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忠:大明帝国运动战之王,横扫草原的真汉子

易云聊历史 2023-06-04 15:02:01

文忠器量沉宏,人莫测其际。其临阵踔厉历风发,遇大敌益壮。颇好学问,常师事金华范祖干、胡翰,通晓经义,为诗歌雄骏可观。——张廷玉

李文忠,字思本,盱眙(今安徽明光)人明太祖朱元璋外甥。朱元璋起兵后将李文忠收为义子,引做亲兵,在舅舅朱元璋耳濡目染下,李文忠颇识兵书战策,又熟习武略。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进攻池州受阻,19岁的李文忠率领朱元璋亲军驰援池州,这是李文忠的首战,在战斗中,李文忠身先士卒,指挥灵活,连下青阳、石埭、太平、旌德4县,一战成名。此后,李文忠协同邓愈、胡大海征讨浙江元军,收编苗帅杨完者的旧部3万余人,因功升任亲军都指挥,率部镇守建德。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苗兵在浙江金华发动叛变,袭杀朱元璋麾下悍将胡大海、耿再成,朱元璋在浙江的统治陷入崩溃边缘。关键时刻,朱元璋任命李文忠为浙东行省左丞,总制严衢、信处诸州军事。李文忠临机应变,平定浙江叛乱,巩固了朱元璋的大后方。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春,张士诚麾下悍将李伯升率20万大军进攻浙东重镇新城(今浙江诸暨南),朱文忠率军迅速驰援,李文忠在离新城十里处下寨,并利用大雾天气突袭张士诚军,大败之。而后,李文忠军乘胜追击,斩首数万,俘获敌军将领六百余人,士兵三千余人,缴获兵器、粮草无算,李伯升仅以身免。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秋,朱元璋亲率数十万大军发动了对盘踞江南地区张士诚集团的总攻,并命令文忠进攻杭州以牵制张士诚军。

李文忠狂飙突进,旬日间,攻陷桐庐、新城、富阳等地,兵临杭州城下。杭州守将潘元明自知不敌李文忠,再加上李文忠进展迅猛,杭州已陷孤立无援之境,思考一番后,潘元明打开城门,投降李文忠。战后,朱元璋加封李文忠为荣禄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而后,李文忠受命征讨福建,连下建州、延州、汀州,底定福建。

洪武二年(1369年)春,李文忠以副将身份协助常遇春攻打北元上都开平,班师途中,主将常遇春病逝,李文忠阵前受命节制常遇春旧部,带领明军出雁门关,大破北元骑兵,生擒北元平章刘帖木。而后深入草原,生擒北元悍将脱列伯,俘斩万余人。洪武三年(1370年),李文忠被任命为征虏左副将军,与大将军徐达分道征讨北元残部。李文忠率领十万人出野狐岭,再次发挥运动战打法,连破兴和、察罕脑儿。在开平,李文忠侦知元顺帝去世,太子爱猷识里达腊(元昭宗)新立,北元内部混乱。遂拣选万余精骑,每人懈怠20日口粮,自开平出发,千里奔袭北元老巢应昌(今内蒙古赤峰),大败北元军。

俘获元昭宗嫡长子买的立八剌及后妃、宫女、诸王、将相官属数百人,及宋、元玉玺金宝十五件,玉册二件,镇圭、大圭、玉带、玉斧各一件。并派出精锐骑兵穷追至北庆州而返。经过兴州时,擒获北元国公江文清等,降服三万七千人。到达红罗山时,又降服杨思祖的部众一万六千余人。

应昌一战,李文忠声动天下,草原各部闻之色变。之后,长期驻防北部边境,多次深入大漠,肃清北元残部。洪武十七年(1384年)三月,李文忠因病去世,年仅四十六岁,朱元璋闻讯后痛心不已。当时徐达、常遇春已死,李文忠已经是大明军界实际上的大哥大,而且李文忠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按照朱元璋此前的安排,是想让李文忠将来辅佐太子朱标的,可惜李文忠英年早逝打乱了朱元璋的计划。朱元璋亲自为李文忠撰写祭文,并追封李文忠为岐阳王,位列开国功臣第三(前两位是徐达、常遇春)。

1 阅读: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