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又跑了一个马拉松,我的第7个。
时隔五年,PB。
个人最好成绩,由353提高到349。
重要的事说三遍。
PB,真心不容易。
五年来,经历了很多。
上一次最好成绩,也是参加的第一次线下比赛,在河北唐山。
一家人去的,当做短途旅游,很是难忘。
还有三年疫情,换了三份工作,在北京买了房、定了居、结了婚、生了娃……
但不管怎样,没有放弃对跑步的热爱,以及时常跑步的习惯。
更关键的是,马拉松的确是一项极限运动。
42.195km,不是开玩笑。普通人走都可能走不下来。
对于这种极限运动,你只要能跑下来,就是万里挑一的水平。
然后还能跑进4小时,几乎超越身边绝大部分人。
你如果严肃地对待这个数字,可以做做实验,看自己多久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比赛中,各种意外也较多,猝死的也有,可见其危险性。
对于大众,千万不要一窝蜂的自不量力。
即便是跑马的人,很多也是跑马一时爽,跑后火葬场。
尤其是新手,一定要坚决避免意气用事,比如最后疯狂冲刺、为了PB不会休息等。
PB,其实可以科学实现。
网上大神的帖子很多,你边实践边学习,会有更多切身体会。
关键在于自律,严格执行一个整套的计划,每次跑步都定一个具体目标。
我的就很纯粹,每天运动一小时的理念贯穿至今。
不论打篮球、游泳、健身,还是投入时间最多的跑步。
有了运动的习惯爱好后,剩下的就简单很多。
再次之,利用好春秋季节,合理安排日常作息,注意饮食营养搭配。
每次跑步的距离和时间,逐渐平稳增加。
稍有不适,要记住,休息也是跑步的一部分。
它和跑前热身、跑后拉伸一样,不可或缺。
专业和业余的区别,就在休息、热身、拉伸这几个环节。
有了一定积累,就可以适度挑战马拉松了。
有比赛的前一两个月,增加月跑量到200km以上,跑下来应该是没问题的。
我这次PB前一个多月,基本工作日每天都跑。
大部分是从地铁跑到单位,将近5.5km,一早一晚,一天10km+。
周二和周四的下午固定打篮球,周一早、周五晚开车就歇两次。
周末拉长距离,半马、30km,如此PB。
PB之后,怎么填充内心?
说实话,全马跑下来,会有一种巨大的厌恶感,浑身难受,不想再跑了。
它比起全马最后十余公里、最后7公里、最后5公里、最后2公里的痛苦,都更加令人不适。
记得刚开始接触马拉松,看到刚比完赛的人们扶着下楼梯坐地铁的样子,笑得肚子都疼。
等轮到了自己,那是真心笑不出来了。
好在这个不适的时间,从最初的两三天,到现在的一小时以内。
昨天跑完全马,今晚我又从单位跑到了地铁,就是配速慢了点,恢复速度是杠杆的,哈哈。
但内心多少还是有些空虚,前面一个多月的坚持,以及上半年的两个全马,都是为了所谓的PB。
等到实现了,加上天气渐冷,进入修养阶段,跑步这事就有点想停下来。
当然,靠着习惯的惯性,再延续段时间不成问题。
长远看,也是和媳妇闲聊时说,来个百场马拉松,时间期限暂定50岁前。
现在跑了7场,还剩93场。
今年32岁,从明年算,还剩17年。
简单数学计算,93/17=5.5。一年5场,下年6场,交替进行便能实现。
再长远一点,三四十岁的阶段为健康打下个坚实基础,然后努力工作到80岁。
剩余的生命就看老天吧。
之所以有如此长远规划,除了人本身的长寿想法,和另外两大人生机遇密切相关。
一是哲学,自己深知资历太浅,需要更多时间学习,想要通达精神领域的自由。
研究生误打误撞学了哲学,被它的魅力吸引了后,便不能释怀。
二是投资,尤其自从迷上了巴菲特之后,晓得复利奇迹离不开时间,更加注意培养耐心的品质。
最后,写了好几年的“每周一股”,连续三周断档。
各种原因,其中之一,让A股跌怕了,马上就2900点保卫战了,哈哈。
这种行情,想必大家也没啥心情看股票,那就不给大家添堵。
但狼哥没停下每日股票相关的学习和研究,现在手边看的就是《巴菲特教你读财报》。
第二遍,看得更加透彻一些,吸收得更多点。
对了,得提醒下,这时候除了不看股票,还应该继续有闲钱就加仓。
越跌越便宜,捡便宜的好事可别让沮丧的情绪给影响了。
32岁的年纪,月跑量200左右,348的个人PB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最少330以内。加点跑量可以考虑破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