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5 月 25 日,一场因欠款引发的冲突打破了日常生活的平静。当天,周女士向好友齐某某追讨欠款,然而双方沟通并不顺利。在协商无果后,周女士决定先行离开。当她途经齐某某朋友身旁时,齐某某突然冲上前,将周女士推倒在地。周女士重重摔倒,头部和腰部受到撞击,身上多处受伤。现场一片混乱,周围人纷纷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震惊。
事发后,周女士被紧急送往朝阳区东坝医院进行救治。经医生仔细检查与诊断,确定周女士头皮挫伤、腰部损伤、双肘擦伤,骶 3骨裂待除外。此次受伤给周女士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身体和精神都遭受重创。随后,在派出所的指定下,周女士前往北京中衡司法鉴定所进行伤情鉴定。鉴定结果显示头皮挫伤为轻微伤,尾椎骨裂当时并未进行伤情鉴定。在此后的日子里,周女士持续在东坝医院及朝阳医院进行治疗和复查,漫长的治疗过程让她苦不堪言。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2023 年 8 月 17 日,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给予齐某某行政拘留 5 日并处罚款 200 元的行政处罚,对其伤人行为予以惩戒。
待身体逐渐康复,周女士为维护自身权益,向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齐某某赔偿医疗费 13108.2 元、住院伙食补助费 1200 元、营养费 6000 元、护理费 3000 元、误工费 21000 元以及交通费 395.33 元,以弥补此次事件给自己带来的经济损失。但由于周女士没有正式工作,只是偶尔从事小时工且无法提供工资条作为收入证明,2025 年 1 月 23 日,法院判决书下达,最终只支持赔偿医疗费 13108.2 元、住院伙食补助费 200 元、营养费 3250 元、护理费 3000 元以及交通费 395.33 元,并未认可周女士的误工费诉求。
面对这样的判决结果,周女士感到无比委屈和失望。她委屈自己遭受了无妄之灾,失望于法律未能完全支持自己的合理诉求。她坚称,虽然自己没有正式工作,但一直通过辛勤劳动获取收入,受伤期间无法工作,收入锐减是不争的事实。如今判决中未包含误工费,这对她来说极不公平。周女士表示,她绝不放弃,希望能够重新判决,让自己得到应有的赔偿,拿回属于自己的合法权益。
周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它是社会矛盾复杂性的一个缩影。在日常经济往来中,债务纠纷屡见不鲜,而一旦矛盾激化,往往会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这背后不仅是个人诚信的缺失,更是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的短板。像周女士因无正式工作证明而在误工费索赔上受阻,凸显出灵活就业群体在权益保障方面的脆弱。我们的社会正处于多元化发展阶段,如何构建更加公平、高效的矛盾解决体系,如何在法律层面给予各类劳动者平等的保护,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从这起事件中汲取经验,让公平正义在每一个纠纷处理中得以彰显,避免更多人遭遇周女士这样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