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对叔叔说:你见我不用跪拜!叔叔临终前后悔:我不应该当真

咕了个鸽子 2025-02-20 15:48:45

在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里,皇帝那可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被称作九五之尊呢。要知道,皇帝说话得是一言九鼎才行,只有这样,底下的人才会对其信服有加。一般情况下,皇帝一旦做出了允诺,那基本上都是会去兑现的,很少会出现答应了却不照着做的这种状况哦。

大家都知道,皇帝拥有极大的权力。在很多事情上呢,只要他不想去做,那完全是可以不答应的,毕竟他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嘛。不过呢,有时候也得明白,皇帝所说的一些话可不能太往心里去,太当真哦。为啥这么说呢?因为皇帝也常常会说一些场面话,这些话可能只是在特定场合下说说而已,未必就一定会去兑现呢。

在清朝时期,有一位雍正皇帝的十七弟,名叫允礼。他,可算是深切体会到了某种无奈,因为他这一生的命运走向,居然就因为乾隆皇帝的一句场面话而发生了巨大改变,甚至可以说是就此被毁掉了呢。

人们不禁会好奇,乾隆皇帝究竟和他的十七叔说了些什么?还有哦,允礼到底做了什么样的事情,以至于惹得乾隆皇帝心里头不高兴了呢?那最后,乾隆皇帝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去对待允礼的呢?

辅政大臣

在雍正皇帝正式登上皇位之前,那可是经历了一番不小的波折呢。当时,他和自己的好几个兄弟之间,展开了一场竞争极为激烈的皇位争夺战。各方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争斗中,使出了浑身解数,都想着能够最终夺得那至高无上的皇位呢。

康熙年间,当时所立的太子行为很是失德,老是干出一些让人瞧不起、不齿的事儿来,完全没有身为太子该有的风范和样子呢。就因为这样,康熙皇帝最后干脆一狠心,直接把他的太子之位给废掉啦。之后呢,康熙就想着从其他的皇子当中再挑选出一位合适的人,来担当未来继承大统、成为皇帝的重任。

要知道,继承皇位可不是像分一块糖那么简单轻松的事儿。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亲兄弟之间,也得讲究个谦让呢。可别小瞧了这皇位继承,它往往会变成一件特别容易让亲兄弟之间感情破裂,甚至反目成仇的所谓“好事”,实际上这里面的纷争可多着呢。

雍正皇帝为了能够登上皇位,那可是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要知道,在争夺皇位这件事儿上,他可不是唯一的角逐者,其他那些竞争对手们一个个也都不是好惹的,全都不甘示弱呢,大家都对皇位虎视眈眈,使得这场皇位之争格外激烈。

然而,最终在这场角逐当中,取得胜利的是雍正皇帝。待他成功登上皇位之后,那些曾经与他竞争皇位的对手们,可就陷入了极为悲惨的境地。

在清朝康熙皇帝驾崩之后,皇位的继承引发了诸多纷争,其中和后来继位的雍正皇帝争得最为激烈的当属“八爷党”了。这“八爷党”以老八胤禩为首,他们在争位过程中可是使尽了浑身解数,和雍正那是针锋相对,互不相让。然而,雍正最终成功登上了皇位。可上位之后呢,形势就对“八爷党”大为不利了。这不,还不到两年的时间,老八胤禩就遭遇了极为悲惨的命运,他莫名其妙地死在了宗人府的监狱里头。这宗人府本就是管理皇室宗亲事务的地方,老八被囚禁于此,最终不明不白地离世,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而和老八一同参与争位、同为“八爷党”重要成员的老九胤禟,他的下场也好不到哪儿去,同样是落得个极为凄惨的结局,情况和老八差不多呢。

实际上,老十四一直以来可算是雍正心里的一块心病呐。为啥这么说呢?要知道啊,这雍正和老十四胤禵那可是一母同胞,都是同一个妈生下来的。就因为有着这么一层亲骨肉的关系在,所以哪怕老十四的存在让雍正心里头挺犯嘀咕的,可雍正到底还是狠不下心来对他下手。

雍正皇帝在对待敌人方面,手段可以说是颇为狠毒的。一旦认定谁是与自己作对的敌人,那他往往会采取极为严厉的措施去对付,毫不留情,让那些敌人难以招架。不过呢,要是说到对自己人,雍正皇帝的表现可就大不一样啦。他对身边亲近的、属于自己阵营的人,那态度是相当不错的,会给予关照、信任以及诸多的好处呢。

