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奖结果当然几家欢乐几家愁,但不可否认的是,本届奥斯卡在以“芭本海默”为主轴的隔一年,上演一场独立电影的超级大反扑,以美国当代独立电影代表人物肖恩·贝克为首的《阿诺拉》,大获全胜抱回5座奖杯。

肖恩·贝克更缔造不可能的纪录,成为史上首位单届以单一影片拿下4座奥斯卡的获奖者;而华特·迪士尼曾以4部电影在一晚拿下4座奥斯卡。

A24的“低成本”美国史诗《粗野派》抱回3座;来自拉脱维亚的低成本动画片《猫猫的奇幻漂流》上演惊奇逆转击退梦工厂大片《荒野机器人》;沃尔特·塞勒斯带领来自巴西的《我仍在此》,成功翻盘击退入围13项的《艾米莉亚·佩雷斯》,巴西举国欢腾,肯定是要办一场不输世足世界杯的嘉年华。
而以艺术片串流平台起家的Mubi,以《某种物质》首度加入奥斯卡战局,成功抱回一座奖杯。
最后,肖恩·贝克在获得最佳影片的感言,一句“独立电影万岁”为当晚划下句点。

本届典礼由传奇脱口秀主持人柯南·奥布莱恩担任主持人,撇除个人实在太喜欢奥布莱恩的先天因素,本届奥斯卡可以是近几年我认为观赏起来最舒服的一次,这可能也是近年来头一次,奥斯卡颁奖典礼再度有一种“全世界都在关注奥斯卡颁奖”的感觉。
《魔法坏女巫》的两位女角辛西娅·埃里沃与爱莉安娜·格兰德登台演唱为典礼拉开序幕,从向《绿野仙踪》致敬的〈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一路唱到《魔法坏女巫》的高潮曲〈Defying Gravity〉,将气氛炒热到高点,更加让人期待年底续集两人的表现。

随后奥布莱恩在揶揄《某种物质》的预录影片中,从女主角黛米·摩尔的身体中窜出,衔接上登台的开场引言,这都是奥布莱恩招牌的搞笑风格,荒诞无厘头中带有他对于电影真挚的热爱,这正是过去几届主持人都缺乏的特色。
接着,奥布莱恩提到年初重创洛杉矶的野火,话题从感谢基层消防救护人员,带至在幕后为电影奉献生命的幕后工作人员,他们不是光鲜亮丽的明星,但都是电影产业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这正是奥布莱恩主持风格让人称羡之处,他可以看似极为轻松地将气氛由欢乐带往严肃,但严肃之中又带有幽默;例如他中场介绍洛杉矶消防队上台接受鼓舞,但随即要他们念出几则“被禁”的笑话,这种完美的平衡,我觉得恰巧是近几年奥斯卡颁奖典礼所缺乏的元素。
熟悉奥布莱恩节目的观众或许都知道,他是位货真价实的影痴,对各种类型的电影如数家珍,他今年还演出A24的《如果有腿,我会踢你》,该片在日舞影展、柏林影展都广受好评,相当有机会角逐明年奖季。

至于本届的10部入围最佳影片介绍,不再是如传统只剪出电影片段,而是放上幕后花絮。
服装设计、摄影两项目的颁奖,则都是由入围影片的演员分别介绍入围者,过去仅有演员项目才有如此星光熠熠的颁奖环节,让人眼睛一亮的新环节,再次强调幕后工作人员与明星一样,值得我们为其欢呼与致敬。

而无论是否因为奥布莱恩的加入,才为本届典礼定调为将聚光灯转向幕后人员的氛围,这确实是实在难得一见的典礼内容。
整晚的获奖者,不少让观赏转播的观众欢笑与鼓舞。

赢得最佳男配角的基南·卡尔金,是本届奖季的横扫项目,他在台上特别提及同样入围男配角的杰瑞米·斯特朗,两人的“恩怨”从《继承之战》一路延续至奥斯卡奖季,接着又对台下的妻子开玩笑说准备生第四胎。
至于同样横扫奖季的女配角佐伊·索尔达娜,从影多年演出无数票房巨片后,终于获得奥斯卡肯定,在台上激动落泪。

代表拉脱维亚入围国际影片的动画片《猫猫的奇幻漂流》,在动画片项目的漂亮一战,成功击退原先众人预期的《荒野机器人》,成为该国第一次在奥斯卡获奖;而连续三年的动画片项目都颁给独立制作的电影,或许我们真该思考今后动画片项目的权力结构变化。
不过倒是可惜了《荒野机器人》导演克里斯·桑德斯,这回是他的第四度入围,追平彼特·道格特与宫﨑骏的纪录,不知何时才能让他获得生涯首座奥斯卡奖。

