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传国内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在投资上又有大动作了,比亚迪已经会同一汽,对大疆车载表露了明确的投资意向,当下,双方正热火朝天地推进实质性的融资流程。
业内人士透露,在同大疆车载接触前,比亚迪曾有意同华为车BU新公司合作,可是华为方面认为,同比亚迪的合作空间并不大,因而婉拒了比亚迪的投资意愿,双方也未能有实质性的投资进展。
被华为拒绝后,于比亚迪而言,大疆车载就成为了唯一有拿得出手的量产智驾方案,并供应第三方的国产公司了。毕竟其他造车势力,比如小鹏,蔚来,虽然有自己的智驾方案,但都仅限于自有品牌使用,给比亚迪共享的可能微乎其微。
况且,前不久比亚迪才同大疆合作,让自家的仰望U8同大疆无人机双剑合璧,一波车机协同可谓风光无限,赚足了外界的眼球,不难揣测,双方在车载传感与智能算法等方面已有相当的合作基础,比亚迪被华为拒绝后转向大疆,倒也算水到渠成。
大象转身,比亚迪狂追智能化
按照王传福自己的话说,“汽车的上半场是电气化,下半场是智能化”,诚然,按照当前汽车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比亚迪依托刀片电池和DM-i系统,早已经成为上半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佼佼者,然而尽管意识到“下半场”打的是智能化,但就比亚迪当前的产品表现而言,反而有点跟不上了。
对照华为在车载智能化领域的表现,很多网友曾喊话王传福,希望比亚迪能够尽快携手华为,强强联合,尽管如今遭到华为婉拒,但不可否认,比亚迪已经意识到,自己在汽车智能化领域,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至少,同华为还存在差距。
不过,在谋求对外合作之余,比亚迪在车载智能领域的研发从未停止。1月16日,比亚迪在2024梦想日上,也高调秀了一把肌肉:汽车智能座舱领域,比亚迪一口气发布了自研的12至3纳米制程的车载芯片、智能语音系统、卫星通讯技术;智能驾驶方面,比亚迪方面也推出了BEV+占用网络融合感知、璇玑架构、LCC智驾功能、易四方泊车等前端科技。
9万名研发人员,11个智能汽车研究院,超4800项专利,确实是比亚迪力推汽车智能化最大的底气。可仔细对照,比亚迪的创新固然可圈可点,但在智驾、领航等方面依然落后于主流。比如,比亚迪旗下高端子品牌仰望U8以及腾势N7,要在今年第三季度,才可逐步实现城市领航,而这个功能,华为和造车新势力,早已落地多时……
也正是看清了差距,比亚迪此前也曾宣布,未来在智能化领域还要投入1000亿,而此次投资大疆车载,想必也在这笔预算之内。
大疆车载,华为智驾的最强对手
说起大疆,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无人机,毕竟大疆无人机在民用领域早已享誉全球,鲜为人知的是,大疆很早就布局了智能驾驶业务,2019年,大疆内部孵化的智驾团队就成立了车载BU,并在2022年正式独立,如今,大疆车载已是一家技术实力相当过硬的智驾技术供应商。
与华为车BU不同,大疆车载行事极为低调,其智选方案兼具双目视觉、性价比等特征,此外,由于在传感领域相当的技术积淀,大疆车载还有自己的激光雷达与产线,是业内为数不多的同时兼具软硬件能力的智能驾驶技术公司。
凭借着独特的算法方案和成本管控能力,大疆车载以低成本方案切入智驾市场,并成功地把量产方案落地在了五菱宝骏云朵、奇瑞iCar 03等车型上。对于很多合作车企而言,大疆车载的智驾方案,不仅实用,价格还相当实惠,而当下,大疆车载整体估值约百亿,如果车企带着订单去谈,价格还有可能进一步降低,对于很多车企而言,大疆车载实在是一个相当心动的选择。
尽管实惠便宜,可该有的性能,前端的创新,大疆车载一个不落,实属业界良心。譬如大疆车载新推出的“成行平台”,依托大疆在无人机领域开发的双目视觉方案,不依赖昂贵的车载激光雷达,就可直接获得路面物体的深度信息,大大降低了车载系统的物料成本。
此外,因为在无人机方面,大疆方面同德州仪器等海外芯片厂商已经建立了深度和合作关系,因而大疆车载在获取关键的芯片供应时,往往可以最大程度地压低成本,这也是华为车BU所不具备的优势。
而在兼容性与功能延展方面,大疆车载的“成行平台”采取了更为灵活的合作模式,可以根据车企的实际设计变更适配方案,如果车企不愿意适配双目视觉方案,亦可支持高精地图、激光雷达的延展,总而言之,大疆车载不会让合作汽车变成“大疆汽车”,而是以参与者身份,更好地完善整车的智能驾驶体验。
如今,智能驾驶行业历经了多年发展,真正具备体系化量产能力的公司寥寥无几 ,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能满足高性价比方案大规模上车,除了华为,就是大疆车载了。而随着两家公司同时面向行业开放,势必也将推进智能驾驶技术进一步发展与普及。
于比亚迪而言,失去了投资华为车BU的机会,同大疆车载合作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性价比车+性价比智驾,势必也会成为比亚迪今后更大的卖点,二者的合作,说不定也将成为一段双向奔赴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