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电玩改编?电影不伟大,游戏才伟大;游戏不伟大;玩家才伟大

波波谈影剧 2025-04-11 15:48:52

记得当初《我的世界》要拍电影的消息出来就有许多质疑声浪,认为一款以自由创造的沙盒世界为卖点,非剧情导向的游戏很不适合改编成电影,但资本社会嘛,电影商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榨取价值的IP,所以我们得到了什么?

我不是一个资深的玩家,但我也是有接触过这款游戏,并长期都关注着游戏生态。

所以我实在是不能用一个纯粉丝向的角度看待这部电影,角色与剧情,一个故事最重要的组成元素。

而这两者更是息息相关,角色推动剧情前进,因此我们就先从角色说起。

其实这也没什么好说的,本片的角色基本上都没什么塑造,就算少数有试着添加细节刻画的角色也都刻板又无趣,他们就像是为了服务本就不怎么样的剧情而存在。

我完全没办法去在乎角色的困境与情绪,基本上板着一张脸,任凭银幕的反光与喇叭声响流过我的脑袋,不留下一点涟漪。

这部电影真的很像要把所有方块元素都硬塞进去,但处理的生硬又突兀,说实在有一些部分已经荒谬到让我很想笑了,如果说为了服务粉丝,为了让玩家可以会心一笑,那我干嘛不去玩游戏就好?

我确实有看出本片做的巧思,可是那又如何。

在剧情公式模板,情节碎片化的情况下,我实在提不起兴趣去更专注在电影里了,本片让我联想到《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

两者都对于原作较为匮乏的角色与剧情做了改编处理,而虽然两者都做得不算极为出色,但这点《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仍表现的好很多。

更重要的是,在看《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时,非玩家的我也感受到了满满的娱乐效果,同样是爆米花,但依旧有好吃与食之无味的区别吧。

艾玛·迈尔斯在本片的造型蛮可爱的,杰森·莫玛不同于以往硬汉形象的演出和杰克·布莱克自带的喜剧效果,算是本片为数不多,会让我眼睛不移到手表看时间的亮点,还记得马丁·史柯西斯说漫威是游乐园不是真电影吗?

那他真应该来看看这部,因为这才是真正的主题乐园。

我甚至更愿意说这部电影是夜市里的充气城堡,连游乐园都称不上,只有那表面上欢快的气氛,但内容就全是空气。

我觉得本片有点像我之前评价过的《神偷奶爸4》,它绝对是一部充满商业利益考量下诞生的电影,但如果搞清楚客户定位,例如资深游戏玩家可以从彩蛋或片中对游戏玩法的致敬获得乐趣,而不会想太多的小朋友,看了应该也会觉得很开心,虽然我怀疑片中那些“拟真化”的玩意大概比较会让人做恶梦,谁知道呢?

我既不是小朋友也不是资深玩家,所以对于这部片的想法只有深深的无趣与空虚。

总结来说,你可以不看,但一定要叫你朋友来看。

这是我对《我的世界大电影》第一时间的想法,这不只是对于电影的负面评价,是真的我觉得要看就跟朋友一起看。

至少你们出影院之后还能一起吐槽,而除了带小孩消磨儿童节假期,跟看看这出荒谬无趣的闹剧,我实在想不出什么进场看《我的世界大电影》的理由。

没有玩过原作的游戏,可事前许多网友都表示,原作根本非为有故事性的作品,怎能变成部电影,加上电影释出的剧照与预告片效果都令人尴尬,实会以为这是另一部好莱坞乱搞的劣作。

抱着“观烂”的心态入场,《我的世界大电影》竟出奇地可观,最少还未如一部不合格的“烂片”。

即使没有玩过原著,喜见电影落力设计一个背景与世界观,再安放场大型的历险故事、从中找出不少自嘲元素,让故事来得热热闹闹,没有玩过游戏的观众也能轻松投入,最少不会因为过度铺排世界观,让非玩家的观众看得一头雾水。

抑郁不得志的史蒂夫在矿坑里发现神秘方块,让他得以进入“主世界”,开创新天地。

然而,史蒂夫的才华被猪猪女王所抑制,为了保护异世界的完整性,史蒂夫将方块交给丹尼斯,让它带回现实世界。

另一方面,丧母的娜塔莉和亨利姐弟,搬到小镇居住,认识前电玩冠军盖瑞特·加里森。

史蒂夫的住家遭到拍卖,盖瑞特刚好买下史蒂夫的家具,他与娜塔莉姐弟俩以及房地产经纪人戴恩,在方块的帮助下,意外来到“主世界”。

综上所述,《我的世界大电影》的剧本懒惰,开场直接用旁白把故事大纲讲完,中后段则靠各种巧合推动剧情,例如硬把这群人聚在一起,逼他们结伙同行,再一起成长。

或者,不知道是不是我上完卫生间回来错过了什么,丹尼斯从异世界前往现实世界前掉了项圈,怎么它回到异世界后,脖子上又有项圈?

