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一季度中国城市GDP十强榜单出炉,头部格局呈现稳中有变态势。上海以12648.46亿元继续领跑全国,北京以12061.4亿元稳居第二,深圳、重庆、广州分别以8914.98亿元、7732.03亿元和7541.14亿元守住三至五名。
值得注意的是,苏州以6129亿元巩固第六城地位,成都5868.19亿元位居第七,杭州5562亿元首次跻身第八,武汉4832.16亿元退居第九,南京4639.56亿元压哨入围前十。宁波以4372.2亿元位列第十一。

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一季度GDP突破1.2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贡献率超过35%。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8.7%,中关村科技园区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4000亿元。金融街集聚效应持续显现,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9.3%,北交所新增上市企业数量创季度新高。
数字经济发展迅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占GDP比重提升至42.9%。这些创新要素的聚合效应,推动北京经济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关键跨越。

杭州以5562亿元GDP实现对武汉的强势超越,两地差距拉大至730亿元规模。以阿里巴巴为龙头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8.3%,直播电商交易规模突破3000亿元,占全国总量近四成。全球数字贸易中心建设成效显著,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3%,服务贸易数字化交付占比突破60%。
值得注意的是,杭州在人工智能领域形成完整产业链,算力基础设施投资增幅达45%,国家实验室集群带动相关产业规模突破千亿。这种以数字技术重构产业生态的发展模式,成为其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动能。

作为长三角重要制造业基地,宁波以4372.2亿元GDP遗憾止步十强门外。外贸依存度高达78%的产业结构面临严峻考验,前两月进出口总额同比仅增长3.2%,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绿色石化、汽车制造等支柱产业受全球供应链重构影响,工业增加值增速降至4.8%。
虽然新材料、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增长23%,但占经济总量比重不足15%,新旧动能转换尚未完成。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虽保持全球第三,但港口增值服务收入占比偏低的问题仍未根本改善,临港经济转型阵痛持续显现。

其他十强城市中,深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国1/7,重庆汽车产量突破70万辆,广州新能源汽车产量暴增1.2倍,苏州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营收增长18%,南京软件业务收入稳居全国第四。这些城市通过特色产业布局,持续巩固自身竞争优势。
在区域经济版图加速重构的当下,十强城市的GDP角逐已超越单纯规模竞争,转向发展质量的深层较量。北京的技术创新策源能力、杭州的数字经济生态构建、深圳的产业链垂直整合,预示着中国城市经济正在形成新的价值坐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