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曾说: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干涉。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如同刺猬,如果在交往中过于亲密,不尊重彼此的边界,就会刺伤彼此。
《道德经》上说:识人者为智,识己者为慧。
真正的智者,都明白修人不如修己,从而专注于自我成长,不过度涉足他人的人生轨迹。
管好自己,莫渡他人
白马寺中有一副有名的对联:“天雨大,不润无根之草;道法宽,不渡无缘之人。”
要知道人生于世,各有其轨,各有其命。我们,又怎能强求他人依己意而行呢?
庄子曾讲过一个关于影子的寓言。
影外微阴问影子:“刚才你行走,现在又停下;刚才坐着,现在又站了起来。你怎么没有自己独立的操守呢?”
影子回答说:“我是有所依赖才这样的吗?我所依赖的东西又有所依赖才这样的吗?我依赖的就像蛇腹下的鳞片、蝉的翅膀吗?我怎么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我又怎么知道为什么不会这样!”
听起来很绕口,其实道理很简单,世间万物都有其自身的依存与发展规律,就如天上星辰,各自沿着既定轨道运行,我们不应该强行去改变或干涉。
弘一法师曾说过:“不参与他人的因果,不扰动他人的气数,否则,损耗的是自身。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人生在世,我们常常容易以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他人,试图纠正他人的行为与思想。但正如《论语》所言:“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与其执着于改变他人,不如专注于自我提升。
欲做之事,无心为之
真正的智慧,应该是心存天道,又能随遇而为,这样才能自在地游刃于人世间。
真正的慈悲,也不是强行拉着别人脱离苦海,而是要顺应天道,让人和事物能够自然发展。
张大千名满天下,他有位好友痴迷绘画,但始终没有进步。这位朋友听闻张大千的盛名后,便频繁登门,恳请张大千直接帮他在画坛崭露头角,甚至期待张大千可以直接修改他的画作拿去参展。
开始时,张大千将自己画技倾囊相授,可是好友却难将所学与己绘画相融,依旧墨守成规。
张大千慢慢意识到,绘画之道,贵在个人的领悟与修炼,旁人过度的助力可能会扰乱他个人探索的节奏。
于是,他转变方式,不再直接指导,而是引导朋友走进大自然,去感受山川河流的雄浑壮阔,去聆听花鸟鱼虫的细语呢喃,去触摸草木土石的纹理质地。
改变方法后,好友自己开始了探索,他在自然中汲取灵感,在古画里寻找启示。经过数年的潜心钻研,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在画坛站稳了脚跟。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给孩子们安排满满当当的辅导班,按照自己的规划为孩子铺设未来的道路,明面上为孩子做到了一切,实际上却会忽略了孩子的兴趣和天赋,罔顾了孩子内心的声音,真是舍本’之失。
列夫・托尔斯泰所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规律,如果你想帮助他人,就请不要打乱他的节奏。”
我们在对待他人时,重要的是尊重其发展节奏与自我选择,而非过度干涉。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对于他人的人生,我们应怀着尊重与理解,无需过度干涉。
祝福我们,成为各自心中的花,吸引世间一切美好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