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年在成都展听了AFUL这个品牌的各类产品,可以说Performer系列的两款是我目前听下来是我双双都很满意的型号。在这里我先表个态,如果你之前从来没有了解过AFUL这个牌子,那么我建议在入坑的时候直接选择Performer5 or Performer8,价位有所不同、但是音色高度近似且并非就是贵的就一定适合你,所以这篇文章一次把两个产品的声音素质和个性表现阐释清楚。
首先说说我对这个品牌的初印象,以及我对这个他们更改认知的转折点。在第一次和AFUL品牌的工作人员交流的时候,一位姐姐很热情地向我介绍他们的研发能力、创新技术、以及和中科院的种种关系,但我当时对于他们的成品表现倒不算满意。作为发烧友来说,我认为这个群体是一帮“唯结果论”的人,除了一些极端的曲线党和科Hi党,我相信大部分人更在乎实际听起来怎么样、而不是你使用了多少个单元、多少种技术。在今年的成都展上,他们发布了全新的Performer系列,我虽因病缺席了发布会,但在展位上也好好听了一番,不论是Performer5还是8(以下用P5和P8来代替),都可以说是同价位的精品之作,我甚至认为该系列两款产品在某些方面是高于Band系列的存在。
在产品定位方面,P5和P8分别为1399元和2399元,二者的外形、声音风格都非常相似,但在素质表现、能量分布上有所差异化,单纯从性价比的角度来说,大部分时候当然是越便宜越谈得上性价比,尤其是P5在中频的部分在很多人眼里也许甚至是超越P8的存在(具体原因到声音描述的部分再揭晓),但我反而认为,P8是一个2K价位现阶段综合水准极高、声音修养也甚至超越自家Band8的东西。
开箱就不细讲了,其中P8标配了一个比P5更好的皮质收纳盒,二者在腔体外形和面板设计上都是相似的,也算是从Band系列上继承下来的外观,P8的表面有着更加深邃的纹理质感,而P5则红的更加明艳、在色彩的层面更惹眼一些。佩戴方面,P系列在类公模的产品里算是佩戴优化得非常好的那类,不仅体积小巧、而且有很好的贴合度与良好的导管深度,甚至能够适配女生的耳型。线材方面官方没有什么资料,总之就是0.78的插针,柔软度做的很好、易于收纳。
在产品使用的核心技术方面主要分为这么几块,首先是他们引以为傲的RLC网络分频技术,对应的当然就是所谓传统分频。而何谓传统分频,其实就是电阻电容之类的老办法,而RLC网络分频则可直接作用于单元发声频段,有效克服单元固有共振带来的尖峰,主要体现在高频的部分能够带来更加顺滑圆润的听感。而事实上AFUL作为以动铁产品为核心的品牌,不论哪一款耳机确实都有着很平滑细腻的高频响应。此外,随着3D打印技术和精度的提升,现阶段P系列的耳机内部的导管长度可以达到0.1mm的精度,达到相位时间的最准确计算、减少误差,结合高低频的平滑滤波器,得以实现全频段更好的音色一致性和听感层面的“衔接流畅”。此外,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动圈耳机“久听不累”和动圈单元所需要的泄压口息息相关,但AFUL在耳机内部也打造了3D气压平衡技术,让多余的耳压能够排出耳机、减少听觉疲劳,一定程度上也有对听力的保护。
按理说,我应该先从便宜的P5开始写起,但我想先聊聊P8。
P8是一圈七铁的结构,那如果你非常在意“账面性价比”的话,这应该是拉满了吧?我认为P8这个型号和整个AFUL系列的别的型号、包括更高定位的Band系列都是有所不同的,这是一副声音的“HIFI性”更好、更具备优秀的器乐表现、尤其是古典现场表现力的塞子。首先,它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动铁声,但“典型动铁声”在我这里其实是个褒义词,它意味着超高的全频段密度、声音是具备力量感的,这里的力量感指的还并不是大动态,而是声音足够的饱满、延展的够开、结像也很结实清晰有力。如果往细了去说,P8的低频足够的沉、高频也有很好的延展度和发散感,是那种有余韵、又干净的表达,声音的密度能够让结像的呈现更为真实可信、声音的形体是较为鲜活有感染力的。也许是得益于RLC分频技术的影响,P8的高频确实足够的顺滑、流畅,而且是那种没有削弱细节和锐度的流畅,总体而言,P8几乎没有什么“HUFI感”,但又不会显得数码声,光是做到这一点,已经超越了绝大部分的多动铁产品。
对于这颗动圈单元的应用,我认为AFUL在调教方面还是相对保守的,因为它的中高频结像形体较精致、尤其是人声的口型还蛮小的,所以如果大胆激进地把低频的肉感和冲击力完全释放开,就会有一种低频拖沓、下盘太肥硕的感觉,这也是许多早期圈铁型号的通病。P8的低频部分具备低频单元应有的氛围、相对圆润饱满的结像,但又兼顾了多动铁产品的优秀瞬态和细节响应,虽然极低频的部分谈不上给的多深,却已经是你能在2K价位听到的在素质和听感方面做到高度平衡的典范了。
在人声的部分,P8没有明显的男女倾向性、总体是较为平衡润泽的,非要说强项的话我认为是那种偏圆润、声音颗粒感不粗的声线会更好听,比如它听一些常规的亚洲系流行会稍好于欧美、以及爵士类的嗓音,因为它的人声颗粒感比较少、声音更趋向于平滑而不是去雕刻一些声线锐度,在听Adam Levine的时候会觉得他人声的骚劲不够,但如果是听听林俊杰、徐佳莹,则可以用毒人来形容了。但对于一些纯流行党而言,P8的最大问题是人声不够近、口型不够突出、结像形体不够丰满,单纯从素质的角度来说,这三个问题并不是问题,只是耳塞的调教倾向罢了,但我在这里打赌,肯定会有人在那边说“P5比P8强”,因为在2023年,依然不乏许多发烧友把人声的“近”=“好”。
那么P8比P5真正强的地方在哪里?
