否大便通畅与否,可以直接服用大黄蛰虫丸,大便一通,肝区痛胆囊痛都可以很快缓解。

体内瘀血证舌下看诊
大黄蛰虫丸虽然是小众中成药,但由于药味配伍精当,适应症非常广泛,急慢性胆囊炎、便秘、失眠、色斑、肥胖、妇科炎症、静脉曲张、血栓硬化心脑梗、肿块结节等,只要符合瘀血(目眶黯黑、肌肤甲错、舌相瘀血斑)特征都可以放心使用,是真正家中常备良药。

肌肤甲错典型图片
以上中成药的使用仅供参考,如果病情复杂请咨询执业医师。
转发关注科普路上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