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不同,答案也不同。
本以为评价一部喜剧的关键是好笑,结果出去转了圈,发现大家都这么严苛。
《抓娃娃》还没「正式上映」,就已然成为众矢之的。
我们喜剧标准已经进步到这种地步了吗?
仿佛一瞬间电影院的笑声都变得虚伪,消遣的彩色又被高端的点评覆盖。
真该死,这次我想反主流一次。
这部片子故事框架很简单:富豪装穷,望子成龙。
只是因为牵扯到「教育」议题,让它瞬间成了众矢之的。
这个争议并不是小范围的,因为它就是导演组有意且生硬的摆在你面前。
不管是为了消遣搞笑,还是解读剧情的观众来说,这赤裸裸的元素是你无法逃开的。
同时他也为国内近年小品式喜剧带来了一个范本的作用:说教式电影,不能再继续了。
把故事讲完华语喜剧是红海,它有自己的难处:捷径太多,正道太多。
悬疑片要切入个笑点,无厘头和合家欢争了几十年突然有了就业压力,狂笑里必须夹杂苦难才配叫经典...
「直球式笑点,拼凑式剧情」成了当下喜剧的套用公式。
市场也一副“不挑食但厌食”的解决方案。
一边是流水线产能高,一边是观众忽上忽下的用脚投票。
说白了:大家既渴望好故事,不好的故事也能将就看。
包括上一次“沈马组合”的《独行月球》,即使有原IP的参考,故事的很多设计都突出四个大字:不尊重故事。
《抓娃娃》已经是开心麻花的精品了;
不管是节奏控制,还是故事的完成度做不到遥遥领先,也算中规中矩。
虽然某些桥段略显俗套,但也远没有一些负评说的稀碎,甚至割裂感。
比如片中的“绑架”故意蒙太奇迷惑处理,但在下一幕又告诉你“真凶”,没有拖泥带水,也完成了调动观影情绪的作用。
甚至连“生离死别”的高潮戏份,都能将讽刺与实感交接的恰到好处。
华语电影必须要沈腾马丽肩负起拍顶级喜剧的使命了?
笑,真不需要那么负担。
桥段切入时机够,情绪烘托足,你买票消遣的情绪价值就达标了。
笑点这么“独立”的存在,怎么就突然成了各专业影评集中的输出点了?
把空间留下如果戴上“刻薄”的视角来解读,《抓娃娃》的「价值」只会成为偏见的由头。
关于教育,关于人生观,关于父母,关于阶级审视...
拍摄超级英雄时,要考虑社会问题对英雄的人生观影响,还是打斗效果该怎样的视觉冲击?
前者是升华电影的核心,但后者不代表没有存在必要,也不是被贬低的理由。
首先,《抓娃娃》这二位导演的出品,好像从未落笔过“现实主义”,反而一直秉承着伪现实为主的概念设定;
从夏洛的穿越、西红柿的花钱计划,再到如今的富翁忆苦思甜...
很多人对父母“创造虚假生活以操控孩子上清北”的明喻觉得生厌和恐怖,这份情绪有社会现实的烘托,也有自身经历的延伸所营造的,但这份古怪也是电影创作的一环。
整部片的方向依然是“喜剧”,而这恰恰是讽刺手法的一种体现,有遗憾却称不上“洗白”。
《抓娃娃》是合格线以上的成品,也不需要为了突出“错”而将后半段故意设计成惨剧。
往左它成了说教味十足的流水喜剧,往右它又成了只谈理想的文艺故事。
为「娱乐大众」增加点“荒诞”并没不是什么难以容忍的扣分项,本质也给了「第四堵墙外的观众」自己思索的机会。
你可以说是讽刺低级,也可以说它成品粗糙,但全网营造的“恐怖”多少有点狸猫换太子。
用“权威教育是原罪”的论点延伸至电影好坏,多少是为了抢占话题牵引情绪了。
就像结尾沈腾的那句“再生一个孩子”。
你既可以解读为他们教育观未曾改变,也可以解读为鼓励三胎,甚至就当一句笑点收尾也行。
「欢笑」和「价值」权衡,我觉得开心麻花这部作品已然是国内大部分喜剧的模版:保市场,出笑点,微探讨。
他并不是完全借了“教育”来进行票房促销,只是这些讽刺有些「流于表面,不讲答案」;
它的确有很多扣分项,形似神不似的《楚门的世界》,情节不如《富二代》,结尾的仓促和潦草等。
但对市场、对期待“腾式喜剧”的观众来说,它也完成了为观众留下“不止是笑”的空间。
就像马继业踩向的水潭,真实里《抓娃娃》就不是能摆上神坛的电影,也不是什么作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