电影本身很闹很乱,但它贯穿全片的核心精神还算迷人。

《我的世界大电影》批判群体对于创意的贬低,搞得现实世界无聊透顶,而在异世界,所有的创意都能被实现,因此如史蒂夫或是亨利这样拥有天马行空想像的人,才能在异世界发挥长才。

有趣的是,性格务实的人,竟也在新世界找到不同的可能性,说明现实的枷锁(压抑创造性)。

对所有人带来的深刻影响。

看着《我的世界大电影》,一方面会想起《乐高大电影》,赞扬创造的美好。一方面觉得这部片像是《摇滚校园》的延伸版,饰演史蒂夫的杰克·布莱克,用不同于他人的思维,带领着孩子找出自己的一片天。

《摇滚校园》用音乐踹掉制式且僵化的教育,《我的世界大电影》则用想像力去打败打压创意的大魔王(不同世界都有恼人的压迫者)。

《我的世界大电影》的剧本没有《摇滚校园》或《乐高大电影》的精彩。

但今天进场看电影,全场近八成满,其中一半是小朋友,电影结束时,席间响起掌声,散场时,更听到小朋友跟父母说“希望这部片有第二集!”

今年的电影市场冷飕飕,难得能跟这么多的观众一起看片,并且听到正面的回应。即便它不是我的菜,但观众的反应和回响,居然让我有点感动。

作为一部电玩改篇作品,《我的世界大电影》也一如《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般,以富创意的方式去改编个游戏故事。

剧情将游戏的元素改篇成个反抗暴君的题材(基本上是《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的翻版),从中加入了大量动作冒险元素,最后半小时的重头戏几乎是玩尽了海陆空、天马行空的追逐战与动作打斗,如像两男如何于半空追逐中突围而出,既具刺激感也富精警笑料。

剧情善用了游戏世界的角色,既具可爱元素又能缔造充满玩味的动作打斗,别管逻辑或背后原因,自能找到乐趣所在。

杰森·莫玛亦一如雷神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卸下了英雄战衣的包袱,亦向“无脑”的方向进发,演个带点反智的男主角,偶尔扮疯疯癫癫或略嫌过火,喜见大部分全赖他完全不顾形象的搞怪演出,为观众带来了密集的笑料。

于《美国舞男》系列、《白莲花度假村》等作品有出色表现的詹妮佛·库里奇。

虽然在片中的作用接近零,可数回最擅长的撒娇式演出一样为观众带来大量笑料,极为抢镜,让《我的世界大电影》不独是小孩观众发笑,成年观众一样乐在其中。

这无非只把期望值降至最低,若以一部电影来看,又真与佳作有一段距离。有别于《玩具熊的五夜惊魂2》或《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都可铺陈一个背景,《我的世界大电影》只极其量为其安排个奇异世界的背景,过程全无故事可言,几乎找来任何一部《哆啦A梦》大电影的故事都比之可观。

正因为故事近乎全无故事,过程只看着一众主角吵吵闹闹,即使不断有观能刺激与动作场面提神,中段还是感到纳闷。

剧情纵落力地为观众营造“爽片”之效,就只一味有大堆头的动作场面与角色充撑;

正因故事没有明显背景,观众只看着有角色跑出来便打、顺理成章有反派就要吞并世界、主角们又可随手建造武器与建筑物,背后也无任何逻辑可言、剧本亦懒得去解释,也不见这群主角有何成长或作用。

《我的世界大电影》在“游戏影像化”这回事上有其成功意义,可在改篇电影上的认真,与当年《乐高大电影》系列一类故事的惊艳,完全属两个层次,片初懒得利用超漫长独白交代背景已觉乏力。

再回到演员方面,《我的世界大电影》除了杰森·莫玛与詹妮佛·库里奇外,几乎所有演员均不在状态。

近年演技渐见浮夸的杰克·布莱克继《无主之地》声演都入围金草莓奖后,此作再现其超浮夸演出,过度用力去挤观众发笑实看得尴尬癌,在《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唱上瘾,今回再突兀为其安排Solo的献唱就更尴尬。

两位童星的演出先天已可有可无,后天生硬的表情也让角色超造作,花一定笔墨去写他们的背景故事亦见无谓,而演二人保姆的丹妮尔·布鲁克斯更只属“空气”、让电影更热闹而已。

综合来说,《我的世界大电影》诚非佳作,可幸故事拍来也热热闹闹、笑料丰富且不乏过瘾的动作场面,杰森·莫玛不顾形象的演出尤其抢镜,让电影生色不少,最少与“烂片”或同期的《白雪公主》尚有一大段距离,极其量算是部爆米花电影,独论娱乐性仍是合格之上。这也难掩电影剧情生硬无稽、剧情空洞乏味、突兀古怪的CG特技亦未必人人买账。

杰克·布莱克十年如一日的夸张肢体语言更为反感,与一众演员顿感格格不入;几位配角苍白的背景故事,更让他们作用仅为空气,生硬的演出何其尴尬。

但是不管怎么说,情怀无价,还是期待第二部吧。

0 阅读:5

波波谈影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