有这么一个人,他的十三弟常常被大家开玩笑似的称作“常务副皇帝”呢。为啥会有这么个称呼?这是因为老十三胤祥,就如同雍正皇帝身边极为得力的秘书一般。在很多事情上,他都给雍正皇帝帮了大忙,忙前忙后,不辞辛劳。可也正因如此,长时间的劳累过度,让他的身体出现了状况,患上了一种特别严重的病症,最后很可惜啊,年纪轻轻就离世了。

在允祥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之际,他给四哥留下了几句话,而这其中就提到了允礼。要知道,允祥心里很清楚,他这位四哥的性格有些特别,甚至可以说是比较古怪的呢。四哥往往除了身边那几位极为亲近的大臣之外,对其他人几乎都抱着不太信任的态度。

在那个时候,他心里清楚,自己一旦离世,恐怕诸多事务就都得雍正帝一个人扛着了。雍正帝平日里政务繁忙,已经十分劳累了,他实在是心疼啊。所以呢,为了能帮雍正帝分担一些,也好让他别那么操劳辛苦,胤祥经过慎重考虑,就向雍正帝举荐了老十七允礼,想着允礼或许能在诸多事务上助雍正帝一臂之力呢。

在清朝康熙年间那场激烈的“九子夺嫡”大戏上演之时,老十七的年纪着实还小呢。因为年龄的缘故,他根本就没能够参与到这场争夺皇位的残酷争斗当中去。而后来雍正帝登上皇位之后,对于这个弟弟呢,一直是采取无视的态度,仿佛这个弟弟在他眼里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就这么被雍正给晾在了一边儿呢。

要知道,毕竟那是自己的亲兄弟。胤祥心里觉得,这个弟弟允礼如今的新哥哥,也就是后来要接替自己位置的人很不错呢,平日里做事十分能干。所以,在自己得病之后的这段日子里,胤祥就一直在有意识地对允礼进行各种锻炼,在他看来,让允礼来接替自己那无疑是最好的安排了。

在老十三离世之后,雍正皇帝慎重地考虑并采纳了老十三生前留下的意见。随后呢,就把老十七调到了自己的身旁,安排他协助自己处理诸多事务,以便能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呢。

大家都知道,在清朝有个“九子夺嫡”的事件,这事儿之后留下了一些影响呢。就说允礼吧,因为这场激烈争夺的“后遗症”,他在朝中处理政事方面并不是很擅长哦。允礼,和雍正皇帝的三哥挺像的,他们俩都属于那种一心扑在做学问上的人。而且,这位被称作老十七的允礼还有个厉害的本事,那就是他精通外语呢。

要知道,雍正皇帝看到允礼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色,所以就又交给他一项重要任务,那就是去处理朝廷和少数民族之间相关的诸多事务呢。而允礼面对这样的工作安排,干起来那可真是顺顺利利的,就好像他天生就擅长做这类事儿一样,处理起来特别得心应手。

话说雍正皇帝,心里一直盼望着自己的儿子日后能够成为一位出色的皇帝呢。为此,他可是费了不少心思,特意给儿子们安排报了许多各式各样的“兴趣班”哦。在这些“兴趣班”当中,有一个“苗疆事务班”挺特别的。而这个“苗疆事务班”的老师呢,正是允礼来担任的。

在清朝的历史进程中,有一个年份颇为关键,那就是雍正十三年。而这一年,正是雍正皇帝离世的年份。

在五月底的时候,苗疆那边出现了动乱的情况。这时候的雍正皇帝呢,心里觉得这恰好是个很不错的时机哦。于是,他就下达了一道命令,让当时还没有继承皇位的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啦,去拜访他的十七叔。而且呢,还吩咐弘历要跟着十七叔好好地学习一番,学习什么呢?就是该如何去妥善地应对苗疆所发生的那些事务。

宝亲王弘历在学习的时候那可是相当认真,而允礼呢,同样也是极为认真地在教导着弘历。就这么一来二去的,通过这教与学的过程,两人之间的关系逐渐发生了变化,变得比之前要亲密许多啦。

