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有媒体报道,苹果将与阿里合作,共同开发适用于国内用户的Apple Intelligence,此消息经由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蔡崇信确认后,瞬间引发社会热议。
此前坊间盛传,百度凭借自研的文心大模型,早已获得苹果青睐,将成为为国行Apple AI智能的伙伴,不料事与愿违,半道杀出个阿里,硬是把苹果的订单截胡了。如今,百度沦落为苹果Apple Intelligence的次要合作伙伴,仅负责国行苹果设备的视觉智能等辅助功能,而最核心的AI算力部分,如今都成了阿里的活。
近年来,百度掌舵人李彦宏几乎预测了近十年来的每一个风口,但却是次次抢占先机,但回回落下后风,以至于百度接连错失各种机遇,而苹果订单的流失,不过是其中的冰山一角。
风口预测无比精准,为何百度为何总是起大早赶晚集?
众所周知,百度靠搜索引擎起家,凭借着在中文互联网领域的本土化优势,以及更加贴合中国用户的交互体验,百度顺利在中文搜索领域战胜谷歌,一步步成为了国内一线互联网大厂,并顺利在纳斯达克上市。
尽管在发展历程中,百度也遭受了不少争议,譬如最为人所诟病的竞价排名商业模式,曾一度引发了全网对百度的口诛笔伐。但不可否认,百度对未来的每一个风口,都预测地无比精准。
当年社群团购兴起,百度就率先推出了旗下的本地生活及团购APP百度糯米,而后又顺势布局了百度外卖,要知道,当时美团尚未成立,阿里尚在还在电商领域开疆拓土,李彦宏的眼光不可谓不超前。然而,现如今我们早已看不到百度糯米的身影,至于百度外卖,也于2017年被百度作价卖给了阿里旗下的饿了么。国内的本地生活服务市场,已然形成了美团和饿了么双雄争霸的格局。
而在线上内容领域,百度的百度贴吧,百度经验堪称中文互联网内容平台的鼻祖,百度推出的媒体平台百家号,更是依托自身强大的公众流量,一度给今日头条和微信公众号构成强劲挑战。
然而,在内容形态从图文向视频演进的关键转折点上,百度却未能把握住时代机遇,并未像字节跳动一样,顺势推出像抖音这样现象级的产品,错失了短视频时代的巨大红利。
而说到AI领域,百度也早已布局良久,早在2010年,李彦宏就宣All in AI,彼时,美国的Open AI尚未成立,百度的起步不可谓不早。然而,当2023年,Open AI旗下的Chat GPT横空出世,百度旗下的文心一言依然“闻其声,不见人”。
更令人唏嘘的是,等文心一言收费推广后,DeepSeek等新一代AI产品,再次抢占了行业焦点,使百度在AI领域的先发优势未能转化为持续的领导地位,以至于苹果的巨额AI订单也花落阿里。
雷军曾言,“站在风口上,连猪都能飞起来”,可百度不止一次踩中风口,可始终被网友调侃“起大早,赶晚集”,作为国内互联网大厂中的老牌劲旅,百度这是什么了?
广告+收费,或许是百度在大模型上的最大失误
诚然,不论是在AI、自媒体平台,还是自动驾驶等领域,百度的投入都极具前瞻性,而且在技术上,百度在业内更是出了名的业界领先。然而,恰恰是过度追求技术的先进性,百度时不时忽视市场的实际需求,因而面临产品的落地困境。
以AI领域为例,用户打开百度的文心一言APP,首先看到的,就是满屏的弹窗广告,相比之下,DeepSeek的用户页面则是完全纯净无广告的,但就在APP的交互体验上,DeepSeek就更优于文心一言。
当然,这也不单单是文心一言一款产品的问题,长期以来,广告一直都是百度重要的收入来源,为了维持收入增长,百度在搜索引擎中长期嵌入各类广告,以至于引发了诸多类似医疗广告的争议。而百度旗下的其他产品,弹窗广告也是应接不暇,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导致不少用户流失,也让百度陷入了“收入下降—加广告—用户流失—收入下降”的循环。
再者,百度的文心一言在发布之初,定位就是仅次于ChatGPT的AI大模型,出于对自家技术的自信,百度也效仿ChatGPT,对文心一言4.0收费,而且收费还不低,一下子丧失了很多用户。
殊不知,百度的这波收费,给了其他大模型机会,趁着这个窗口期,类似DeepSeek这类开源免费的AI模型迅速崛起,不断吸噬着原本文心一言的用户。
为了挽回用户,百度近日也是紧急宣布,文心一言将从4月1日起全面免费,所有PC端和APP端用户均可体验文心系列最新模型。可是,颇为不解的是,百度没有立刻宣布免费,要知道,在这个AI产品迭代如此迅速的时代,两三个月后才免费的文心一言,还能引起多少人的兴趣?
不得不说,在产品落地决策和用户体验方面,百度确实还得多下会功夫,如今在AI领域,百度已经开了好局,但时代已经变了,AI产品不是百度网盘,广告和收费虽香,但吃多了这种红利,不见得就是好事。作为国内互联网行业的引路人之一,百度也已经能够找到比广告更好地业务增长点,为中国互联网崛起燃起新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