首先,可能不仅仅是比P5强,而是甚至比Band系列都要明显优秀的地方在于,P8具备非常优秀的空间开阔度,而且是那种纵深、以及纵向的高度都很好的那种。还记得我在第一次听Band5和Band8时,我就表示过这两副塞子如果拿来听古典、或者Live现场,会给人一种天花板不够高的感觉。但P8的空间感能够非常优秀的还原出音乐现场的XYZ轴,不论是低频结像、声浪的下置感还是混响形成,还是前后声音的层次感,都是超越了2K价位的常见水平,尤其是在前端设备够好时能具备越级的潜力。
写到这里,P5是一个什么样的声音,就容易描述很多了。
虽然一圈五铁的P5在单元数量上少了两颗,但它总体把能量感平衡得不错。有时候,加法还真不如减法,就比如我从来都认为W80不如W40、W60的声音协调,因为他们在单元数量和不同频段的调整耦合之间没有做好匹配,从P8到P5,绝不仅仅是砍掉两颗单元那么简单,在声音的协调性方面绝对是需要下一下功夫的。
我在这里先给出关于P5的第一个结论,就是单听流行人声的用户们,你可以考虑减钱买P5、也不必把P8当作你的升级目标,说白了就是优先买P5。首先,关于前文提到的关于P8的优点,P5不能说全有,但人声的地方是全有的,优秀的男女声平衡度、润泽感,而且P5的人声比P8更近、声音更暖厚一点,可以说是一个更具备感染力的声音。同时,P5的高频削弱了一些攻击性、有一丢丢的HUFI感,是那种为流行声服务的、无功无过的不抢戏的高频,也营造了总体相对柔和耐听的表达方式。
低频的部分可以说是有得有失,P5的低频和中频部分是比较协调的,意味着它在低频的部分也增加了一些厚度和结像的肉感来让整体的下盘更加稳当,但P5的低频稍稍牺牲了一些透明度,我个人并不认为是发闷,而是有一些能量淤积起来的处理,导致它在混响出来的时候会显得声浪拥挤了一点、不如P8那么漫的开,也自然就不如P8的低频那么干脆利索。但从低频的打击感、动态方面去衡量的话,P5的低频素质也算是比较过关的那种。在声场方面,P5的边缘比P8要清晰、声场偏向有一定的包围度而非开阔感、声场的高度也像Band系列稍矮了一点,在听常见的由录音室产出的流行曲目时,能够让你把听感更集中在人声的情感和低频的节奏感上,所以从三频的调教方向、流行的表达方式来说,P5和P8确实有着显著的区别。
在写P系列的文章过程中,AFUL官方的小尾巴也随之问世,采用了AK4377这个容易做出韵味、指标也不低的经典型号两个型号。P系列本身并不难推,是那种阻抗不过低、但是灵敏度又比较高的型号,比较容易用低端播放器就推出一个素质、控制力俱佳的声音,更别说官方套装的加持了,不论是视觉还是搭配层面。
但在总结的部分我还是“打个弯”,我并不认为P8的流行表现比P5差,因为我从来不是很在意人声距离的远近、我也很喜欢听一些具备优秀录制水平和编曲较为复杂的流行人声、包括爵士和民谣曲目,尤其是在民谣的录音里,低频的部分还挺容易“溢出”的,这方面P8会有更好的控制力。所以,我的想法是,官方虽然在定义上把P5定义为流行、P8定义为全能,但P8本身也是一个非常好听的、大众向的流行塞,只是它不符合许多人对“贴耳”的需求罢了。1399和2399元的售价,差价确实蛮大,所以从声价比的角度来说自然是P5更高,但P5所处的价位其实是更卷的,我反倒是认为P8在2K这个档位确实具备超高的综合实力、也在竞品面前更加能打。总之,Performer系列虽然并不是AFUL家最贵的产品,但在声音修养方面我看到了他们调音的进化、以及进一步在红海的HIFI行业中具备了站稳脚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