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大将薛仁贵曾杀害13万铁勒人,纳铁勒公主为妾,却活到了70岁

咕了个鸽子 2025-02-21 08:09:00

大家应该对薛仁贵这个名字都不会感到陌生。为啥这么说呢?主要是因为他的儿子薛丁山那可太出名啦,就因为薛丁山名气大,结果连带他的父亲薛仁贵也跟着被广大民众所熟知了,成了大家都知道的一位名将呢。

大家知道吗,薛丁山其实是虚构出来的人物哦。不过呢,薛仁贵可就不一样啦,那可是在贞观末年实实在在存在的一员猛将。而且,他还是承蒙李世民亲自提拔,才得以崭露头角的呢,在当时那可是相当厉害的人物哟。

大家知道薛仁贵究竟立了怎样的功劳,才使得李世民将他提拔为大将的吗?而且,在薛仁贵被提拔成为大将之后,他又都做过哪些事情呢?

从小兵到将军

拿破仑曾经有这样一句名言,他说,一个士兵要是不想着去当将军,那可就不能算是一个出色的好士兵哦。

薛仁贵出身寒门,只是一名普通的士兵。按常理来说,这样的出身想要当上将军那几乎是没什么机会的。可薛仁贵呢,他可没因为自己只是个士兵的身份就往后缩,躲在后面图安逸。相反,在战场上,他表现得极为勇猛,那可是毫不畏惧地与敌人厮杀。也正是凭借着这份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他成功地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得到了李世民的赏识呢。

薛仁贵第一次出名,其实是源于一场意外,而且当时他完全是迫不得已的情况呢。那时候的状况使得他不得不做出一些举动,结果就意外地让他出了名啦。

话说在跟随李世民出征高句丽的第二年那时候,薛仁贵呢,还仅仅是个没什么太大名气的战将哦。不过呢,那些和他关系很不错的人心里可都清楚得很呐,他们都明白,这薛仁贵绝对不可能是个普普通通的士兵,肯定是有着不一般之处的呢。

你瞧,单看他那身装扮,穿着白色的战袍,往那一站就很是显眼。而且,他还特别擅长使用方天画戟这件兵器呢。就从这两点来看,就能够知道,他可不是个普普通通的人呐,肯定是有着不一般的本事和来历的。

薛仁贵的身份只是一名普通士兵,按常理来说呢,是不应该享受到这样特殊待遇的。不过,好在他有一位上司叫刘君邛,这位上司对薛仁贵特别欣赏,觉得他是个可造之材呢。于是呢,刘君邛就特意去为薛仁贵找来了这些装备,这才让薛仁贵有了不一样的情况。

刘君邛的官职仅仅是个郎将罢了,要知道,郎将在当时也是得奔赴战场去和敌人厮杀作战的。处在那样的情境下,刘君邛心里自然是盼着能有个本领高强的人时刻在身旁护卫自己,好让自己在战场上多一份安全保障呢。而薛仁贵呢,恰恰就是被刘君邛给看中的这么一个人,就如同是他专属的“保镖”一样,刘君邛指望着薛仁贵凭借其出众的能力护自己周全。

必须得承认,刘君邛这人的眼光着实是很不错的呢。他挑选的那名保镖,那可真的是物超所值,完全超出了原本预期的价值呢。

在辽东那片战场上啊,高句丽的军队其实实力也不容小觑呢。就说当时李世民带领着唐军出征吧,那确实是打了一场又一场的胜仗,战绩相当辉煌。不过呢,打仗毕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即便唐军取得了诸多胜利,可也还是有损失的。要知道,每一个士兵那可都是活生生的人呐,他们的生命同样无比珍贵,哪怕只是牺牲了一个士兵,那也是让人痛心的损失啊。

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刘君邛不幸遭遇了敌人的重重包围,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他被困在其中,完全没有办法突围出去。而在敌人的不断攻击之下,他只能无助地看着身旁的同伴们一个接着一个地倒下,那种眼睁睁看着却无能为力的感觉,实在是让人揪心不已。

