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王朝时期,一个王朝想要长久存在,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军事方面的能力。一提到军事,那肯定就得说说士兵了,毕竟国家的兴盛可是靠着这些士兵撑起来的。
王朝肯定会全方位照顾他们的,除非有特殊情况。这些士兵大多都很年轻。这时候可能有人就会纳闷儿了,这些年轻士兵在军队里,生理问题咋解决?千年前越王勾践就给出解决办法了。
封建王朝的时候,男女地位不平等。女性大多是附属品,要不就是战利品。就算出身很高贵,可还是没法主宰自己的人生。地位高的女子都这样,更别提那些乡野出身的女子。
那时候,这些女子居然能被明码标价,就像物品一样被拿来交易。为啥会这样?就是因为她们地位低,所以不少人就把她们买卖了,要么换自己的利益,要么换个官职啥的。
人们老是讲军中没有女子,可这不过是说说罢了,实际情况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这其实是后世之人对古代的一种美好的幻想。
既然存在阶级划分,男女地位有差异也是很明显的。生理需求是本能,这避免不了。要说一下,古代战争和现代战争有不少差别,古代战争哪怕持续时间短的,也得打上几个月。
这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事的,战场上刀剑可不长眼,生活条件还特别艰苦。这不但给身体带来压力,心理上也有压力。可一个国家就靠这些军队了,为了让他们有个精神依靠,那真是啥办法都想了。
一直处在高压状态下,时间一长,不光自己会受影响,身边的人也可能会觉得不舒服。要是再发生像兵变这种更麻烦的事儿,那就更难搞了。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安抚那些将士?营妓就这么出现了。营妓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越国,这可是越王勾践开创的。
大家应该都了解他吧,勾践,就是那个跟“卧薪尝胆”这个成语有关的人。他前半生可老坎坷了,还成了吴王夫差的囚犯。不过他一直没放弃复国的念头。等回到越国后,勾践就开始努力实现他复国的大计划。
当然了,复国最关键的就是军队。勾践为了鼓舞将士们,出台了好多政策,营妓就是其中一项。其实之前也有这个问题,可惜一直都没个妥善的解决办法。
到了勾践这儿,营妓的人选可不是随便挑的,这里面是有分别的。勾践选的都是寡妇来做营妓。
勾践在征讨吴国之前,就把那些寡妇送到军营里去慰问将士。嘿,将士们一见到这些营妓,那可老兴奋了,对勾践也变得更加忠心耿耿。不得不说,这效果相当显著。
当然了,她们在军营里的任务可不只是满足将士们的生理需求。将士们带兵打仗的时候,军营里的一些后勤事务也会交给她们去做。
在那个时候,可不像后来这么开放,女子要是死了丈夫,想再嫁人是可以的。但好多这样的女子都会被街坊邻居冷眼相待,好多寡妇连最基本的生活都维持不了。这也是勾践会考虑(这方面事情)的一个原因。
而且,这些寡妇也得解决生理需求不是?待在军营里,最起码吃饭不用愁了,这对她们来说,也算是丧夫之后的一个落脚地了。
营妓的存在能满足将士生理需求,这样就能最大程度防止士兵强抢民女了,这对军队的影响那可太大了,都不用多说。
二、改进越王勾践靠着自己厉害的军队,在跟吴王夫差打仗的时候赢了。夫差打输了以后就自杀了,勾践就当上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哪怕春秋都结束了,进入战国时期,再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一制度也一直传了下来,而且他们始终沿用勾践当年的政策,汉武帝这儿就不多说了。
他可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一位霸主。为啥他能在后人心里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就是因为他老是对外打仗嘛。汉武帝刚登上皇位没多久,就开始准备和匈奴打仗的事儿了,这战场一下子就从中原挪到边疆去了。这当中的艰难,以前那些战争可没法比。
汉武帝跟以往的那些君主没啥两样,他能依靠的也就是自家的军队。于是,汉武帝就在勾践以前设立的营妓制度上做了改进,还把这变成了一项制度,就称作“卒妻制”。
勾践之后,汉武帝做了不少改造。首先,对象就不一样了,以前是寡妇,可汉武帝把对象改成了罪臣或者俘虏的妻女。
汉武帝那也是个完全不讲理的人。那些罪臣可都是犯了杀头大罪的,他们的家人也在连坐范围里,就像那些犯了谋逆这种大罪的人的妻女。当然了,这些人进了军营之后,任务和以前的营妓是一样的。
除了让士兵们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之外,还得做些简单的后勤活儿。军队里虽然也有管后勤的人,但男女之间毕竟是有差别的嘛。而且,这个时候这些营妓还有一项特殊任务。大家还记得前面提到过,她们好多都是罪臣的家属吧。
这些女子打小就接受了特别好的教育,琴棋书画那是门门在行。所以,有空的时候,她们就得表演节目,好让将士们乐呵乐呵,解解闷儿。当然,不用讲大家也都清楚,这些女子在军营里的日子可不好过,老艰苦了。汉武帝之后,这个制度就一直传了下去,历朝历代都在用。
先不说拿今天的眼光去看了,哪怕就搁在当时,这些女子的一辈子那也老惨了。上位者的初心当然是好的,想着能把将士们的战斗力给提上去,可这事儿到了这些女子身上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她们基本上就没几个能得善终的。
要是她们所在的军队打了胜仗,那情况还能好点。可要是吃了败仗,她们就会被当成战利品给弄到敌方阵营去。当然了,运气好的话,要是敌军没有营妓,还能留她们一条命;运气不好,那就直接被干掉了。
当然,也许有人会讲,要是大军打了胜仗,她们的境遇是不是就会改善点儿?可都已经打赢了,又哪还会用得着她们?
军营里的生活消磨的不只是她们的身体,连精神也被消磨了。她们甚至都没法融入普通人的生活了。说起来好听,是为了国家,可实际上根本没人在意她们的性命。要是放到现在来看,这是违背道德、违背人道主义的事儿。
宋元两朝的时候,这种制度的弊端那是明摆着的。等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就下命令把这项制度给取消了。朱元璋在后世一直背着个暴虐的名声,可咱得说,他取消这个制度那真是做了件大好事。
结语勾践开始制定的这一项制度,一直延续到朱元璋废除的时候,差不多有近两千年。在这两千年里,那些女子拿自己去换取国家的希望,可在历史的长河里,她们却没留下啥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