话说在当年的八月,弘历正跟着允礼一同处理各项事务呢,就在这时,只见宫中的大臣神色匆匆地前来禀报,说是雍正皇帝驾崩了。这消息可太突然、太重大了,弘历和允礼听闻后,一刻也不敢耽搁,赶忙心急火燎地往皇宫方向赶回去。等他们回到皇宫之后,就见朝中的诸位大臣已经齐聚一处,随后便当众宣布了雍正皇帝所留下的那份遗诏,而这份遗诏之前是藏在一块牌匾后面的呢。

在那份遗诏当中,所写内容包含了两件重要的事情。其一呢,就是明确了由宝亲王弘历来继承皇位,这可是关乎整个王朝未来走向的关键安排。其二呢,是关于任命几位大臣担任辅政大臣的事宜,而允礼就是被选中的大臣之一哦,他在这其中也肩负起了辅佐新君治理天下的重要职责呢。

实在人与场面话

话说在乾隆皇帝登基后的第二年,有这么一件事儿。当时啊,乾隆皇帝在偏殿里头召见了两个人,这两人是谁呢?一个是他的十六叔允禄,另一个则是十七叔允礼。要知道啊,依照那时的礼法规定,这两位虽说和皇帝有着亲属关系,但既然身为朝廷中的大臣,那么见到皇帝的时候呢,就必须得行跪拜的大礼。而这允禄和允礼两位皇叔,也确实是按照礼法的要求,规规矩矩地行了这跪拜之礼呢。

在当时的情形下,他们两个人,打心底里认为向皇帝行跪拜之礼那是再正常不过、天经地义的事儿啦。可让人没想到的是,乾隆皇帝呢,面对他们的跪拜,反倒感觉浑身都不舒坦,心里,就像是堵了一块大石头似的,别提多不是滋味儿了。

在那个时候,乾隆皇帝着手拟写了一道圣旨呢。在这道圣旨里提到,庄亲王以及果亲王这两位亲王,那可都是圣祖康熙皇帝的儿子哦。而且呢,他们还是刚刚驾崩的大行皇帝雍正的弟弟,从亲属关系来讲,那可就是乾隆皇帝他自己的亲叔叔呢。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有这么两个人呢,他们的辈分可是比乾隆皇帝要高哦,算得上是乾隆皇帝的长辈啦。按照人之常情以及当时的礼仪规矩来讲,这两个人在面对乾隆皇帝的时候,确实是不应该向乾隆皇帝行那种跪拜的大礼的。可能乾隆皇帝自己也觉得从情理上确实不该让长辈如此行礼,所以呢,乾隆皇帝就特别恩赐给他们一项特权,就是在他们上朝的时候,可以不用行跪拜之礼呢。

其实呢,这样的特权并非是毫无先例可循的哦。想当初,在乾隆皇帝之前,他的父亲雍正皇帝在位的时候,就曾经把这样的一项特权赏赐给了自己的十三弟,也就是胤祥啦。

大家知道吗,胤祥所得的那个病,发病的位置是在大腿根上呢。而且,不单单是胤祥得了这个病,就连胤祥的儿子,还有乾隆皇帝最为钟爱的儿子永琪,他们也都是因为这个病而离世的哦。

在那个时候,胤祥的身体状况特别差,差到什么程度呢?他连正常走路这件事都变得极为困难,根本没办法自己走着去上朝。所以呢,每天都得依靠别人抬着他,才能前往朝堂去处理政务呢。

要知道,当时是处于那样一种特定的情况。在那种情形之下呢,要是还非得让胤祥过来行跪拜之礼的话,这可真的是太说不过去啦,任谁瞧见了都会觉得于心不忍,觉得这样做实在不合适呢。所以,雍正皇帝就格外开恩啦,特意赐给了胤祥一个不用下跪的特权,如此一来,胤祥也就不用在那种情况下还遵循常规行跪拜之礼啦。

话说到了乾隆时期,乾隆皇帝居然直接赋予了他的两位叔叔特别的权限呢。他这么做,主要是想要展现出自己的高尚美德,可不是单纯为了去关照两位叔叔的身体状况哦。

在众人都充分见识到乾隆皇帝所展现出来的尊老爱幼的举动之后呢,就算是他的那两位叔叔,在乾隆皇帝面前那也依然是得表现得恭恭敬敬的。

乾隆皇帝当时确实讲过,让两位皇叔无需拘谨。不过呢,这也就是他嘴上那么一说罢了。要知道,在皇上跟前,那该有的恭敬态度还是得摆出来的,可不能真就因为皇上这么一句话,就失了分寸,该守的礼数、该表的恭敬那是一样都不能少的哦。