话说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刘君邛眼看就要被敌军杀害了。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呢,敌军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声震天动地的大吼。他们赶忙扭头看去,只见有一位身着白袍的小将,就那么单枪匹马地朝着这边迅猛地杀了过来。仔细一瞧,这位英勇无比的白袍小将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薛仁贵呐。

要知道薛仁贵就只是孤身一人罢了,可他身上散发出来的那股气势,简直就像是带着千军万马一样,那种强大的气场让所有人都心生畏惧,根本就没人有胆量敢站出来阻拦在他的前面。

这可不是毫无根据的乱说。想当初,关羽单枪匹马朝着颜良猛冲过去,然后一下子就把颜良给斩杀了。就在那个时候,那些河北军的将士们,居然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阻拦关羽呢。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那些士兵们,别说去阻拦了,反而是一个个都赶紧躲避开来。这么一来,就等于是主动给关羽让出了一条路,于是关羽就能够毫无阻碍地径直朝着颜良所在的地方冲了过去。这整个过程,就如同人们常说的那句“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一般,那气势、那场面,真的是相当震撼呢。

薛仁贵面临的情况便是如此,不过呢,这一回他可不是去做杀敌的事儿,而是去救人呢。只见他毫不犹豫地就冲了进去,这一下可把敌军给吓得够呛,敌军们顿时慌乱起来,纷纷四散逃命去了。而被困在里面的刘君邛呢,趁着这个难得的好机会,奋力杀了出来,随后便和薛仁贵一起,迅速地撤走啦。

在经历了这一场战役之后,薛仁贵可就在军队里面声名远扬啦。经过这一战的表现,他的英勇事迹、卓越才能都被大家看在眼里,很快就在军中传开了,大家都知道了有这么一位厉害的人物。而这事儿呢,自然也传到了李世民的耳朵里,就这样,李世民也就对薛仁贵有所了解啦。

在那之后,李世民做出了新的作战部署,他指挥着大军分散开来展开进攻行动。而李世民自己呢,则是站到了一处地势较高的地方,从那里可以将整个战场的局势尽收眼底。就在这时,令人惊叹的一幕出现了,只见有一位身着白色战袍的年轻小将,一边口中大声呼喊着,一边毫无畏惧地朝着敌方的阵地径直冲了过去,那气势仿佛周围的敌军都不存在似的,就如同进入了一个没有人防守的区域一般,轻松自如地在敌阵中穿梭着。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敌军一听到相关的风声,就被吓得胆战心惊,完全没了抵抗的勇气,于是纷纷朝着后方逃窜而去。而唐军呢,抓住了这个绝佳的机会乘胜追击,在这场战斗中获得了极大的胜利,差一点儿啊,就把敌军给全部歼灭了呢。

话说李世民在亲眼目睹了薛仁贵那极为勇猛的表现之后,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就仿佛一下子穿越回了自己年轻的岁月,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曾经尉迟恭、秦琼、程咬金等一众猛将在战场上奋力厮杀的一幕幕场景。那些画面是如此的鲜活,仿佛就发生在眼前一般。李世民沉浸在这些回忆当中,心中感慨万千,不知不觉间,眼眶里就盈满了热泪,顺着脸颊缓缓滑落下来。

在那场战斗落下帷幕之后,李世民特意亲自召见了薛仁贵。当时的薛仁贵还只是一名普通士兵呢,可李世民慧眼识才,当场就把他从士兵的身份大力提拔起来,任命其为游击将军。之后,众人返回长安。这一回,李世民又做出了一个安排,他把薛仁贵调进了皇城之中,并且赋予了他一项重要职责,那就是让他负责镇守玄武门,足见对其的信任与器重。

三箭定天山

在对高句丽发起进攻之时,李世民已然年逾五十了。要知道,人生岁月有限,也就没过几年的工夫,李世民便驾崩离世。而在他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之际,心里还始终惦记着一件极为重要的事,那就是要给儿子留下一些能够值得信赖、可以倚重的人。在这些人当中,就有一位非常出众的,他便是薛仁贵。

