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养老金保持继续上涨,但目前还未收到正式调整方案,大家也纷纷预测今年调整是否还会与去年保持一致,毕竟在今年两会期间,已经确定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上涨,就是与2024年的涨幅一致,而职工养老金涨幅虽然都在下调状态,但有乐观人士分析,今年涨幅维持在3%的可能性很大。

因为今年养老金调整的前提是要适当增长,因为去年物价增长放缓,同时养老金的财政支出压力又大,但好在去年经济目标达成,今年又发布了延迟退休政策,可能会适当缓解财政压力,再加上今年养老金账户也逐步实现国家统筹管理,能平衡各地区财政压力,保证养老金按时发放。
今年养老金调整还有一个新风向,就是要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并且是多次强调要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为什么今年的调整要重点强调要向中低收入群体呢?一是要拉近高收入与低收入的养老金待遇差距,这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二是今年我国还要继续加大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只有让老百姓兜里有钱,才能去积极消费。那工资水平多少算是低收入呢?去年数据看,全国人均养老金大概在3500元左右,低于这个标准,或低于当地人均养老金的都可以算是中低收入群体了。
那根据养老金的调整方法,养老金4000元的,能实现3%的涨幅吗?现在养老金调整方式,依然是沿用之前的定额+挂钩+倾斜三部分相结合的形式,这种调整方式基本能覆盖和满足各种情况,操作成熟,所以今年也是会按照这个方式继续调整。我们按照去年的调整方案,举几个城市为例子,看看养老金4000元涨幅多少,比例多少,假设王大哥养老金4000元,工龄40年,年龄66周岁:

以辽宁地区为例:定额33+养老金挂钩4000*0.5%+缴费年限挂钩15+25*1.6=108元,没有倾斜部分,涨幅比例2.7%;
再以上海地区为例:定额61+养老金挂钩4000*1%+缴费年限挂钩40*1=141元,无高龄倾斜,涨幅比例为3.5%。
对比以上两个城市的调整方案,养老金4000元,在辽宁地区涨幅并未达到3%,而在上海却高于3%,两者相差了0.8个百分点,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就是4000元在不同城市属于不同工资水平,2024年辽宁地区的人均养老金水平大概在3400元,那么4000元就属于中等收入水平了;而上海的人均养老金大概在5400元,那么4000元就属于低收入水平了。所以虽然工资相同,但是所处城市不同,经济和物价水平的差异导致了涨幅的差异。

综上看,不管何时能发布今年养老金调整的具体方案,在调整中,养老金水平高的、缴费年限长的,在涨幅金额上肯定还是有优势的,毕竟要遵循的是养老金中多缴多得,和长缴多得的原则,但好在养老金调整公式中不仅有激励性,还有公平性和关怀照顾,比如定额部分体现了公平性,倾斜部分体现了关怀性,如果今年要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很多可能会提高定额部分的增长,降低养老金挂钩比例,这样也会极大的缩小养老金差距。同时,也建议还未退休的伙伴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要坚持缴纳社保,尽量做到不断缴,尤其现在延迟退休政策已经开始实施,未来退休是否还有其他变化,我们谁也不能预测,只能尽力做到多缴长缴,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退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