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武汉市的地标建筑,很多人就会在脑海里呈现出黄鹤楼的靓丽身姿。黄鹤楼位于武汉市武昌区的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最初是由孙权作为军事目的而建的瞭望塔,用于瞭望敌情和监视江面。黄鹤楼的名称来源充满了神话色彩,传说中,有一位道士在长江畔的辛氏酒店墙壁上画了一只能够翩翩起舞的黄鹤,为到酒店喝酒的客人助兴,这使得酒店生意兴隆。十年后,道士回来吹奏铁笛将黄鹤招下,乘鹤而去。辛氏为纪念此事,出资修建了黄鹤楼,而且黄鹤楼位于黄鹄矶上,由于“鹄”与“鹤”读音相近,所以得名黄鹤楼。
黄鹤楼在晋朝时是作为酒店而存在的,而到了盛唐时代,黄鹤楼扩建成游览胜地,名称就来源于那只能够翩翩起舞的黄鹤。至明朝,由于社会的变迁,众多的投资者参与其扩展建设,并造成了黄鹤楼的建筑风格多次变化,而且从两层变为三层。清朝的黄鹤楼经历了多次毁坏和重建,最终在同治七年(1868年)重建,但又在光绪十年(1884年)因为火灾再次被毁。1978年底,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其经济发展迎来了飞跃,并且促进了上层建筑的大发展。就是在这个历史时期,武汉市筹建新时代黄鹤楼的历史序幕正式拉开了。
武汉市在1984年重建黄鹤楼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在历史上的黄鹤楼最后一次被毁的100年后恢复这一标志性建筑,并传承其历史文化价值。重建的黄鹤楼是以清代同治年间建造的黄鹤楼为蓝本的,并且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以保证大楼的整体承重与坚固稳定性。新建的黄鹤楼通高为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飞檐五层,攒尖楼顶,覆盖金色琉璃瓦,由72根圆柱支撑,60个飞檐翘角向外伸展。这种重建方式不仅保留了黄鹤楼的传统风貌,还结合了现代材料和技术,确保了整座大楼的稳固性和美观性,成为了一座美观并且并且安全的历史文化游览胜地。
现在的黄鹤楼受欢迎程度有多大呢?以2025年春节期间的数据为例,在这个春节期间,黄鹤楼成为了湖北省最热门的景区之一。根据飞猪平台的数据显示,黄鹤楼在春节期间的搜索量和游客量都有大幅度的增长,每天接待游客近2.8万人,其同比增长12.15%。黄鹤楼作为今年的春晚武汉分会场,而且是主舞台,在大年正月初一重新开放后,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打卡,初一到初五的客流量竟然超过17万人次。春节期间,黄鹤楼推出了汉剧演出、趣味灯谜、诗词互动和《鹤舞楚天》编钟乐舞等活动,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的广泛参与,黄鹤楼的春节游“火上了天”。
但是,在黄鹤楼春节游“火上了天”的浪潮中,也有这样一些不同的声调:武汉市的黄鹤楼是新建的,没有什么游览价值!那么,这些世界上重建的历史文化建筑其游览价值没有受到任何“重建”的影响,仍然享誉全世界。巴黎圣母院是法国著名的地标性建筑,但它在2019年4月15日的一场大火使其严重受损。它共经过了五年的修复,耗资7亿欧元,才使得巴黎圣母院重新开放。修复后的巴黎圣母院不仅恢复了原有的历史风貌,还增设了现代防火设施,其受欢迎程度丝毫不减。位于柬埔寨的吴哥窟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群之一,由于战争的破坏,它在20世纪得到了大规模长期的修复。
比萨斜塔是意大利比萨的标志性建筑,由于地基不稳导致倾斜。经过多次加固和修复,比萨斜塔现在依然屹立不倒,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由于自然侵蚀和战争破坏,长城的多处段落已经损毁。近年来,中国政府投入大量资源进行修复和保护,确保这一世界遗产得以保存。所以武汉黄鹤楼虽然是新建的,但仍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黄鹤楼作为武汉市的地标建筑,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重要的旅游价值。正是因为黄鹤楼的旅游价值非常的高,黄鹤楼每年都吸引上千万的游客登楼游玩,所以黄鹤楼经常上榜全国的热门旅游景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