李世民曾经把薛仁贵单独叫到跟前召见他,然后和他说了好些推心置腹的话语。这一番举动,其实就意味着李世民要把一些十分重要的任务交代给薛仁贵去完成啦。

李世民当时对薛仁贵讲道,想当年跟着他一同四处征战的那些将领们,如今都已经上了年纪啦。他有心要提拔几个年轻有为的人,可谁能想到呢,居然一个能担当起重任的都找不出来。不过好在呢,在辽东战场上,他发现了薛仁贵。李世民还说,辽东那场战斗取得胜利,其实他并没有因此而有多高兴,可真正让他满心欢喜的,是能够得到薛仁贵这样的人才啊!

在那个封建时期,有个孩子,他家境贫寒。这时候呢,皇帝居然对这个孩子说了那样一番话。大家想想,对于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来说,能得到皇帝的话语垂青,那心里得多激动,根本就抑制不住这份激动之情,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呢。

可以想象,他在心中已然暗暗起誓,这辈子必定要全心全意为大唐奉献一切,哪怕是面对极其艰难危险的情况,比如要去攀爬那险峻无比的高山,要去涉足那波涛汹涌的大海,也绝对不会有丝毫的退缩与迟疑,定会勇往直前。而对于薛仁贵来说,他所面临的那种艰难险阻的情境,准确来讲,应该说是“上天山,下水海”这般程度呢。

在李世民驾崩之后,皇位便由李治继承了。刚登上皇位那会儿,李治对薛仁贵并不了解,压根就不知道薛仁贵其实是一位极其勇猛的将领呢,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给予薛仁贵重要的职位,让他得以充分施展才能。然而,事情在后来发生了转机。有一次,遭遇了严重的洪灾,在应对这场洪灾的过程当中,薛仁贵的表现那可真是相当出色,他的英勇、果敢以及处理危机的能力全都展现了出来。也正是通过这次洪灾事件,李治这才猛然发现,原来薛仁贵就如同一块被深埋在土里、一直没被人发现的真金一般,有着非凡的才能,之前可真是埋没他了。

在李治登基之后的第五个年头,发生了一件极为惊险的事情。那时候,天空中降下了如注的大雨,而且这雨势凶猛且持续不停,没多久便引发了山洪暴发这样可怕的状况。那奔涌而下的洪水,如同脱缰的猛兽一般,气势汹汹地朝着皇宫的方向席卷而来,一时间,皇宫的处境可谓是危在旦夕,仿佛下一刻就会被那汹涌的洪水所吞没。而在皇宫负责镇守玄武门的那些士兵们呢,他们远远地就瞧见了那从远方奔腾着、呼啸着奔涌而来的大水。那大水来势汹汹的样子,可把这些士兵们给吓坏了,他们一个个都惊恐万分,完全没了平日里守卫皇宫该有的镇定,慌慌张张地就全都逃走了,只留下那空荡荡的玄武门,以及正面临着巨大威胁的皇宫。

然而,薛仁贵并没有选择逃走。不仅如此,他还严厉地斥责了那些胆小怕事、贪生怕死的人。随后,薛仁贵登上了较高的地方,竭尽全力地朝着皇宫的方向大声呼喊示警。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一番举动,李治才获得了逃走的机会,得以脱身。

大水消退之后,李治紧紧拉住薛仁贵的手,十分感慨地说道:“一直到了今天这一刻,我这才真正明白,原来在我身旁,始终有一位极为忠诚的大臣呐!”说完这话,李治当即赏赐给薛仁贵一匹御马。在此之后,也正式开启了让薛仁贵奔赴战场、征战杀敌的安排呢。

话说在七年后的时候,李治做出了一个举动,那就是将年号改成了“龙朔”。而非常凑巧的是,恰恰就在这同一年,唐朝有一个盟友,也就是回纥部族,发生了一件大事,他们部族的首领去世了。要知道,这位去世的首领呢,一直以来和唐朝的关系是很不错的,双方相处得挺和睦。不过呢,在他去世之后,接下来新上任的首领可就不好说了,能不能像他一样获得唐朝的信任,那还真不一定呢。