而虽然前面提到本届奥斯卡是独立制片的大胜利,不过这回仍有片厂卖座电影获奖。
《魔法坏女巫》获得服装设计与美术设计两项,服装设计保罗·塔泽威尔成为史上第一位获得该奖的黑人男性,美术设计内森·克劳利则是在入围7次后,终于获得生涯第一座奥斯卡。
《沙丘2》先后获得视觉效果与声音两项,两组获奖人接力公开表扬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的贡献,丹尼斯·维伦纽瓦两部《沙丘》电影都完成影史不可能的惊人成就,但仍未能让他入围最佳导演奖,只能期待第三部《沙丘》电影能获得重视。

而本届取消以往入围歌曲的现场表演,取而代之的是四段不同主题的音乐演出。
前面提过辛西娅·埃里沃与爱莉安娜·格兰德的精彩开场。接着是本届获得终身成就奖的芭芭拉·布罗科利与迈克尔·G·威尔森,布洛克里家族一手主导《007》邦德系列长达60年,让这个影史最畅销的长寿系列,成为少数仍独立于片厂体系之外的作品。
不过两人在前些日子正式引退,将创作主导权交给米高梅,至于表扬两人的段落,邀请刚合作推出新单曲的LISA、Doja Cat、Raye演出,三人分别在一个表演负责演唱三首不同时代的《007》代表主题曲。

典礼第三段则是本届获得终身成就奖,却不幸于去年底过世的音乐创作巨匠昆西·琼斯。
由《紫色》的组合乌比·戈德堡与奥普拉·温弗瑞引言,介绍奎恩·拉提法的动感舞曲演唱。
最后的表演则是每年最动人的离世影人纪念段落,由摩根·弗里曼上台引言,特别提及上周过世的老牌巨星吉恩·哈克曼,“影坛失去一位巨星,而我失去一位亲爱的友人”,每年这桥段都在庄重的音乐中缅怀过去一年离开我们的幕前与幕后影人。

至于本届获得最多掌声致意的,是今年初过世不久的大卫·林奇,一位彻底改变当代电影美学的巨人在此与我们最后道别。
鲜少在节目公开作政治评论的奥布莱恩,确实为本届典礼定调为以欢乐、庆祝电影为主的节目,不像前两届主持人吉米·坎摩尔一逮到机会就要狠酸一下特朗普与共和党。

不过,奥布莱恩在介绍《阿诺拉》时,仍轻轻带过了美俄关系的玩笑。其余点触到政治的桥段包括,以《秘密会议》赢得改编剧本项目的彼特·斯特劳恩,在胸前别上乌克兰国旗色的胸章;颁奖剪辑奖的《杀死比尔》女星达丽尔·汉纳,在致词时公开支持乌克兰。
不过,最具政治性的仍是赢得纪录片的《唯一的家园》,这部奇迹般由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合制的电影,光是获奖本身就让人惊奇不已,犹太人仍掌握权力的好莱坞不可能支持该片,因此可以说是海外影艺学会成员给传统好莱坞势力的重重一击。

而《唯一的家园》导演们在台上直批判美国当今的外交政策,这或许也是为何接下来第二度封帝的阿德里安·布劳迪,交出奥斯卡史上最长的得奖致词,特别强调今日社会“反犹太”的事实。
到头来,本届奥斯卡最受瞩目的赢家,当然是从典礼开头赢到最后的肖恩·贝克,前面提到他成为史上单片获4座奖的第一人——最佳影片、导演、原创剧本、剪辑。

而他的4段得奖感言都各充满新意,不因重复上台而讲出重复的话,但是每回他的讯息都很明确——电影院生意面临前所未有的存亡挑战,发行商的商业模式在疫情后的串流时代不复以往,观众对观影体验失去热忱,支持独立电影是我们拯救电影产业的最佳方式。
今日,会有人批评奥斯卡过于精英化,对于大众还有什么重要性?

但是事实摆在眼前,奥斯卡已经几乎无法与片厂主流商业片的价值重叠,好莱坞片厂鲜少再将资源投入在艺术原创电影,因此独立电影、国际影片自然补上空缺。
去年“芭本海默”是个难得一见的高潮,但并没有让人更加关注奥斯卡,对比《泰坦尼克号》于1998年的5000万收视高峰,“芭本海默”最终收视其实也仅1900万。
电影,或是说奥斯卡,已逐渐失去主导文化的地位,但奥斯卡仍会在此,来自全球超过一万名影艺学会成员仍会在这里,继续为电影奋斗,继续借着奥斯卡这舞台表扬为电影付出生命的影人。
奥斯卡精神本当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