果亲王允礼没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这可就出事儿了,最后把乾隆皇帝给惹恼了,实在是挺可惜的呢。

积劳成疾

话说这一天,允礼和平常没什么两样,依照惯例去上朝啦。到了朝堂之上呢,已经特意为他准备好了一把椅子哦。只见他不紧不慢地走进那大殿之中,随后便以自己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一下子就坐到了那把为他备好的椅子上呢。要知道,从乾隆赐予他入朝可以不用行跪拜之礼的特权开始,到这个时候,也才仅仅过去了几个月的时间罢了。

就在这个时候,乾隆前来上朝了。他抬眼一望,只见大臣们都恭恭敬敬地在下面跪着,然而,允礼却与众不同,居然在椅子上安然坐着,并且连个招呼都不跟乾隆打一下。乾隆心里不禁想道:这也太猖狂了!

在当时那个场景下,乾隆可是当着众人的面就呵斥起了允礼呢。乾隆指责允礼,说他简直就是目中无人,居然连皇上都不放在眼里。也许是乾隆当时说的话太重了些,就这么一下子,直接把允礼给吓得够呛,只见允礼立马就从坐着的椅子上,“扑通”一声跪到了地上。

事实上呢,允礼表现出那样的傲慢姿态,并不是他有意为之。他是真真切切遇到了一些难题,存在着实际的困难情况,所以才会给人留下那样的印象呢。

在当初的时候,雍正皇帝把掌管朝廷与少数民族之间事务这项职责交给了他。这也就表明,他此后的工作安排里,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得常常到外地去出差呢。毕竟涉及到朝廷和少数民族之间的诸多事务,很多时候都需要他亲自前往外地去处理、去协调。

在过去那个时候,出差可完全不像如今这般方便,能有车接车送的待遇。那时候呢,出行条件有限,最多也就是靠马车来赶路啦。不过,有很多少数民族是居住在特别偏远的地方,那些地方的路况太差了,马车根本就没办法通行到达。所以呢,允礼在出差的过程中,就常常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双脚,去徒步翻山越岭,克服重重困难前往那些偏远之地呢。

结果就是他得了很严重的脚方面的疾病,平常走路的时候呢,脚就会疼得厉害。要是情况更严重些,那就连地都下不了啦,只能躺在床上或者坐在那儿,行动起来特别不方便呢。

在某天的清晨时分,允礼经历了一件颇为不顺心的事儿,那就是被乾隆给狠狠训斥了一顿。这一顿训斥可把允礼弄得心里七上八下的,思来想去之后,他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向乾隆递上了自己的辞职信呢。在辞职信里,允礼言辞恳切地说道,自己这身体实在是不行啦,已经患上了疾病,身体状况欠佳,所以,往后是没办法再继续为朝廷贡献自己的那份力量,履行相应职责啦。

乾隆自己后来也察觉到做得似乎有点过分了。这不,他就带着人去探望允礼了呢,前前后后还去了好几次呢。他心里,是想着让允礼能够再次出来担任官职的。可那时候的允礼情况很不好,脚都没办法沾地,身体状况这么差,要是让他出来当官,那可真的是太难为他啦。

话说允礼在家里调养身体好些年之后,时间来到了乾隆三年。这一年的二月初二,可是个特别的日子,民间俗称“龙抬头”呢。就在这一天,允礼的人生走到了尽头,他的头就那样彻底地低了下去,而后再也没能抬起来,很是令人惋惜,他离世的时候年仅四十二岁。

允礼这一生啊,可真是波折不断。年轻的时候呢,正好赶上雍正当皇帝,这雍正啊,有着很重的疑心病,允礼在他手底下,那日子过得是整日提心吊胆的,就怕啥时候不小心触了霉头。好不容易熬到雍正去世了,可没想到,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又碰上了乾隆。这乾隆呢,是个极为好面子的主儿,允礼在他跟前,同样是过得战战兢兢,时刻担惊受怕。就这么一辈子,都没能过上安生的日子,到最后呢,连个儿子都没留下,想想也真是够凄凉的。

或许直到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那一刻,他内心都满是懊悔。他懊悔自己当初怎么就那么毫无保留地去相信皇家那所谓的亲情呢,结果却落得如此下场,这真的是太可悲了。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