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姨想吃玉米,母亲让我去摘,就此闹出一场意外,却让我收获一生幸福

叁三情感 2025-03-11 11:11:27

我叫徐福财,老家在山东的一个乡村。姥姥膝下有两个女儿,母亲是老大。小姨呢,比母亲小了三岁,两个关系特别亲昵。

小姨年轻时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走出了大山,嫁到了繁华的城里。尽管路途遥远了,但小姨每逢佳节,都会带着各种礼物来看望母亲。

记得有一次春节,大雪封山,道路难行,她家人都劝小姨等天气好转再回来,但她坚持说:“一年到头,就盼着这时候能和家人团聚,再大的雪也挡不住我心。”

那天,小姨和姨父穿着厚重的棉衣,戴着针织帽,提着两大包沉甸甸的礼物,一脚深一脚浅地走在雪地里。到了村口,我的父母早已在那等候着了。

母亲看见小姨后,眼眶泛红,嘴里念叨着:“傻妹子,这么大的雪,你怎么还是回来了。”小姨跑到母亲前面,说道:“姐,我不回来,心里不踏实。”

岁月流逝,时间很快来到五一节。小姨又来了,带着各种各样的礼物,母亲看见小姨来了,特别开心:“哎呀,妹子,这大包小包的,又破费了。”

小姨笑着摆摆手:“哪里哪里,姐,这不是过节嘛,总得带点东西来热闹热闹。再说了,这些都是我的心意,你可得收下。”

两人边说边往屋里走,仿佛有说不完的话。临近中午,厨房里飘出了饭菜的香气,母亲正在忙碌着准备午餐。

小姨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拍了拍脑门:“对了,姐,我突然想吃玉米了。记得小时候,我们经常去田里掰玉米,那时候的玉米可真甜啊!”

母亲听见小姨想吃玉米,悄悄拉我到一边,小声说:“福财,你骑上自行车,去隔壁村你大娘家地里掰几个玉米回来。我们家的玉米在山上,这段时间天干,长得又小又老。你大娘家的玉米在村口,水浇地,肯定好吃又甜。”

我一听,连连点头,大娘对我也挺好,我这就蹬上家里的旧自行车,哼着小曲儿往她家赶。

到了大娘家,我跟她说了要去掰玉米的事,她二话不说,给我找了个大麻袋,说:“我们家那两亩地里的玉米又嫩又甜,你去挑大的掰。既然来了,就多掰点,你这小提篮能装几个呀?”我拎着大麻袋,乐颠颠地往大娘家地里赶。

半路上,碰见两个小男孩,背着个麻袋,鬼鬼祟祟的,其中一个说:“今天中午我们就能吃上煮玉米了。”

我一听“玉米”俩字,眼睛就亮了。可那俩小男孩一见我,吓得直往后躲,其中一个还把袋子往身后藏。我纳闷儿,这俩孩子干什么呢?我也没多想,继续蹬车往大娘家地里赶。

到了地头,我刚掰了两个玉米,就从土坡上下来两个人,一个女孩,一个老奶奶。当时女孩看见我掰玉米,眉头就皱起来了,跑到旁边地里看了看,回来就冲我喊:“我们家的玉米是不是你偷的?我不认识你,你为什么偷我们家的玉米?”

听见那女孩的话,我顿时一愣,急忙解释说:“这是我大娘家的地,我大娘让我来的,我没偷你家的玉米。”

结果女孩根本不信,走到我的身边翻袋子,一看就俩玉米,又气呼呼地说:“你肯定偷了我们家的玉米,藏哪儿了?”说完就开始在地里找。这时我才想起来,路上碰到的那两个小男孩,估摸着是他们偷的。

我赶紧跟女孩说:“你等一下,我好像看到偷你家玉米的人了。”话没说完,我就蹬车去追那两个小男孩了。

女孩在我身后喊:“你站住!别跑!”她当时肯定认为我就是小偷,可我根本来不及解释,只想追上那两小男孩证明清白。

没一会儿,我就在村口追上了他们。我拦住他们,严厉地说:“你们偷人家的玉米,现在跟我回去。”

