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朋友们,你们是不是已经看腻了?
唐国强一挑眉,你就知道主席又要决胜千里之外了;刘劲一抬手,你就知道周总理又要力挽狂澜了。
别误会,我不是说老戏骨们演得不好。只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雷同。审美疲劳,懂?
这两年,主旋律剧是越来越火了。《山海情》、《觉醒年代》,口碑爆棚,直接把这类型剧拉到了一个新高度。
但问题来了,这“伟人特型演员”的队伍,怎么就没啥变化呢?难道演伟人,也有个“铁饭碗”?
先说唐国强老师,那绝对是“主席专业户”。从《长征》到《建国大业》,再到近几年的《跨过鸭绿江》,唐老师的演技炉火纯青,把主席的音容笑貌刻画得入木三分。
刘劲老师,那也是“总理专业户”。《长征》、《建国大业》,还有最近的《数风流人物》,每次都能把总理的儒雅睿智演绎得淋漓尽致。
当然,还有侯京健,那可是青年主席的“代言人”。《觉醒年代》里的意气风发,《秋收起义》里的英姿飒爽,完美诠释了青年主席的风采。
这些“特型演员”的演技,那都是杠杠滴,观众认可,市场认可。可问题是,看多了,观众难免就会出现审美疲劳。
就像网友调侃的:“看到唐国强就知道要打仗,看到刘劲就知道要谈判。”
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一部主旋律剧,如果观众还没看就开始“猜剧情”、“猜人物”,那这部剧的吸引力,无疑是大打折扣了。
主旋律剧,就只能靠这些“老面孔”撑着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近年来,一些主旋律剧开始尝试启用“新”伟人特型演员,为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电视剧《走向大西南》。
《走向大西南》,顾名思义,讲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领导人民解放大西南的历史故事。
这部剧最大的亮点,就是启用了一批“新”伟人特型演员。
先说主席的扮演者——佟瑞欣。
很多观众认识佟瑞欣,可能是通过他之前塑造的角色,比如《长沙保卫战》里的老蒋,《人民的选择》里的习仲勋。但这次,他挑战的是“伟人”——主席。
说实话,一开始,很多观众是捏着一把汗的。毕竟,唐国强老师塑造的主席形象太过深入人心,想要突破,谈何容易?
然而,佟瑞欣的表现,却让人眼前一亮。
剧中,佟瑞欣饰演的主席,不再是高高在上、不怒自威的“帝王”形象,而是一个有血有肉、充满人情味的领袖。
比如,在得知解放军即将解放全中国时,佟瑞欣饰演的主席,没有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讲,而是拿起毛笔,挥毫写下了“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诗句。
那一刻,我们看到的是一位运筹帷幄的战略家,也是一位心系天下、豪情满怀的诗人。
再比如,在与朱德总司令讨论进军大西南的战略部署时,佟瑞欣饰演的主席,没有端着架子,而是坐在桌子上,一边抽着烟,一边和朱老总谈笑风生。
那一刻,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平易近人的长者,一位和蔼可亲的兄长。
佟瑞欣对人物细节的把握,可谓是精准独到。他从主席的日常习惯入手,通过一些细微的动作、神态,展现了主席作为伟人,同时也是一个普通人的一面。
比如,主席喜欢在思考问题时,用手指轻轻敲击桌面;喜欢在工作之余,抽几口烟,缓解疲劳。
这些细节,看似微不足道,却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活、更接地气,也拉近了伟人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除了佟瑞欣,剧中其他几位“新”伟人特型演员的表现,也同样可圈可点。
比如,侯祥玲饰演的周总理,就一改以往影视作品中周总理严肃、稳重的形象,展现出了他作为“美男子总理”的儒雅与风度。
剧中,侯祥玲的扮相,可谓是“帅”出了新高度。一身笔挺的中山装,配上浓眉大眼,再加上那标志性的背头,简直就是从历史照片中走出来的周总理本人。
更难得的是,侯祥玲不仅形似,而且神似。他将周总理对人民的深切关怀,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表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在得知解放军战士为了筹集军粮,不惜卖掉自己的棉衣时,侯祥玲饰演的周总理,眼中含泪,深感痛心。他亲自为战士们送去棉衣,并语重心长地说:“战士们,你们受苦了!”
那一刻,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位国家总理,更是一位慈祥的兄长,一位心疼孩子的父亲。
再比如,在与外国记者打交道时,侯祥玲饰演的周总理,不卑不亢,用流利的英语,向世界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展现了新中国外交的风采。
那一刻,我们看到的是一位风度翩翩的外交家,一位维护国家尊严的斗士。
《走向大西南》的成功,证明了主旋律剧并非只能依靠“老面孔”,新人同样可以演绎出精彩。
这些“新”伟人特型演员的出现,为观众带来了新鲜感,也为中国影视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新”伟人特型演员的出现,只是主旋律剧创新的一小步。
要真正让主旋律剧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还需要在剧本创作、叙事手法、视听语言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创新。
《走向大西南》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新”伟人特型演员的启用。这说明观众并非排斥主旋律,而是渴望看到更鲜活、更具时代感的主旋律作品。
“新面孔”的成功,仅仅是开始,要让主旋律剧真正“破圈”,还需要在创作的各个环节下功夫。
首先,剧本创作要“接地气”。
过去,一些主旋律剧为了突出伟人的高大全形象,往往忽略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导致人物形象扁平化,缺乏真实感。
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在剧本创作阶段,深入挖掘历史细节,用真实可信的故事,去展现伟人的成长历程、精神世界,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比如,可以展现伟人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生活,展现他们在面对困境时的勇气和智慧,展现他们在胜利面前的谦逊和淡泊。
其次,叙事手法要“有新意”。
过去,一些主旋律剧为了保证叙事的完整性和严肃性,往往采用传统的线性叙事手法,导致故事节奏缓慢,缺乏吸引力。
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在叙事手法上大胆创新,尝试使用倒叙、插叙、蒙太奇等手法,增强故事的悬念感和节奏感。
比如,可以用倒叙的手法,从某个历史事件的结局入手,回顾事件的起因和发展过程;可以用插叙的手法,插入一些与主线故事相关的小故事,丰富人物形象,增强故事的趣味性。
最后,视听语言要“更年轻”。
过去,一些主旋律剧为了追求史诗感和厚重感,往往采用较为传统的镜头语言,导致画面缺乏活力,难以吸引年轻观众。
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在视听语言上进行大胆尝试,借鉴一些优秀影视作品的成功经验,运用更年轻化的镜头语言,增强画面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比如,可以用更快的剪辑节奏,更具动感的镜头语言,去展现战争场面的激烈和残酷;可以用更唯美的画面,更抒情的音乐,去展现革命年代的浪漫和情怀。
近年来,一些其他类型的电视剧,在创新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比如,谍战剧《潜伏》就打破了传统谍战剧的模式,将悬疑、爱情等元素融入其中,成功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的地下工作者形象。
再比如,历史剧《大明王朝1566》则以其恢弘的气势、深刻的内涵、精良的制作,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这些成功案例,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吸引观众,才能让作品拥有更强的生命力。
“新”伟人特型演员的出现,为观众带来了惊喜,也为主旋律剧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新面孔”的出现,只是主旋律剧创新的一小步,而不是最终目的。
主旋律剧的未来,取决于能否在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创新,取决于能否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
“破”是为了更好地“立”。只有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才能开拓出更广阔的创作空间,才能让主旋律剧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信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主旋律剧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