以前啊,回纥和大唐的关系那可是相当不错的,双方交好。在那段时期呢,大唐出于这份友好情谊,给予了回纥诸多的帮助,方方面面都没少照应着他们。可谁能想到呢,随着时间推移,如今的回纥已然发展成了一个很厉害的部族啦。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居然联合起周边的一些小部落,掉过头来反抗唐朝了,全然不顾之前大唐给予他们的那些帮助。

回纥发出号召后,一共有八个部族对此作出了响应。当这八个响应的部族与回纥加在一起时,总共便形成了九个部族,它们合称为“九姓铁勒”,人们又常常将其简称为“铁勒”。

话说李治当时下达命令,派遣军队出战铁勒,而薛仁贵呢,在这支远征军当中担任副将一职。当他们一路行进,最终抵达天山这个地方的时候,就发现敌方早已摆好了阵势,一副严阵以待的模样,看这情形,接下来那肯定是要展开一场极为激烈、残酷的恶战啦。

然而,薛仁贵却没有丝毫的慌乱。瞧啊,只见他不紧不慢地拿出了三支箭矢,而后将其搭在了弓弦之上,紧接着,用力拉开弓弦,瞄准敌军的方向,“嗖、嗖、嗖”,三支箭矢就如同流星一般朝着敌军飞射了出去。

只见他挽弓搭箭,接连射出三箭。这三箭如同长了眼睛一般,全都精准地命中了目标。刹那间,那三名敌军将领便在箭的冲击力下,身子一歪,应声倒下。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铁勒军个个都惊得瞪大了眼睛,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整个军队都陷入了一片惊慌失措之中。

要知道,那些小部落原本就是被强行拉来凑数的。实际上呢,他们打心底里压根就不愿意跟大唐作对,根本就没有和大唐为敌的想法。

他们亲眼见识到了薛仁贵究竟有多厉害,那厉害劲儿可把他们给镇住了。这不,一个个都纷纷从马上下来,选择投降了呢。您瞧瞧,投降的士兵数量那可真不少,足足有十三万这么多呢。

在当时,唐军的主将已然宣布即将进行撤退行动了。就在这个时候,薛仁贵站了出来,并且提出了一条建议。他所提出的建议内容是什么呢?就是要把那多达十三万的降卒全部都给杀掉,在他看来,绝对不能留下这些降卒,以防日后产生祸患。

薛仁贵觉得,那些人其实就是因为惧怕大军所形成的强大威慑力,所以才做出了暂时投降的举动呢。

当他们离开之后,那些铁勒人肯定是会再次发起反叛行动的。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那造成的损失可就相当大啦,后果会很严重呢。

据记载,薛仁贵从那些已经投降的士卒口中获知了一个情况,那就是还有一部分铁勒士兵逃跑了。得知这一消息后,薛仁贵反应十分迅速,他当即就带上骑兵出发去追赶那些逃走的铁勒人。在追赶的过程中,薛仁贵抓住了时机,成功抓到了许多铁勒人的家眷。

在军队当中啊,类似这样的情况其实是时有发生的。不过呢,从规定层面来讲,这种情况可并不符合相关要求。就因为这个,有那么一些心里头嫉妒薛仁贵的人,瞅准了这个事儿,就偷偷地向李治去打小报告了呢。

李治心里寻思着,薛仁贵那可是立了极大的功劳,就拿那么点东西,从情理上来说,似乎也并不过分呢。所以呢,李治最终并没有对薛仁贵加以责罚。

在后世人们看来,薛仁贵当时那么做,其实是有着特别的用意呢,就是想要通过自污名节的方式来保住自己的性命。要知道,在历史上那些功劳特别高,甚至都让君主感觉到有威胁的将领,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最后的结局可都不怎么美妙哦。而薛仁贵呢,他这么做显然是做对啦。你看,当时的皇帝李治对他很不错呢,一直善待着他。就这样,薛仁贵一直安安稳稳地活到了70岁,最后得以善终,也算是有个比较圆满的结局啦。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