其中一个男孩知道事情败露,吓得腿都软了,说:“我们就是闲着没事,想来掰点玉米。”

后来我带着那两个男孩和玉米往大娘家地里赶,半路上碰见了女孩和老奶奶。老奶奶一看那两男孩,长叹一声,说:“小娟,这两小娃娃我认识,老偷东西。”我到这时候才知道女孩叫小娟。

小娟数了数玉米,刚好是地里丢的数量。她知道自己错怪我了,红着脸一个劲儿跟我道歉。我也没往心里去,老奶奶种点玉米不容易,小娟的心情我能理解。我安慰她说:“没事,误会解开就好啦。”

老奶奶后来说教了那两个男孩,便放他们走了,毕竟也没有损失什么。这时大娘也赶来了,跟老奶奶说了几句话,原来老奶奶一辈子无儿无女,小娟是老奶奶十四年前在路边捡回来的孤儿。我听了心里挺不是滋味儿,对小娟的同情油然而生。

那时我在读初中,才知道原来小娟跟我是一个学校的,只不过不同班。在学校里碰到她,我也假装没看见,低着头就走过去了,其实心里挺想跟她打个招呼的。

初中毕业之后,我个子长高了,也胖了不少,变得壮实了许多。那时大伯父身体不好,大娘的两个儿子都在城里上班,所以每到农忙季节,我都会去大娘家帮忙。

有一年秋天,我去大娘家收玉米,看见小娟的奶奶一个人在地里掰玉米,瘦弱的身影在秋风中显得格外孤单。

我心里过意不去,等大娘家的玉米收完了,就去帮小娟的奶奶。小娟的奶奶特别感激,拉着我的手说:“福财,你真是个好孩子。”

后来我才知道,小娟初中毕业就去外地打工了,为了省钱,有时候一年都不回来。家里的庄稼活都靠她奶奶一个人干。

我因为住得近,所以每到农忙季节都会去帮她奶奶。几年下来,我虽然没见过小娟,但一直帮她家干活。

直到我二十五岁,我还是未婚,父母也为我的婚事发愁,我呢,相信缘分会来的。那年春天特别旱,我好几个月都没见着雨了。那天我去大娘家浇地,浇着浇着,就看见远处走来一个姑娘,穿着粉色风衣,长发飘飘,特别好看。

我一看就愣住了,这姑娘怎么看着面熟呢?只见姑娘走到我面前,笑着说:“福财,你还认识我吗?”

我一听这声音,一下子就认出来了,这不是小娟嘛!我仔细看了看她,已经看不出来小时候又黑又瘦的样子了,现在变白了许多,也漂亮了许多。

“怎么会不认识,小娟,你变化好大啊,我都快认不出来了。”我憨笑着,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

小娟笑着点了点头,说:“是啊,时间过得真快,我听说你经常帮我奶奶干活,真的很谢谢你。”

“嗨,这有什么好谢的。你奶奶一个人也不容易,能帮上忙我也很开心。”我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小娟这时轻声说:“福财,其实我一直挺感激那次的误会,让我知道了谁是真正的好人。在外面打拼这些年,遇到过很多人,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直到回来看到你,我才明白,那份缺失的是家的温暖。”

我听着,心里暖洋洋的,忍不住说:“小娟,要是你愿意,这里永远都是你的家。而且,我觉得我俩其实挺合适的……”

小娟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化为温柔的笑意:“福财,其实我也有同样的感觉。这些年,我一直在寻找一个能让我安心的男人,现在看来,我找到了。”

就这样,我们的关系悄然发生了变化。一年后,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我们举办了简单的婚礼。婚后,我们的生活平淡而幸福。小娟和我一起打理家中的几亩薄田,闲暇时还会织些手工品拿到集市上卖,补贴家用。我们的小日子越过越红火。

0 阅读:0

叁三情感

简介:感悟人生哲理,品味人间烟火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